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陆莲枝

作品数:41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百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语言文字
  • 12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5篇英语
  • 12篇教学
  • 10篇英译
  • 8篇英语专业
  • 7篇思维
  • 5篇双关
  • 5篇双关语
  • 5篇壮语
  • 5篇壮族
  • 5篇文化
  • 5篇翻译
  • 5篇高校
  • 4篇语言
  • 4篇院校
  • 3篇新升本院校
  • 3篇英译策略
  • 3篇英语双关
  • 3篇英语双关语
  • 3篇英语写作
  • 3篇英语专业师范...

机构

  • 32篇百色学院
  • 9篇广西右江民族...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

  • 41篇陆莲枝
  • 2篇李尚凤
  • 1篇石岩
  • 1篇罗云
  • 1篇冯丽霞
  • 1篇周艳鲜

传媒

  • 14篇百色学院学报
  • 3篇海外英语
  • 3篇广西右江民族...
  • 2篇教育与职业
  • 2篇前沿
  • 2篇怀化学院学报
  • 1篇作家
  • 1篇社科纵横
  • 1篇文教资料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襄樊职业技术...
  • 1篇高教论坛
  • 1篇翻译界
  • 1篇科教文汇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 1篇吉林省教育学...
  • 1篇长春教育学院...
  • 1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9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壮族《布洛陀》英译中的文化传递模式——析《赎魂经》两个英译本被引量:2
2017年
《赎魂经》英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活动,其文化传递模式大体为:文化接触—文化阐释—文化表征。由于译者背景不同,文化转换在传递模式的各个阶段和节点呈现不同个性,直接表现为英译文本体例、选词、谋篇等方面的差异,从而使壮族文化由于译者的参与而与原初形态有所出入。
陆莲枝
关键词:壮族
“异化”策略在壮族文化负载词英译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异化"策略主张译文应以源语文化为归宿,提倡"存异"而非"求同",在译文中体现源语文化特色,从而丰富译语表达。壮族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条件,形成了意象丰富的壮族文化负载词,体现了鲜明的壮族文化的本土性、宗教性和民俗性。采用"异化"策略对壮族文化负载词进行英译,有助于弘扬壮族传统文化,促进民族交流,丰富世界文化。
陆莲枝
关键词:英译
壮英方位词“上/下”表达及认知思维对比
2010年
方位词的使用与人类对空间领域的认知密切相关。壮语的"上/下"空间关系主要靠方位词"gwnz/laj(上/下)"来表达,是用附近的物体来表示和目标体之间大致的距离,它传达出的位置信息是模糊的、大概的,而英语中表达不同的空间概念主要靠不同的介词表达出精确的三维空间关系,体现了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思维认知上存在差异。
陆莲枝
关键词:认知思维
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理论基础被引量:4
2013年
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是地方基础教育英语师资最坚强的后备军。英语教学技能的核心内涵是"英语+教学"的复合技能,构成要素有教学表达、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手段运用、教学研究五大技能。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培养的原则为凸显实践、建构模式和建立实践基地。
陆莲枝
关键词:新升本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
英汉双关语转换中的不可译性被引量:3
2007年
双关语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语的谐音或一词多义表达双重意义以达到某种修辞效果的语言现象。在英汉双关语转换过程中,有时很难将原语言的各种意义都翻译成目标语,造成一定程度的意义损失或转移。英语中“pun”和汉语中的“双关”本身不完全对等,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都存在不可译性。
陆莲枝
关键词:英语双关语翻译不可译性
双关语特殊效果的实现途径
2009年
双关语巧妙利用语言中的同音同形异义或一词多义现象,使语言具有含蓄委婉、风趣幽默、新颖奇特等特殊效果,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可读性。双关语特殊效果的实现途径为:词汇音义动态结合;表层语境和深层语境相互关联;双重语境、铰链和触机三者共存。
陆莲枝
关键词:双关语
思维视角下的壮族典籍英译探讨——以布洛陀史诗为例被引量:5
2011年
语言是表现思维的符号,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双语语码转换和思维方式转换的交际活动。壮语重具象思维和集体本位思维、英语重抽象思维和个体本位思维的差异是进行壮族典籍英译中需要处理的最突出的矛盾。在壮语和英语两种思维之间进行适当转换,能有效避免硬译、误译或错译,提高英语译文的可读性。
陆莲枝
关键词:思维英译
壮语和英语“红色”的语义联想对比被引量:3
2012年
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对"红色"的物理感知相同。壮语的"nding/hoengz"和英语的"red"作为壮语民族和英语民族"红色"意义的承载词,在壮英两种文化中都有喜庆、羞涩、愤怒、暴力的联想,但由于受到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传统、审美观念等文化心理的制约,壮语中的"红色"偏向于褒义联想,而英语中的"红色"偏向于贬义联想,其语义联想存在不对应性。
陆莲枝
关键词:语义联想壮语英语
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问题及整改思路——以百色学院为例被引量:6
2013年
地方高校的基本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地方高校英语专业可借鉴的成功的实践教学经验不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弱等现实问题。地方高校应紧跟国家教育部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根据学校实际建构课内课堂、第二课堂、校外实践"三位一体"的有效教学模式,建立互惠双赢的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陆莲枝
关键词:实践教学英语专业地方高校
浅析英语双关语的幽默性被引量:6
2006年
幽默语言从其社会功能来看,它主要是能引人发笑,产生乐趣;从其语言特征来看,修辞格尤其是双关语常用于其中,而双关语又是其中最常见的。双关语是幽默的主要载体,许多幽默语言就是建立在这种双关语的基础上,因而往往令人费解,耐人寻味,喜剧效果油然而生。
陆莲枝
关键词:幽默英语双关语语言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