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俏丽

作品数:49 被引量:74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线虫
  • 27篇基因
  • 14篇松材
  • 14篇松材线虫
  • 13篇锈菌
  • 13篇水稻
  • 13篇水稻干尖线虫
  • 13篇干尖
  • 13篇干尖线虫
  • 10篇抗锈
  • 10篇克隆
  • 10篇基因克隆
  • 9篇栅锈菌
  • 9篇落叶松
  • 9篇落叶松-杨栅...
  • 9篇BX
  • 7篇黑杨
  • 6篇锈病
  • 6篇转录
  • 5篇引物

机构

  • 45篇东北林业大学
  • 3篇兰州生物制品...
  • 1篇沈阳工学院

作者

  • 48篇陈俏丽
  • 42篇王峰
  • 39篇李丹蕾
  • 21篇张瑞芝
  • 14篇王博文
  • 11篇牛春阳
  • 5篇王志英
  • 5篇马玲
  • 5篇刘晓晗
  • 4篇王步勇
  • 4篇邹莉
  • 3篇董爱荣
  • 3篇陈勇
  • 3篇刘立宏
  • 3篇蒋琳
  • 2篇李永航
  • 2篇贾岩岩
  • 2篇李刚
  • 2篇江珊
  • 2篇张玉洲

传媒

  • 6篇东北林业大学...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林业科学
  • 3篇森林工程
  • 2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微生物学免疫...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croRNA转录后调控欧美杨R2R3-MYBs抗锈菌表达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强致病锈菌亲和型树种欧美杨适合做寄主感病分子机理研究。研究表明转录因子及其调控miRNA在杨树抗/感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信号传导和调控作用,决定杨树与锈菌的亲和性。为深入研究杨树感病性,对欧美杨R2R3-MYB转录因子及其调控miRNA进行研究。[方法]构建锈菌侵染和未侵染miRNA组、降解组文库和基因表达谱文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对基因表达谱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R2R3-MYBs,根据miRNA组和降解组数据确定R2R3-MYBs调控miRNA。应用定量PCR技术鉴定候选R2R3-MYBs和其调控miRNA的表达量。[结果]共鉴定到230个欧美杨R2R3-MYBs,其中55个R2R3-MYBs在锈菌侵染和未侵染叶片间表达量差异显著,其余表达量变化不显著。基于降解组,共鉴定到由22个miRNA调控18个R2R3-MYBs的86个转录后调控关系。定量PCR结果表明PC-3p-2521022_1与Pnd MYB173存在转录后负调控关系。预测的R2R3-MYB靶基因涉及水杨酸、茉莉酸、乙烯和脱落酸等多个植物激素抗性路径。[结论]E4强致病锈菌侵染导致亲和型树种欧美杨23.9%的R2R3-MYBs表达量发生变化,锈菌侵染不但可以影响R2R3-MYBs的表达量,还可以启动或关闭R2R3-MYBs的表达。欧美杨在E4强致病锈菌胁迫条件下,R2R3-MYBs转录后主要受miR159和miR858家族的miRNA调控。
李丹蕾张瑞芝王峰陈俏丽牛春阳零雅茗郝昕
关键词:MICRORNA欧美杨落叶松-杨栅锈菌
松材线虫抗逆态基因Bx-DAF6鉴定及基因沉默被引量:9
2016年
为探究松材线虫抗逆态幼虫形成的分子机理,本文对抗逆态基因daf-6进行了鉴定和基因沉默研究。应用BLAST比对技术,在松材线虫基因组数据中鉴定得到秀丽线虫daf-6的同源基因,命名为Bx-DAF6。应用PCR技术进行Bx-DAF6完整蛋白编码区(CDS)扩增。采用RNAi技术进行Bx-DAF6沉默,分析该基因的沉默对松材线虫抗逆态幼虫形成的影响。PCR扩增得到CDS区全长2 700 bp,Bx-DAF6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固醇传感结构域。Bx-DAF6沉默抑制了2龄幼虫转变为抗逆态幼虫,表明Bx-DAF6在2龄幼虫转变为抗逆态幼虫生理过程中起正向调控作用。
王峰李丹蕾马玲王博文陈俏丽张瑞芝苏丹康新宇翟雯
关键词:松材线虫松树萎蔫病基因鉴定基因沉默
水稻抗干尖线虫基因OC-XⅡ的克隆及表达研究
2015年
抗性验证试验表明籼稻大白谷抗水稻干尖线虫侵染。为进一步探究此抗性与病程相关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的相关性,基于水稻基因组数据克隆籼稻大白谷Cystatin家族的OC-XII基因,分别进行OC-XII、JaponicaOC-XII和Indica-OC-XII蛋白质三维结构构建,并与水稻干尖线虫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OC-XII基因编码蛋白对Cathepsin B的抑制功能。通过荧光定量qPCR验证OC-XII基因在线虫侵染前后的表达特性,OC-XII蛋白可以与水稻干尖线虫Cathepsin B蛋白质特异结合,线虫侵染后OC-XII基因在浸染12h^2d期间表达量持续上调,侵染3d后下调。表明OC-XII基因在大白谷抗水稻干尖线虫侵染过程中发挥功能,具有对植物寄生线虫进行生物防治的潜力,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王峰陈俏丽李丹蕾零雅茗王博文张瑞芝贾岩岩李永航裴雨滢逯昕明
关键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水稻干尖线虫组织蛋白酶B
欧美杂交杨Pnd-LRR3基因克隆及其抗锈菌侵染表达被引量:7
2015年
为深入探究欧美杂交杨(Populus nigra×P.deltoides)感病的分子机理,以及抗病基因在发病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克隆了欧美杂交杨LRR3蛋白编码基因Pnd-LRR3。对Pnd-LRR3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其在抗锈菌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Q-PCR结果显示,强致病性的落叶松-杨栅锈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E4菌株接种6 h,Pnd-LRR3基因表达量上调增幅较大,168 h为显著下调。说明Pnd-LRR3基因在E4侵染过程中起到一定抗性作用,但最终无法阻止锈菌的侵染。
陈俏丽李丹蕾王峰邹莉王志英牛春阳王博文零雅茗崔嵘张玉洲
关键词:落叶松-杨栅锈菌Q-PCR
恶性疟原虫CSP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表达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恶性疟原虫环子孢子蛋白(CSP),便于恶性疟疾疫苗的进一步研究。方法根据Gen Bank得到恶性疟原虫7G8的基因序列,选取该序列628~1 194位基因,以密码子最佳化为原则合成基因后构建酵母表达载体CSP/p GAPZa A,电转毕赤酵母菌PDI-GS115,获得酵母重组体。三角瓶规模表达重组菌,获得表达上清。结果经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检测表达上清,均显示有目的蛋白表达。结论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CSP基因的表达,为恶性疟疾疫苗的研发作了必要的补充。
雷清梁凌宇王爱秀陈俏丽李刚陈勇蒋琳
关键词:环子孢子蛋白毕赤酵母基因表达
松材线虫Bx-HSF-1转录激活活性研究
2022年
【目的】通过研究松材线虫热激转录因子Bx-HSF-1转录激活活性及其靶基因在松材线虫7个虫态(龄)的表达量,揭示Bx-HSF-1在松材线虫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具体功能。【方法】构建pGBKT7-Bx-hsf-1重组质粒,转化酵母AH109菌株,验证Bx-HSF-1的转录激活活性。应用RNA干扰(RNAi)和转录组技术鉴定Bx-hsf-1基因沉默后松材线虫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互作分析,筛选出受Bx-HSF-1调控的靶基因。应用RT-qPCR鉴定5条靶基因在J_(2)、DJ_(3)、DJ_(4)、J_(3)、J_(4)、雌成虫和雄成虫共7种虫态(龄)中的表达量。【结果】转入pGBKT7-Bx-hsf-1重组质粒的酵母AH109菌株能够在SD/-Trp和SD/-Trp/-His/-Ade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并且在SD/-Trp/-His/-Ade+X-α-gal培养基中显蓝色,表明Bx-HSF-1能够激活下游报告基因表达,具有转录激活活性。通过荧光显微观察及RT-qPCR验证,RNAi处理12 h后靶向siRNA可顺利导入松材线虫细胞,且有效抑制Bx-hsf-1的表达。RNAi处理后转录组数据分析共鉴定到110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86条下调表达。基因互作分析筛选到5条靶基因(Bx-daf-21、Bx-hsp-1、Bx-hsp-70、Bx-sti和Bx-cdc),通过RT-qPCR对这5条靶基因在7种虫态(龄)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在7种虫态(龄)中,Bx-daf-21与Bx-hsf-1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一致,Bx-hsp-70与Bx-hsf-1表达量变化趋势相反,Bx-sti和Bx-hsp-1与Bx-hsf-1表达量变化趋势无相关性。在DJ_(3)中,Bx-cdc与Bx-hsf-1表达量变化趋势相反。【结论】松材线虫Bx-HSF-1具有转录激活功能,通过转录调控参与松材线虫各虫态(龄)发育过程。
张瑞芝姜生伟吴昊吴昊陈俏丽李丹蕾
关键词:松材线虫热激转录因子转录激活活性虫龄
松材线虫乙酰胆碱酯酶1基因沉默及蛋白抑制剂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为提高苦参碱的杀虫效果,对松材线虫的药剂防治靶标乙酰胆碱酯酶1基因(Bx ACE1)进行研究。【方法】松材线虫采集自广东省内马尾松,贝曼漏斗法分离,灰葡萄孢菌苔上25℃避光培养扩繁线虫。克隆Bx ACE1基因全长并进行序列分析,通过基因沉默和蛋白抑制2种技术阻断该基因功能,研究苦参碱的杀虫效果,并应用Q-PCR技术鉴定RNAi效果。【结果】5'和3'序列拼接得到基因全长2 145 bp,命名为Bx ACE1。同源序列多序列比对表明线虫ACE的进化速度与线虫进化速度一致。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表明,Bx ACE1由14个α螺旋包围着13个β折叠,鉴于氢键数量越多结合越稳定,利用docking技术筛选出石杉碱甲是松材线虫乙酰胆碱酯酶1蛋白的较佳抑制剂。RNAi明显增加了苦参碱的杀虫效果,石杉碱甲本身对线虫毒性较小,共同施用RNAi和石杉碱甲对线虫毒性仍然较小,但RNAi处理组线虫与Inhibitor(0.03%苦参碱+1μmol·L-1石杉碱甲处理线虫)处理组线虫在24,48及72 h存活率差异不显著,表明石杉碱甲处理线虫和Bx ACE1基因RNAi处理效果相近。【结论与其他】通过基因沉默和蛋白抑制2种技术阻断Bx ACE1功能均可以提高苦参碱的杀虫效果,RNAi技术能够简单易行地证明若阻断Bx ACE1功能可以提苦参碱的杀虫效果,但dsRNA容易降解等因素限制了该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应用。石杉碱甲可以与Bx ACE1稳定结合,鉴定表明石杉碱甲可以提高苦参碱的杀虫效果,具有生防药剂辅剂的开发潜力,可替代基因沉默技术实现抑制Bx ACE1的目的。因此,通过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石杉碱甲可阻断Bx ACE1的功能,进而达到提高苦参碱等植物源药剂杀虫效果的目的。ACEIs通过抑制线虫体内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线虫体内的胆碱水平短时间内大量提高,从而导致其中毒死亡。该类具有代表性的杀虫剂是有机磷类化合物和氨基甲酸�
刘立宏王峰马玲王步勇陈俏丽刘晓晗董婉莹薛羿
关键词:松材线虫乙酰胆碱酯酶石杉碱甲抑制剂苦参碱
锈菌侵染后欧美杂交杨Pnd-cat抑制过氧化氢积累
2018年
为了探究欧美杂交杨(Populus nigra×P.deltoides)抗病性丧失的机制,研究了锈菌侵染感病树种欧美杂交杨过程中过氧化氢酶基因的表达。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欧美杂交杨cat基因(Pndcat),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Q-PCR技术检验Pnd-cat在锈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对接种锈菌的欧美杂交杨叶片进行DAB染色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的H_2O_2质量摩尔浓度。结果表明:欧美杂交杨Pnd-cat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包含353个氨基酸,等电点为6.46,相对分子质量为41 211.73 Da。Q-PCR和H_2O_2质量摩尔浓度测定结果显示,Pnd-cat表达量曲线与H_2O_2质量摩尔浓度曲线变化趋势相反,表明锈菌定殖后欧美杂交杨Pnd-cat基因表达量上调抑制H_2O_2的积累。可见,锈菌侵染后Pnd-cat表达量上调导致H_2O_2质量摩尔浓度较低,HR和PCD抗性反应未被激活,从而使欧美杂交杨对锈菌的抗性降低。
王佳楠曹景鑫陈俏丽崔晓杨帆黄麒王峰李丹蕾
关键词:过氧化氢基因克隆落叶松-杨栅锈菌
松材线虫热激转录因子Bx-HSF-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对热激转录因子基因Bx-HSF-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为深入研究c GMP、TGFβ-like和Insulin/IGF等热激抗逆代谢路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根据松材线虫基因组数据设计引物克隆松材线虫Bx-HSF-1基因。进一步对Bx-HSF-1进行Gene Ontology基因功能预测、系统发育分析、保守结构域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JASPAR预测Bx-HSF-1靶位点DNA序列,根据松材线虫基因组数据筛选含有该序列的靶基因,并通过蛋白质三维结构分析和分子对接验证。应用荧光定量q-PCR检测Bx-HSF-1及其靶基因在热激和低温处理条件下4个时间点的表达量,结合转录组数据对Bx-HSF-1及其靶基因的表达量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原位杂交对Bx-HSF-1基因在松材线虫体内的表达部位进行了分析。【结果】根据基因组数据,克隆到松材线虫热激转录因子Bx-HSF-1基因长度为1 404 bp的涵盖完整蛋白编码区基因序列。结构域分析表明Bx-HSF-1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含有DNA结合结构域和亮氨酸拉链结构域。GO分析表明该基因参与延长线虫寿命、正向调控繁殖率、运动、热激反应、抗逆态幼虫发育和抗逆反应等生理过程,并具有特异DNA序列结合的分子功能。氨基酸疏水性分析表明该DNA结合结构域由3个α螺旋和4个反向平行的β折叠构成一个疏水核心,该疏水核心可以与热激元件靶位点互作。对松材线虫基因组进行BLAST比对筛选出Bx-DAF-7是Bx-HSF-1的靶基因,Bx-DAF-7基因TATA盒上游序列具有Bx-HSF-1靶位点序列。荧光定量q-PCR结果表明热激和低温处理同样促进Bx-HSF-1转录、抑制Bx-DAF-7转录,Bx-HSF-1与Bx-DAF-7的表达量负相关。原位杂交结果表明Bx-HSF-1基因在正常培养线虫体内各细胞均有微量表达,热激培养线虫前体部信号显著,峡部和肠区体壁信号较显著。【结论】本研究表明Bx-HSF-1具有特异DNA序列结合的分子功能。预测抗逆�
王峰马玲陈俏丽王博文郝欣何芳林柳燕
关键词:松材线虫热激转录因子
C14族R2R3-MYB基因调控杨树抗锈菌过敏性反应被引量:5
2016年
由落叶松-杨栅锈菌引起的杨树叶锈病分布广泛,危害严重。为探究杨树C14族R2R3-MYB基因在杨树抗锈菌过敏性反应中的调控作用,对接种了落叶松-杨栅锈菌E4强致病性生理小种的2种杨树叶片进行症状观察、感病指数判定并对2种杨树C14族共6条R2R3-MYB基因表达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接种7 dpi后,弱感病性树种杂交杨叶片产生的夏孢子堆数量显著少于感病树种欧美杨。杂交杨叶片4 dpi开始出现过敏性反应症状,欧美杨未观察到类似症状。表明过敏性反应可有效阻止锈菌夏孢子堆形成,降低杨树感病性。杂交杨与欧美杨R2R3-MYB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相反,预测杨树C14族R2R3-MYB基因为杨树与病原互作过程中调控过敏性反应的正向调控因子。本研究为进一步系统研究杨树R2R3-MYB基因与过敏性反应的调控机理及杨树抗病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牛春阳王峰李丹蕾陈俏丽张瑞芝
关键词:欧美杨落叶松-杨栅锈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