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观昌

作品数:75 被引量:752H指数:1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科技创新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理学
  • 16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机械工程
  • 7篇电子电信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4篇电气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篇数字散斑
  • 10篇光学
  • 9篇数字散斑相关...
  • 9篇计算机
  • 8篇复合材料
  • 8篇复合材
  • 6篇应力
  • 6篇图像
  • 5篇应力强度
  • 5篇应力强度因子
  • 5篇图像处理
  • 5篇无损检测
  • 5篇计算机辅助测...
  • 4篇压电薄膜
  • 4篇相移
  • 4篇光学方法
  • 4篇编织复合材料
  • 4篇PVDF
  • 3篇散斑
  • 3篇生物力学

机构

  • 75篇清华大学
  • 4篇辽宁工程技术...
  • 4篇北京大学口腔...
  • 3篇北京大学
  • 3篇美国奥克兰大...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北理工大学
  • 1篇航天材料及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沈阳建筑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中国科学院武...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航天
  • 1篇奥克兰大学

作者

  • 75篇金观昌
  • 21篇姚学锋
  • 12篇马少鹏
  • 11篇孟利波
  • 7篇徐曼琼
  • 7篇刘宁
  • 6篇许蔚
  • 6篇张军
  • 6篇林碧森
  • 6篇陈俊达
  • 4篇于淼
  • 3篇徐秉业
  • 3篇芮嘉白
  • 3篇简龙晖
  • 3篇潘一山
  • 2篇姚学峰
  • 2篇过增元
  • 2篇李江城
  • 2篇周书敏
  • 2篇谭建国

传媒

  • 13篇清华大学学报...
  • 8篇实验力学
  • 7篇光学技术
  • 3篇应用激光
  • 3篇工程力学
  • 2篇人类学学报
  • 2篇力学学报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测试技术学报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2篇第六届全国实...
  • 1篇林业科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传感器技术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物理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光学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年份

  • 1篇2007
  • 7篇2006
  • 9篇2005
  • 4篇2004
  • 9篇2003
  • 10篇2002
  • 4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5篇1993
  • 3篇1992
  • 1篇1991
  • 4篇1990
  • 3篇1989
  • 1篇1988
  • 2篇1986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测量高温下材料力学性能的光学装置
测量高温下材料力学性能的光学方法及装置,属光学方法测量材料力学性能的领域。本发明是在一个有石英玻璃窗口的高温加热炉中,安放一个耐高温的纯弯加载装置,把被测材料以板试件形式放入纯弯加载装置的二刀口间。在全息照相两次曝光间,...
金观昌章伟宝董良金
文献传递
岩石材料基于天然散斑场的变形观测方法研究被引量:59
2002年
许多类岩石材料由于其成分的原因在表面形成良好的散斑结构,用DSCM方法对这些岩石材料进行变形观测时可直接拍摄表面得到散斑图。基于这种天然散斑场的变形观测方法,进行了岩石材料变形的观测实验,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马少鹏金观昌潘一山
数字散斑相关技术进展及应用被引量:89
2006年
数字散斑相关技术是廿世纪末发展的一项光力学测量技术,历经20年各国学者的研究改进积累,目前已成为一种成熟的测量方法,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力学测量中。本文回顾和叙述了这些进展,并列举在各方面的应用实例以进一步扩展其应用领域。数字散斑相关技术的八个关键问题即1.相关公式,2.搜索技术,3.亚像素搜索,4.散斑图,5.减噪,6.补偿技术,7.位移场至应变场转换,8.三维位移场测量。最后将叙述数字相关技术在材料测试、结构模型及实物监测、岩石力学、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生物力学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情况。
金观昌孟利波陈俊达马少鹏张军
关键词:数字相关技术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干涉条纹的自动分析
丁晓青娄健金观昌
关键词:图象处理干涉条纹显示全息图条纹分析激光干涉
编织复合材料的裂纹损伤与增长行为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本文利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玻璃纤维/环氧树脂编织结构复合材料在三点弯曲载荷作用下裂纹损伤演化、增长的力学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记录了裂纹尖端局域场形变的散斑图像,提取了不同加载水平下的位移场,确定了裂纹扩展过程中其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与能量释放率变化规律;从编织复合材料的宏细观方面,分析了裂纹的损伤变形及其扩展机理。
姚学锋林碧森张志勇金观昌
关键词:编织复合材料数字散斑相关技术
碳纤维布补强梁裂尖奇异性的光学焦散线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通过光学焦散线方法对碳纤维布加固含裂纹梁进行三点弯荷载下的静荷载和冲击实验,研究了其断裂特性。在静态实验研究中,记录了不同载荷状态下裂纹的焦散斑光学图像,计算了与之对应的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了试件在粘贴加固不同长度的碳纤维布情况下焦散斑和应力强度因子演化规律。在动态实验中,记录了裂纹扩展的过程和在此过程中不同时刻的焦散斑和裂纹扩展的路线。通过各瞬间的焦散斑图像,分析裂纹的扩展长度及速度,并得到各时刻的动态应力强度因子。
刘宁姚学锋金观昌
关键词:碳纤维布应力强度因子纤维复合材料
碳布补强含裂纹梁的断裂特性实验被引量:1
2003年
为了解采用纤维复合材料加固含裂纹结构的断裂机理,通过光学焦散线方法对碳纤维布加固含裂纹梁进行3点弯荷载下的断裂实验,研究了其补强效果及断裂特性。实时记录了不同载荷状态下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引起的焦散斑光学图像,确定了不同初始裂纹长度的试件在粘贴加固不同长度碳布的情况下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演化规律,分析了初始裂纹和粘贴碳布两种因素对加固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固碳布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含裂纹梁强度,在该文实验中强度最大增加了近2倍。
刘宁姚学锋金观昌
关键词:碳纤维布补强应力强度因子
压电薄膜压力分布计算机测试系统研究被引量:22
1998年
提出一种新型的压电薄膜(PVDF)压力分布计算机测试系统,它包括多点压电薄膜传感器,多点电荷放大装置,计算机采集处理系统。该系统可以实现全场、实时测量,其动态范围可达0.1Hz~500Hz。采用微机输出具有独特的图象动画显示,使测量结果更为直观。文中叙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证实了系统的动态压力分布测量能力。本系统的研制为动态接触问题的研究及振动测试开发了新的研究工具。
金观昌于淼
关键词:压电薄膜计算机测试系统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亚像素求解的一种混合方法被引量:11
2005年
亚像素求解是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中最重要的技术。亚像素求解算法的精度和效率直接影响DSCM的精度和计算速度。目前广泛应用的两种亚像素求解方法在处理高质量散斑图时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基于灰度插值的散斑场亚像素恢复方法,其计算精度较高,但计算消耗太大;基于相关系数分布的拟合方法,其计算消耗小,但计算精度较低。在分析两种亚像素求解方法各自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两种算法优势的混合算法。混合算法在保证亚像素求解精度的基础上,可以大大降低整个算法的计算消耗。
马少鹏金观昌赵永红
功能梯度材料Ⅰ型裂纹动态响应焦散线实验研究
功能梯度材料(FGMs)由于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及力学性能,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种工程领域。FGMs是一种双组分材料,其中的材料比例在空间上逐渐变化以适应各种特殊的要求。这种材料比例的梯度变化导致FGMs的弹性常数和物理属性也在...
许蔚姚学锋金观昌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