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冬生

作品数:48 被引量:141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工商学院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政治法律
  • 17篇经济管理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历史地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9篇农村
  • 10篇农民
  • 7篇新农村
  • 6篇政治
  • 5篇民主
  • 5篇共产党
  • 4篇执政
  • 4篇中国共产党
  • 4篇农民工
  • 4篇自治
  • 4篇民工
  • 4篇教学
  • 4篇国共
  • 3篇行政
  • 3篇政党
  • 3篇政党认同
  • 3篇政治发展
  • 3篇执政能力
  • 3篇社会主义
  • 3篇主义

机构

  • 46篇山东工商学院
  • 1篇鲁东大学
  • 1篇烟台师范学院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

  • 46篇陈冬生
  • 6篇徐黎明
  • 6篇孙守春
  • 3篇李默海
  • 2篇李恒年
  • 1篇贺雪瑞
  • 1篇杨晓龙
  • 1篇周笑梅
  • 1篇周建伟
  • 1篇魏春洋
  • 1篇季丽新
  • 1篇张增萍
  • 1篇左杨
  • 1篇薛俊雷
  • 1篇董国香

传媒

  • 4篇理论视野
  • 4篇山东工商学院...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农业经济
  • 3篇产业与科技论...
  • 2篇理论前沿
  • 2篇当代世界与社...
  • 2篇长白学刊
  • 2篇南方论刊
  • 2篇山东省农业管...
  • 2篇牡丹江教育学...
  • 1篇中国市场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理论观察
  • 1篇商场现代化
  • 1篇求索
  • 1篇求实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探索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4篇2006
  • 6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政治发展视野下的中国农民工
2008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治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近年来,引起人们格外关注的农民工现象就是当前促进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民工是一笔宝贵的政治财富,如何珍惜和运用好这笔政治财富,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孙守春陈冬生
关键词:农民工政治发展政治功能
农民对党的土地政策认同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启示被引量:4
2013年
农民对党的土地政策的认同情况影响着农民对党的认同,为此,党在制定、执行土地政策中要特别注意把争取获得农民认同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这样才能使社会根基稳固。影响农民对党土地政策认同的因素涉及农民的土地利益需求、农民的政治素质及认知能力。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党制定赢得农民认同的正确的土地政策,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陈冬生贺雪瑞徐黎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
在农村社会整合中增强农民对党的认同
2013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严重分化,影响了农村发展和农民对党的认同。为此,进行农村社会整合成为了党治理农村和获得农民支持的重要的紧迫任务。本文探讨了农村社会分化的情况,提出了进行农村社会整合,增进农民对党认同的建议。
陈冬生
关键词:农村社会整合政党认同
论影响我国农村政治稳定的因素及应对举措
2004年
指出农村政治稳定对我国的长治久安、政治稳定起着重要作用,探讨了影响农村政治稳定的诸因素,提出了保持农村政治稳定的具体措施。
陈冬生
关键词:农村农村政治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探析
2007年
阐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当前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方面因素。
陈冬生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新农村
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因素分析
所谓执政能力,是指执政党管理国家各项事务的能力和本领,就我们国家来说主要是指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通过执掌国家政权,进行国家治理的能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取得执政地位后必须正视和不断解决的一个重大历史性...
陈冬生
关键词:党内民主执政环境执政地位中国共产党执政
文献传递
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生成逻辑及其探索被引量:17
2019年
要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要改善乡村治理体制,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新乡村治理体系,实现有效治理。"三治合一"的新乡村治理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自主性和政党领导方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国传统乡村治理体系的借鉴和反思,是对当下乡村治理体系的升级和超越,是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回应。在新乡村治理体系中,自治是核心,法治是保障,德治是基础。要坚持党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领导地位,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将乡村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发挥德治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支撑作用,努力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的互动和融合。
季丽新陈冬生
关键词:乡村治理
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在影响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诸多因素中,执政合法性是执政能力的核心要素,是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在政党自身素质建设上不仅要注重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也要重视普通党员素质的提高;执政能力的提高要求执政党必须随着执政环境的变化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而党内民主对于党的团结、正确决策及防止党员干部腐败变质都有重要作用。这四个方面是一个辩证统一体,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陈冬生魏春洋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特色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由于中国具体国情原因呈现出了自己的独有特色。这些特色在农村政治发展中有着重要意义,它不仅体现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特殊性,而且展示出未来中国农村政治发展中可能拥有的独特优势及面临的独有难题。
陈冬生
关键词:农村政治发展
当代农村政治发展的新动力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农村政治发展作为国家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一个国家农村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进程和实现的程度与结果,而政治发展动力对农村政治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毋庸置疑。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此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推动农村政治发展的动力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叉、融合,从不同层面推动着我国农村政治沿着快速、健康、协调的轨道发展。
陈冬生
关键词:农村政治发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