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伟国

作品数:156 被引量:351H指数:9
供职机构:海宁市蚕桑技术服务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35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6篇科技成果
  • 4篇专利

领域

  • 134篇农业科学
  • 21篇经济管理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8篇家蚕
  • 30篇毒性
  • 25篇农药
  • 20篇蚕桑
  • 19篇杀虫
  • 18篇杀虫剂
  • 18篇残毒
  • 17篇防效
  • 16篇桑树
  • 13篇养蚕
  • 12篇桑园
  • 11篇桑螟
  • 11篇害虫
  • 11篇残毒期
  • 9篇桑苗
  • 8篇毒性测定
  • 8篇桑叶
  • 8篇蚕种
  • 7篇饲料
  • 7篇人工饲料

机构

  • 153篇海宁市蚕桑技...
  • 11篇海宁市盐官镇...
  • 9篇浙江省农业科...
  • 4篇嘉兴市蚕桑管...
  • 3篇浙江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浙江省农业厅
  • 2篇湖州市农业科...
  • 1篇杭州市西湖高...
  • 1篇海宁市植保土...
  • 1篇海宁市职业高...
  • 1篇江苏生久农化...
  • 1篇浙江省农业技...

作者

  • 156篇陈伟国
  • 90篇孙海燕
  • 90篇戴建忠
  • 55篇杨一平
  • 45篇董瑞华
  • 32篇钱秋杰
  • 24篇张芬
  • 18篇马汉良
  • 11篇钱银川
  • 10篇沈炜
  • 8篇杨龙泉
  • 7篇孙智华
  • 5篇计东风
  • 5篇朱浩龙
  • 4篇张国平
  • 3篇吕志强
  • 3篇吴福安
  • 3篇唐小兰
  • 2篇朱燕
  • 2篇鲁兴萌

传媒

  • 80篇蚕桑通报
  • 20篇中国蚕业
  • 10篇蚕业科学
  • 10篇江苏蚕业
  • 5篇蚕桑茶叶通讯
  • 4篇广西蚕业
  • 3篇北方蚕业
  • 3篇浙江省科协服...
  • 2篇浙江农业科学
  • 2篇浙江省蚕桑学...
  • 1篇上海农业科技
  • 1篇2008年中...
  • 1篇中国蚕学会第...

年份

  • 3篇2020
  • 12篇2019
  • 13篇2018
  • 16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22篇2014
  • 10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10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1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药灭多威不同剂型产品对家蚕的毒性评价被引量:10
2011年
为了评估农药灭多威不同剂型产品应用于桑园害虫防治对家蚕安全性的影响,选用目前生产上常用的20%灭多威乳油、24%灭多威可溶性液剂和40%灭多威乳油3种不同剂型产品,稀释成不同质量浓度药液浸泡桑叶后给家蚕3龄幼虫添食,测定其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3种剂型产品对家蚕3龄幼虫的24 h食下LC50在14.626 4~17.617 9 mg/L之间,48 h食下LC50在10.760 3~11.498 7 mg/L之间,72 h食下LC50在9.450 2~10.213 7 mg/L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种剂型产品对家蚕3龄幼虫的24 h毒力和72 h毒力之间差异显著(P<0.05);3种剂型产品对家蚕3龄幼虫的毒力回归方程的坡度均在48 h最大,说明灭多威对3龄幼虫的毒力发挥最大时间在食下后48 h。将灭多威农药的3种剂型产品稀释成含灭多威质量浓度为66.67、133.33、266.67 mg/L的3种药液,分别喷施桑树后检测对家蚕的残毒期长短略有差异,以24%灭多威可溶性液剂3 600倍稀释液处理组的残毒期最短(8 d),结合毒力测定,确定灭多威3种剂型产品对家蚕的安全性间隔期为8~12 d。
陈伟国孙海燕钱银川吴福安
关键词:农药灭多威家蚕残毒
蚕药销售与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蚕药是蚕桑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资料,使用蚕药是减轻蚕病损失的有效措施,因此,蚕药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蚕病防治的效果。近年来,随着海宁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蚕桑生产规模已经连续十多年滑坡,2017年全市蚕种饲养量64243张,比鼎盛时期的1992年530526张,下降了87.89%。因此,蚕药市场供应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一方面,蚕药需求量大幅减少,导致本市区域内的3家蚕药生产企业纷纷关停,蚕药供应网点不断缩减,假冒伪劣蚕药横行;另一方面,目前全市还有2万多户养蚕农户的蚕药消费群体,尤其需要质量有保障的蚕药。蚕药供应和需求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影响蚕桑生产的主要不利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对海宁市蚕药销售和使用环节进行调查分析,为加强蚕药质量监管,指导广大蚕农合理用好蚕药提供参考。
沈炜林蔚红戴建忠杨一平陈伟国
关键词:蚕药蚕桑生产蚕病防治蚕种饲养量
海宁市家蚕新品种试验与推广回顾
2014年
本文总结了40年来海宁市推广应用的蚕品种,分析了2008年以来21对农村对比试验家蚕新品种性状与应用情况,创新、繁育、推广了2对新品种,改良应用了3项新技术,提出了品种选育目标与提高蚕种质量的建议。
戴建忠陈伟国董瑞华沈炜
关键词:技术创新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的毒性与安全性试验被引量:1
2014年
乙酰甲胺磷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41.80 mg/L,中等毒性;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家蚕无熏蒸毒性。用30%乙酰甲胺磷EC 300倍、600倍和1200倍稀释液对桑树进行局部喷叶或根灌处理,喷药桑叶对3龄起蚕无中毒死亡的间隔时间为30 d、25 d和25 d,在桑叶上的残毒期中等偏长;未直接喷药的桑叶可使家蚕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死亡,表明乙酰甲胺磷可通过桑叶、桑根内吸传导至上部桑叶。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用于防治桑园害虫应注意掌握安全间隔时间。
张芬陈伟国杨一平孙海燕
关键词:乙酰甲胺磷毒性
海宁市小蚕人工饲料育技术应用试验被引量:9
2014年
为了探索人工饲料育在海宁市农村的可行性,应用粉状饲料和颗粒饲料分别饲养白玉×秋丰等3个家蚕品种的1~2龄幼虫,3龄后采用桑叶饲养,并对饲养成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小蚕粉状人工饲料育1~2龄1次给饵比普通桑叶育工效提高5.4倍,龄期经过延长1~2d,生长发育欠齐,盒种产茧量低7.76%,茧丝质量无明显不良影响,其中干茧出丝率、光折、万米吊糙等指标优于普通桑叶育;在目前劳动力紧张的大趋势下,小蚕人工饲料育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戴建忠陈伟国董瑞华孙海燕杨龙泉孙智华唐小兰郁志华沈忠明
关键词:家蚕人工饲料养蚕成绩丝质成绩
桑树新品种主要性状调查初报
2009年
桑叶是蚕桑生产的基础。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蚕茧产量和经济效益,引进和推广优良桑品种对提高桑叶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海宁市在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的支持下,于2002年在周王庙镇建立面积为2255m^2的桑品种资源圃,分属2家农户.分批引进种植近年来国内科研单位育成的桑树新品种35个。栽植密度为667m^2栽800株,每个品种52株,未设置重复,中干偏低养成,统一各品种的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桑园管理措施。通过对第一批栽植的20个桑品种(品系)成林后2006—2008年连续3年的调查对比,初步掌握了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产质量和抗性等基本特点,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3个桑品种,供各地在选择桑品种时参考。
戴建忠陈伟国马汉良唐小兰褚金明
关键词:调查初报主要性状桑树蚕桑生产栽植密度
13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评价被引量:9
2019年
为了解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毒性,防止养蚕生产中家蚕中毒,采用浸叶法测试13种常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并采用桑树喷雾法测试这些杀虫剂在桑叶上的残留毒性。结果表明,5%氯氰菊酯乳油和10%醚菊酯悬浮剂对家蚕3龄起蚕为高毒(0.5 mg/L
戴建忠陈伟国杨一平林蔚红孙海燕钱秋杰
关键词: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家蚕毒性
敌畏·马乳油对桑尺蠖防效及对家蚕残毒试验被引量:1
2012年
60%敌畏·马乳油(40%敌敌畏+20%马拉硫磷复配剂)500倍、1 000倍和1 500倍对低龄桑尺蠖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3龄起蚕的安全间隔期分别为:500倍5天、1 000倍和1 500倍3天,适宜在蚕期中使用。
孙海燕冯海丽陈伟国
关键词:桑尺蠖防效家蚕残毒
优质桑苗繁育及产业化集成技术研究
董瑞华陈伟国吕志强戴建忠孙海燕朱浩龙唐小兰马汉良
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技术集成创新,突破传统嫁接育苗方法,全面推广嫁接体移栽、地膜覆盖、适时分次摘心、合理利用苗叶等一整套促使嫁接成活率和桑苗质量提高的繁苗新技术。嫁接用工节省17.78﹪,嫁接成活率和出苗率分别达到91...
关键词:
关键词:桑苗
虱螨脲对家蚕的毒性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室内食下毒性测定和田间残毒期试验结果表明:虱螨脲对家蚕3龄起蚕的急性食下毒性(LC50)为7.7972 mg/L,属于高毒级;5%虱螨脲乳油2 000倍、1 000倍和500倍稀释药液处理的桑叶间隔30 d后,饲喂3龄起蚕可使全部死亡,饲喂5龄起蚕的生命率和结茧率均大幅下降。虱螨脲在桑叶上的毒性残留较长,对家蚕具有累积毒性,毒性作用缓慢,供试浓度在3 d左右表现症状,食桑减慢,龄期经过延长,蚕体表皮破裂,中肠脱出而死。虱螨脲对养蚕生产具有高风险性,桑园附近农作物应避免使用含有虱螨脲成分的农药。
戴建忠陈伟国张芬杨一平
关键词:虱螨脲家蚕毒性评价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