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浩岗
- 作品数:83 被引量:142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创作方法:文学理论不该遗弃的概念被引量:1
- 2002年
- 创作方法概念不该遗弃,而应重新认识其内涵和层次。本文认为,创作方法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创作目的、创作对象和创作原则。具体创作对象的差异以及三要素的不同组合方式使得创作方法具有无限丰富的形态。风格的多样反映了创作方法的多样。以这种新的创作方法概念,可以对许多纠缠不清的问题,如创作方法与世界观、文艺思潮及风格流派的关系问题等,作出新的解释。
- 阎浩岗
- 关键词:文学理论文学风格
- 综合与超越的艺术追求——次仁罗布《祭语风中》读解
- 2019年
- 作家写出的作品既是个人思想情感的结晶,又不可避免地处于文本的互文网络之中。按布鲁姆的说法,后起作家均面临"影响的焦虑",他们都试图与前面的作家对话,写出不一样的东西。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三位藏族作家——扎西达娃、阿来和次仁罗布,分别代表了藏区书写的三种不同类型,其作品构成显在或潜在的对话关系。
- 阎浩岗
- 关键词:小说文本宏大叙事
- 文学与人道主义:不解之缘被引量:1
- 1997年
- 改革开放以来,两次有关人文精神的讨论都以文学领域为主战场;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与人文精神的呼吁者共同的价值取向是对终极关怀的重视,说到底,它们的共同思想武器是内涵不尽相同的人道主义.因此,我们从文学与人道主义关系的角度对中外文学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一番疏理,在对于文学特质的认识与文化建设的策略方面,或许能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 阎浩岗
- 关键词:人道主义个体生命价值体系史料价值
- 大文学视野下的党员作家丁玲
- 2021年
- 评价丁玲及其成就不应局限于“纯文学”的狭小视野,对这样一个“现象级”人物应以大文学乃至文化的视野予以研究和评价。丁玲一直是将精神追求看得高于物质享受、追求最大限度精神上自我实现的人,加入党的事业使其找到了突破和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方式。丁玲的人生追求体现于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给这些作品带来不同于他人的思想蕴含、精神气质、文化价值与文学价值。“中共党员”这一身份对丁玲的人生与创作来说都至关重要,应从丁玲的党性与政治信仰、从她对文学功能的理解来解释其晚年言行。靠近政治给丁玲的人生之路带来了曲折和磨难,极“左”路线使她失去了二十多年宝贵的创作时间,但另一方面磨难与底层体验也成全了她,给她的作品带来独有的内蕴和意味。
- 阎浩岗
- 关键词:党性
- “典范土地革命叙事”之前及之外的乡村叙事
- 2020年
- 在“典范土地革命叙事”出现之前,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乡村叙事与生活“原生状态”接近。其中,地主并非都是恶霸流氓,贫苦农民也并非都人穷志高、品德高尚,他们与富人的关系并非不共戴天、势同水火。即使在“典范土地革命叙事”出现之后,在左翼文学之外及左翼文学内部,也还存在另一种形态的“非典范土地革命叙事”。它们与“典范土地革命叙事”形成对比。蒋光慈历来被看作“典范土地革命叙事”的代表,但实际上他的创作存在诸多“非典范”特征。
- 阎浩岗
- 关键词:乡村叙事
- 新世纪视野中的梁生宝形象
- 2011年
- 用今天的眼光看,《创业史》对主人公梁生宝思想行为和语言的描写合乎逻辑、真实可信。梁生宝的人生选择合乎其情感逻辑与理性逻辑,作品对其心理活动中某些理念活动的描写也不违反事理逻辑。梁生宝选择集体创业而放弃个人发家,是因其天性中的善良和富于同情心;他的创业激情,则又与其强烈的自尊需要相关。梁生宝形象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典型,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
- 李秋香阎浩岗
- 关键词:《创业史》同情心创业激情自尊需要
- 对人类物质欲望及城市文明的“纠结”——解读《三只虫草》的一个维度
- 2015年
- 从沈从文以来,在呼唤现代性、向往城市(工业)文明的大潮中,中国作家中就不乏对原生边地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及其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受到侵扰乃至毁灭性破坏予以关注、表示忧虑的特例。生态保护、文化多元意识及其理论普及后,这类原本处于边缘位置的价值立场日益向中心靠拢。当代作家阿来和迟子建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们先后获得全国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正是这一新动向的标志。阿来最为著名的作品《尘埃落定》和《空山》三部曲虽然对以中原汉文化和西洋文化为代表的现代文明表现出包容意识,对传统藏文化本身落后的一面有所婉讽或批判,但其主要落脚点还在于肯定和维护原生态传统文化,并对其衰落破坏表示惋惜和忧虑。
- 阎浩岗
- 关键词:城市文明物质欲望少数民族文化茅盾文学奖维度虫草
- 中国现代小说创作方法史论
- 阎浩岗
- 关键词:中国现代小说小说创作文学创作
- 昭和前期(1926-1945)日本对《蚀》的译介与研究
- 2020年
- 迄今为止,中国国内对于茅盾早期作品《蚀》在日本的接受情况所知甚少,仅见相浦杲1983年发表的《日本研究茅盾文学的概况》对小田岳夫译介《蚀》的情况一笔带过。小田岳夫1935年摘译发表《幻灭》是日本译介茅盾中长篇小说的开始,1936年他再将《动摇》和《追求》合译,以《忧愁的中国:大过渡期》为书名由第一书房出版发行。这是首部茅盾作品的日译单行本。《大过渡期》出版后引发日本批评家的不同评价,日本学者的评价别开生面,对中国国内茅盾研究有一定参考价值;而这些评价又与昭和初期日本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分不开。
- 连正阎浩岗
- 关键词:《蚀》
- 中国社会剖析派的西方渊源被引量:1
- 2002年
- 在创作方法上 ,以茅盾为代表的社会剖析派小说较多受西方特别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影响。由于与主流创作方法有分歧 ,该派作为一个流派在 194 9- 1979年的中国文坛已基本消失。
- 阎浩岗
- 关键词:社会剖析派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