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农

作品数:18 被引量:211H指数:9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骨科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上海市卫生局资助项目上海市青浦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骨折
  • 6篇手术
  • 4篇韧带
  • 4篇手术治疗
  • 3篇胸腰椎
  • 3篇腰椎
  • 3篇远端
  • 3篇术后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 3篇外科
  • 2篇短节段
  • 2篇胸腰段
  • 2篇胸腰段骨折
  • 2篇胸腰椎骨折
  • 2篇胸椎
  • 2篇胸椎黄韧带骨...
  • 2篇腰段
  • 2篇腰椎骨折
  • 2篇植骨

机构

  • 18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8篇陈农
  • 10篇潘福根
  • 7篇周凯华
  • 7篇董健
  • 4篇周海林
  • 4篇高如峰
  • 3篇马易群
  • 3篇刘佐庆
  • 3篇李熙雷
  • 2篇方涛林
  • 2篇何小健
  • 2篇庄健
  • 2篇林红
  • 2篇李智
  • 2篇封沙
  • 2篇周晓岗
  • 2篇陶星光
  • 1篇姜晓幸
  • 1篇陈铭吉
  • 1篇罗从风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复旦学报(医...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23个月,平均14.6个月。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和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术后3 d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和Cobb角和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均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和脱出。结论: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能充分恢复伤椎的高度,更好地重建椎体解剖形态、矫正后凸畸形、维持矫正效果和避免长期腰背疼痛发生,该手术方法安全有效。
陈农周海林周凯华高如峰刘佐庆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固定椎弓根植骨
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发热的发生率及病因诊断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研究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发热的现况并探讨病因相关诊断性检查方法的意义。方法: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396例创伤骨科患者中286例患者出现了术后发热(体温高于38.5℃),对这些患者进行尿常规、尿培养、血培养或伤口渗出液培养等检查并摄X线胸片,以明确发热原因,记录相应结果。结果:365例次检查中38例(10.4%)为阳性结果,分别为尿常规检查19/92(20.6%)、尿培养11/103(10.7%)、X线胸片5/62(8.1%)、血培养3/103(2.9%)、伤口渗出液培养0/5(0%)。3例血培养阳性者均为术后1周仍有发热的患者。术后6 d后出现发热的患者诊断性检查的阳性率(40%)高于术后5 d内出现发热的患者(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创伤骨科患者术后发热较常见,术后早期发热可能由炎性反应或早期贫血所致,感染相关诊断性检查阳性率较低;手术6 d以后出现发热,应警惕术后感染。
周凯华陈铭吉陈农庄健潘福根
关键词:术后发热流行病学病因
背侧入路双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探讨背侧人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6月背侧入路双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22例,其中男16例,女6例;年龄22—75岁,平均54.5岁。骨折按AO分型:B2型12例,C1型6例,C2型4例。5例行自体骨或异体骨植骨。结果术后随访5—30个月,平均14个月。采用Gaaland和Wefley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13例,良5例,可4例,优良率为82%。术前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分别为(-1.50±7.59)。、(11.90±3.87)。和(5.20±1.55)。,术后分别为(11.07±1.77)°、(22.30±3.13)°和(11.40±1.51)°,术前较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背侧入路双钢板技术治疗AO—B2型掌侧皮质完整的剪力型骨折和背侧严重粉碎的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骨缺损时应积极植骨,促进骨愈合。
陈农王会仁周凯华潘福根
关键词:骨折外科手术
应用缝合锚钉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探讨应用缝合锚钉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手术治疗踝关节三角韧带损伤21例。均在三角韧带距骨止点处拧入缝合锚钉,同时修复和重建三角韧带深层,浅层直接缝合。结果随访6-24个月。术后踝关节内侧间隙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效采用改良Baird-Jackson踝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优良率为85.7%。结论踩关节三角韧带损伤,采用缝合锚钉修补三角韧带,既修复了韧带的连续性,又重建了三角韧带,此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的特点。
陈农李智董健潘福根封沙
关键词:缝合锚钉三角韧带手术治疗
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及其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6月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收治胸腰段骨折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治疗。分析术前及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3 d和末次随访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均显著大于术前,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和术后3 d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值和Cobb角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术后Frankel分级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经伤椎短节段椎弓根固定能显著恢复伤椎高度和Cobb角度,减少伤椎高度、Cobb角丢失和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钱磊周凯华陈农封沙李智高如峰
关键词:胸腰段骨折椎弓根固定神经功能
胸腰椎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被引量:4
2011年
通常对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是以病灶刮除或分块切除的方式切除,而对于脊柱转移瘤只在有神经压迫症状后才予以姑息切除,这样的手术方式必然存在局部肿瘤的高复发率。近年来,随着肿瘤理论研究、肿瘤分期系统的进步和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对脊柱肿瘤治疗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脊椎切除越来越多的应用于脊柱原发恶性和孤立性转移性肿瘤的治疗,尤其是全脊椎整块切除,能彻底切除肿瘤有效减少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污染,明显减少肿瘤复发率,
陈农李熙雷董健
关键词:脊柱肿瘤外科治疗胸腰椎全脊椎切除肿瘤复发率病灶刮除
皮下钉棒系统改良置钉法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 :探讨皮下钉棒系统改良置钉法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自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选择性应用钉棒系统改良经髂前下棘和耻骨结节置钉治疗14例Tile B型骨盆骨折,男8例,女6例;年龄23~65岁,平均42岁。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并采用Matta复位标准及Majeed功能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8~15个月,平均10.5个月。手术时间25~45 min,平均32 min;术中出血量10~35 ml,平均18 ml。术后骨折均Ⅰ期愈合,愈合时间9~14周,平均12.5周。术后无切口感染、内固定失败及异位骨化等并发症发生。4例出现单侧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出现单侧股神经麻痹,最终均恢复正常。Matta复位标准结果 ,优7例,良5例,中2例。末次随访时Majeed功能评分为(81.50±8.05)分,其中优5例,良7例,中2例。结论 :应用皮下钉棒系统改良经髂前下棘和耻骨结节置钉固定前环创伤小、复位牢靠、并发症少,是治疗Tile B型骨盆骨折一种有前景的手术方式。
吴晓天陈农潘福根刘佐庆何小健
关键词:骨盆钉棒系统
Pipkin骨折的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6
2009年
Pipkin骨折是指髋关节后脱位同时合并的股骨头骨折,约占髋关节脱位的1%~16.8%,多由强大暴力导致,处理不当易导致股骨头坏死、异位骨化、骨关节炎等一系列并发症。自2001年至2007年,共收治12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取得了满意效果。
陈农董健潘福根
关键词:股骨骨折手术后并发症
伤椎固定及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探讨伤椎固定及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行短节段结合伤椎固定及椎体内植骨共25例,对照组行短节段固定共25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视觉疼痛程度(VAS)、伤椎前缘高度比值、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20个月,平均11.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和末次随访VAS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VAS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和末次随访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比值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治疗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值和Cobb角矫正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Frankel分级改善无明显差异。末次随访时治疗组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和脱出;对照组中出现螺钉折弯和螺钉断裂各1例。[结论]伤椎固定及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骨折较传统短节段固定方法可更好地重建椎体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和维持矫正效果,该手术方法安全而有效。
陈农周海林周凯华高如峰刘佐庆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植骨
锁定和非锁定中和钢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A型胫骨远端骨折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 比较锁定和非锁定中和钢板结合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MIPPO)治疗AO分型中A型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1-01—2013-06诊治的AO分型中A1、A2型胫骨远端骨折51例,分别采用锁定钢板和非锁定钢板作为中和钢板结合MIPPO技术进行治疗,锁定钢板组28例,非锁定钢板组23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内固定材料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AOF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5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8(12-23)个月。2组各有1例切口出现浅表感染,口服抗生素及定期换药后好转。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AOF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锁定钢板组内固定材料费用明显低于锁定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锁定钢板组中出现钢板刺激症状的患者少于非锁定钢板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9,P〈0.05)。至末次随访时,锁定钢板组14例已经或希望取出钢板,而非锁定钢板组为18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5)。结论 锁定和非锁定中和钢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A型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相似,但采用锁定钢板费用较高。
周凯华罗从风陈农庄健翁伟峰何小健潘福根
关键词:锁定钢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