都庆国 作品数:33 被引量:153 H指数:8 供职机构: 陕西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 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农业科学 更多>>
MAP17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MAP17在治疗结直肠癌方面的应用,具体涉及MAP17在制备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证实了MAP17能够促进结直肠癌细胞调亡、抑制结直肠癌细胞在体内的成瘤能力,从而为治疗和预防结直肠癌提供了新的思路。... 吴云桦 都庆国 付磊MiR-144-5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功能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miR-144-5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144-5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水平,并验证miR-144-5p mimics的转染效率;分别采用CCK-8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Transwell实验检测miR-144-5p mimics对胃癌细胞AGS和HGC-27增殖、克隆形成能力、细胞周期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MiR-144-5p在胃癌组织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癌旁组织(0.607±0.257 vs 1.000±0.360,t=5.616,P<0.001)。MiR-144-5p低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MiR-144-5p在胃癌细胞SNU-1、HGC-27、SGC-7901、KATOⅢ及AGS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F=12.17,P<0.001)。转染miR-144-5p mimics后,AGS(t=4.902,P=0.001)和HGC-27(t=4.154,P=0.003)细胞中miR-144-5p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AGS和HGC-27细胞的增殖能力、克隆形成能力、侵袭能力均被抑制(P<0.05),G1期细胞比例增加、而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P<0.05)。[结论]MiR-144-5p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降低,与胃癌患者的TNM分期较晚和胃癌细胞恶性程度较高有关,提示miR-144-5p在胃癌的恶性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普彦淞 薛飞 都庆国 毛智军 王建华 高增战关键词:胃肿瘤 增殖 细胞周期 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比较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了解肠内营养(EN)的可行性及其优势。方法将65例SAP病人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和EN组,分别观察营养支持后第1、7、14天的营养状况、免疫学指标,同时比较并发症、感染率、死亡率、住院天数及费用。结果给予营养支持后,两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显著升高,血糖、血淀粉酶明显降低(P<0·05)。PN组病程后期的IgA较早期明显降低(P<0·05),EN组无明显变化。并发症、感染率、死亡率、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EN组均低于PN组(P<0·05)。结论在无绝对禁忌证的情况下,对SAP患者尽早给予EN是安全和有效的,较PN能够获得更好的营养状态、更少的并发症、更高的生存率、更短的住院时间。 都庆国 代远斌关键词: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盐酸沙格雷酯早期干预治疗周围动脉疾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盐酸沙格雷酯(安步乐克)在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早期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163例(共219条肢体)患者,口服安步乐克300mg/日(分3次),共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踝肱指数的变化,以了解安步乐克的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服药前后的跛行距离[(200~300)m vs (500~800)m]、平均透皮组织氧分压(62.5mmHg vs 65.4mmHg)及踝肱指数(0.7~0.9 vs 0.8~0.9)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安步乐克在周围动脉疾病的早期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症状。 张瑞鹏 张卫华 戴毅 龙延滨 都庆国 毛志军 高增战关键词:盐酸沙格雷酯 周围动脉疾病 根皮素联合透明质酸钠抑制大鼠模型术后腹腔粘连形成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根皮素联合透明质酸钠预防大鼠术后腹腔粘连形成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大鼠只行开关腹手术,其余4组行盲肠搔刮摩擦法造模成功后接受不同处理:对照组及根皮素组(PHL组)大鼠造模后关腹,透明质酸钠组(HA组)及根皮素联合透明质酸钠组(PHL+HA组)大鼠采用2 mL透明质酸钠凝胶涂抹受损腹壁及盲肠后关腹;术后使用根皮素治疗的组别(PHL组和PHL+HA组)每日予以2 mL由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的40 mg/kg根皮素灌胃治疗,其余组别均予以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2 mL灌胃。术后第7天全身麻醉后处死大鼠,采用Nair’s评分评估术后第7天大鼠的粘连情况;并收集粘连组织或者正常腹膜组织(假手术组收集盲肠及其对面的腹膜组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估Nrf2抗体染色程度,行HE染色评估炎症评分,行天狼星红染色评估胶原组织厚度,并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结果所有大鼠均顺利完成实验,与对照组相比较,PHL+HA组的Nair’s评分、炎症评分、TGF-β1的表达水平、胶原组织厚度、MDA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和Nrf2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根皮素联合透明质酸钠可预防大鼠模型中术后腹腔粘连形成,这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减轻胶原沉积、激活Nrf2通路进而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张志星 龙延滨 宋斌 聂灵芝 吴云桦 都庆国关键词:术后腹腔粘连 氧化应激反应 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研究 背景重症急性胰腺炎(Ser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一种急性全身消耗性疾病,其高代谢与急性炎症造成的蛋白消耗,负氮平衡以及禁食的限制,常导致患者严重营养不足。因此,临床具有病情凶险、死亡率... 都庆国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营养治疗 文献传递 SDF-1α基因多态性与西北地区汉族人群胃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SDF-1α基因3’非翻译区801位点A等位基因(rs1801157,SDF-1αG801A)多态性与西北地区汉族人群胃癌的发病风险是否存在显著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6月至2018年7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31例和健康对照者76名,均为汉族。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技术,利用MspⅠ限制酶酶切PCR扩增SDF-1基因801位点附近DNA片段,分析检测外周血SDF-1αG801A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结果SDF-1αG801A与胃癌的发病有明显相关性,G/G基因型(P=0.002,OR=0.40,95%CI:0.22-0.71)与G/A(P=0.002,OR=2.52,95%CI:1.41-4.52)与胃癌的易感性显著相关。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SDF-1αG/A突变人群在感染幽门螺杆菌情况下其胃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P<0.05)。结论SDF-1αG801A基因多态性与西北地区汉族人群胃癌发病风险明显相关,特别是感染幽门螺杆菌的G/A基因型人群胃癌发病风险显著增加。 肖琪 普彦淞 都庆国 段降龙 李晓帆 杨妮 薛飞关键词:胃肿瘤 SDF-1 基因多态性 生长抑素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反应减轻肝纤维化小鼠肝损伤研究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生长抑素(SST)对肝纤维化(LF)小鼠肝组织内质网应激(ERS)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小剂量SST干预组和大剂量SST干预组,给予小鼠腹腔内注射25%CCl4橄榄油混合制剂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分别给予大、小剂量的SST进行干预。取肝组织行天狼猩红和免疫组化染色,对肝组织行Ishak评分,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Bcl-2、Bax、Casp-9、BiP和CHOP蛋白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评分为(12.2±2.7),显著高于对照组[(1.8±0.8),P<0.01],肝纤维化程度评分为(5.4±0.5),显著高于对照组[(0.1±0.3),P<0.01];血清AST和ALT水平分别为(194.7±35.2)U/L和(121.8±26.6)U/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3.8±21.7)U/L和(35.3±12.9)U/L,P<0.01];大、小剂量SST干预组小鼠肝脏炎症活动度评分分别为(7.7±2.1)和(6.9±1.97),肝纤维化程度评分分别为(4.3±1.0)和(3.9±0.9),较模型组显著改善(P<0.05);模型组肝组织Bax、Casp-9、BiP和CHOP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强于对照组([P<0.01),而SST干预组Bax、Casp-9、BiP和CHOP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弱于模型组(F=26.36,F=14.81,F=25.11和F=30.31,P<0.05)。结论SST能够改善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炎症活动和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肝组织ERS反应有关。 都庆国 陆建文 王建华 王建华 龙延滨关键词:肝纤维化 生长抑素 内质网应激 小鼠 一种具备连接装置的外科拆线用辅助牵引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备连接装置的外科拆线用辅助牵引带,涉及拆线辅助牵引带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辅助带和连接装置,辅助带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阻块,阻块在辅助带的一侧固定连接,辅助带靠近阻块的一侧开设有凹槽,... 薛飞 张玉明 都庆国 普彦淞 高增战 吴云桦营养水平改变对住院癌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究营养水平改变对住院癌症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216例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ESPEN提出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2015年)和NRS 2002对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发生率进行比较,并比较营养风险与非营养风险患者营养相关指标,比较各组患者的营养治疗情况和临床结局。【结果】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9.25%(179/456),非消化系统肿瘤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7.37%(208/760),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发生率均高于非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风险组患者的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小腿围、CD4+/CD8+、CD3+和CD4+水平低于非营养风险组患者,TBIL、CD8+水平高于非营养风险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良好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感染性、非感染性和轻微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营养不良组患者(P<0.05)。NRS<3分患者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感染性、非感染性和轻微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NRS≥3分患者(P<0.05)。【结论】癌症患者具有较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和营养风险,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患者的营养治疗率较低,因此患者的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延长,各类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都庆国 张振山 薛飞关键词:营养支持 肿瘤 住院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