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列锰 作品数:73 被引量:338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生物学 历史地理 更多>>
东昆仑夏日哈木超大型铜镍钴矿床Ni/Cu比值的地质意义 被引量:3 2015年 <正>夏日哈木超大型铜镍钴硫化物矿床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以西120 km处,东昆仑中带内。探明的金属镍储量已经超过100万吨,平均品位为镍~0.65wt%,铜~0.14wt%,钴~0.013wt%(青海五院内部资料),成为仅次于金川超大型铜镍(铂族元素)矿床的我国第二大岩浆硫化物矿床。 宋谢炎 易俊年 陈列锰 郑文勤关键词:东昆仑 硫化物矿床 钴矿床 铂族元素 铜镍 金属镍 甘肃金川Ⅱ号岩体辉石的地质意义 2007年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仅次于加拿大Sud-bury和俄罗斯Noril'sk-Talnkh的世界第三大在采镍矿,聚集了我国60%以上的可利用镍金属储量和约50%的PGE储量,并且仍有不小的找矿潜力(汤中立等,1995;宋谢炎等,2005).然而,赋存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岩体只有1.34Km2,在如此小的岩体中聚集这样大量的铜镍硫化物,其成矿模式和成矿环境受到中外地质学家密切关注.汤中立院士(1990,1995)研究认为岩浆演化过程和硫化物熔离均发生在深部岩浆房,提出了"岩浆深部分异-熔离,依次贯入"的成岩成矿模式.Chai等(1992)则认为金川岩体是大型侵入岩墙的根部,为原地岩浆分异和硫化物熔离的产物,并且通过分析岩体中FeO和其他氧化物直接的关系,计算得到金川母体岩浆是高镁拉斑玄武质岩浆,橄榄石成分也证明金川岩体母岩浆为玄武质的(Chusi等,2004).…… 陈列锰 宋谢炎 聂晓勇 周国富 刘世荣 郑文勤 李士彬利用熔浆热力学模型模拟金川岩体母岩浆成分和岩浆演化 2007年 岩体母岩浆成分是研究岩体形成的基础,而岩浆演化过程是岩体形成的关键,二者是岩石学家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作为最具代表的"小岩体成大矿"的金川岩体,其成岩过程受到广大地质学家的密切关注.汤中立院士(1990;1995)经过长期的勘探和研究认为岩浆演化过程和硫化物熔离均发生在深部岩浆房,提出岩浆"深部分异-熔离,依次贯入"成岩成矿模式.Chai等(1992)则认为金川岩体是大型侵入岩墙的根部,为原地岩浆分异和硫化物熔离的产物,并提出金川岩体的母岩浆为高镁拉玄武岩.然而,进一步研究表明金川含矿岩体各主要岩相及矿体的产状和分布与原地结晶模式相矛盾,岩体硫化物熔离的深部岩浆房与岩浆侵位的浅部岩浆房在空间上是分离的(宋谢炎等,2005),岩体原生橄榄石Fo值表明橄榄石结晶于深部岩浆房(Chusi等,2004).…… 陈列锰 宋谢炎 朱丹 李士彬 聂晓勇峨眉火成岩省内带岩浆硫化物含矿岩体橄榄石的成因意义 被引量:10 2010年 峨眉火成岩省内带出露数十个含Ni-Cu-铂族元素(PGE)硫化物矿床(或矿化)的镁铁质-超镁铁质侵入岩体.根据铂族元素(PGE)含量的不同,这些岩浆硫化物矿床可分为Ni-Cu型(如力马河和清水河)、Ni-Cu-PGE型(如清矿山和黄草坪)和PGE型(如金宝山和杨合武).不同类型含矿岩体的橄榄石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除了清矿山岩体少数几个橄榄石晶体属于镁橄榄石外(Fo90.1~Fo93.1),其余均为贵橄榄石(Fo76.8~Fo89.6).不同矿化类型的岩体的橄榄石成分差异明显.Ni-Cu型硫化物含矿岩体的橄榄石Fo为77~87,Ni含量变化范围为(976~2176)×10-6.Ni-Cu-PGE型硫化物含矿岩体的橄榄石Fo为80~86,Ni含量范围为(1024~2543)×10-6.PGE型硫化物含矿岩体的橄榄石Fo为78~84,Ni含量在(776~1755)×10-6之间变化.清矿山Ni-Cu-PGE型硫化物含矿岩体橄榄石具有高Fo(最高达93.1)和CaO含量(0.245%~1.14%)、以及非常低的Ni(266×10-6)的特征,可能是同化混染作用的结果.利用力马河岩体最高Fo含量的橄榄石成分计算表明,母岩浆是高镁苦橄玄武质岩浆.橄榄石分离结晶和硫化物熔离模拟显示:Ni-Cu型矿化侵入体母岩浆经历了最广泛的硫化物熔离(~0.1%),Ni-Cu-PGE型侵入体次之,大约为0.06%,而PGE型侵入体母岩浆硫化物熔离程度最低(~0.02%).早期结晶的橄榄石晶体与间隙硅酸盐熔浆之间再平衡过程是橄榄石成分变化的原因. 官建祥 宋谢炎 Leonid V.Danyushevsky 陈列锰 聂晓勇关键词:岩浆硫化物矿床 橄榄石 硫化物熔离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白马层状岩体Fe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正>近年来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地幔部分熔融、岩浆演化等地质过程均会导致Fe同位素发生显著分馏。然而,一些重要含Fe矿物如磁铁矿、钛铁矿的Fe同位素数据缺乏,导致基性岩浆分离结晶过程中Fe同位素的分馏程度及分馏机制的研究非常... 陈列锰 宋谢炎 朱祥坤 易俊年 张晓琪文献传递 甘肃黑山含铜镍硫化物岩体岩浆源区特征及构造背景探讨 被引量:2 2011年 北山褶皱带位于中亚造山带(CAOB)南部边缘。近年来,北山发现了一系列含铜镍硫化物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如坡北、红石山、罗东、笔架山、旋窝岭等。这些岩体大多形成于二叠世(260~290Ma,姜常义等,2006;李华芹等,2006;Suet al.,2010,2011;Qin et al.,2011),与新疆其他岩体(如喀拉通克、黄山、图拉尔根、白石泉。 颉炜 宋谢炎 邓宇峰 邓宇峰 陈列锰 把多恒 田毓龙关键词:铜镍硫化物 超基性岩体 中亚造山带 辉长岩 活动大陆边缘 褶皱带 峨眉山地幔柱的晚期基性岩浆活动:来自云南安益岩体的证据 岩体位于中国西南部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出露面积约0.65km2,厚度约1km,岩体倾向西南.安益岩体包括下部单斜辉石岩带,中部辉长岩带和上部二长岩-正长岩带.约400m厚的浸染状Fe-Ti矿层赋存在下部单斜辉石岩带中... 于宋月 宋谢炎 陈列锰 李晓彪关键词:地幔柱 岩浆活动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高温地质过程镍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23年 镍(Ni)具有独特的地球化学性质,其同位素在示踪早期地球的演化、大氧化事件、雪球地球、生物大灭绝、岩浆硫化物矿床成矿作用等方面显示出重要的潜力。本文系统综述了当前高温地质过程Ni同位素研究进展。已有研究初步查明了不同地质储库的Ni同位素变化范围。基于已发表的地幔橄榄岩、MORB、OIB和科马提岩的Ni同位素数据,估算全硅酸盐地球(Bulk Silicate Earth, BSE)的δ60NiBSE均值为0.10‰±0.18‰(2SD,n=179)。根据上述已有的Ni同位素数据,并结合实验岩石学和模拟计算,发现:(1)核幔分异过程不会产生可分辨的Ni同位素分馏;(2)地幔部分熔融和玄武质岩浆结晶分异过程不会产生显著的Ni同位素分馏;(3)地幔的Ni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均一,可能与地幔交代和再循环物质加入相关;(4)岩浆硫化物熔离和分离结晶可能是导致Ni同位素分馏的重要过程。本文最后介绍了最新的Ni同位素研究实例,并尝试指出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和探讨未来的发展前景。 段庆 陈列锰 周生华 康健关键词:镍同位素 地球化学示踪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黑谷田含钒钛磁铁矿层状岩体成因 被引量:6 2014年 黑谷田岩体产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是一个小型含钒钛磁铁矿辉长岩体。与区内其它典型大型基性-超基性层状岩体具有多个旋回岩相的特征不同,黑谷田层状岩体分为下部、上部两个岩相带:下部岩相带从底到顶依次为橄榄辉石岩、磁铁辉长岩、含磷灰石辉长岩和中粒辉长岩,上部岩相带为细粒辉长岩,二者呈突变接触关系。黑谷田岩体的锆石SHRIMPU-Pb年龄为2634-5Ma,表明其是-260Ma峨眉山地幔柱岩浆主活动期的产物。岩石的矿物组合(主要为单斜辉石、斜长石,磁铁矿,少量橄榄石等)、元素地球化学(富Fe2O2、TiO2、P2O5,高Sm/Yb及低La/Sm)及低的初始87Sr/86Sr值和亏损的εNd(t)值特征一致指示黑谷田岩体与峨眉山高Ti玄武岩具有密切的内在成因联系。岩体的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特征暗示下部岩相带是富Fe-Ti岩浆侵入发生橄榄石、单斜辉石、磁铁矿、斜长石、磷灰石等矿物分离结晶、堆积固结的产物,而上部岩相带是另一期岩浆上侵较为快速冷却固结的结果,矿物堆晶作用不显著,但是二者起源于相同的母岩浆。下部岩相带比上部岩相带具有相对低的初始。87Sr/89Sr值(分别为0.7041~0.7051和0.7050~0.7056)和略高的εNd(t)值(分别为2.1~4.4和0.6~1.3),表明后者比前者经历了稍微强烈的地壳物质同化混染。下部岩相带仅有橄榄辉石岩及辉长岩而缺少正长岩和花岗岩、以及较厚的氧化物矿体赋存在岩体底部下凹部位说明黑谷田钒钛磁铁矿形成于岩浆通道系统中,磁铁矿在流动过程中由于重力作用堆积成矿。黑谷田含钒钛磁铁矿岩体的发现表明小型层状岩体也具有重要的Fe—Ti氧化物成矿潜力,在勘探找矿中不容忽视。 陈列锰 易俊年 宋谢炎 于宋月 佘宇伟 颉炜 栾燕 向建新关键词:层状岩体 钒钛磁铁矿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攀枝花岩体钛铁矿成分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量:14 2014年 峨眉大火成岩省是全球最大的钒钛磁铁矿床聚集区,攀枝花岩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根据岩性特点,攀枝花岩体主体可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岩相带,其中中部岩相带和下部岩相带岩性旋回非常发育,每个旋回从下向上铁钛氧化物和暗色硅酸盐矿物逐渐减少,块状铁钛氧化物矿石或磁铁矿辉长岩都出现在每个旋回的底部和下部。然而,尽管钛铁矿固相线以下固溶体出溶远弱于磁铁矿,从而能更好地保留成因信息,但其成分变化的成因意义没有受到足够重视。本次研究发现作为主要金属氧化物之一的钛铁矿的成分不仅在不同岩性中有明显差异,同时,中、下部岩相带的各岩性旋回中钛铁矿成分也具有周期性变化。例如,块状矿石中钛铁矿具有最高的MgO和TiO2及最低的FeO、Fe2O3和MnO,而辉长岩中钛铁矿则具有相反的成分特征。同时,钛铁矿的MgO含量与磁铁矿的MgO含量及橄榄石的Fo牌号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种规律性变化说明每个旋回可以代表一次比较明显的岩浆补充,每次新岩浆补充后,钛铁矿和磁铁矿及橄榄石都是结晶较早的矿物。与Skaergaard岩体相比,攀枝花岩体钛铁矿的MgO含量较高,表明攀枝花岩体分离结晶过程中铁钛氧化物结晶较早;与挪威Tellnes斜长岩套铁钛矿床中的钛铁矿相比,攀枝花岩体的钛铁矿不仅具有较高的MgO和FeO,还具有极高的TiO2和MnO,但Fe2O3却很低,说明地幔柱背景下形成的钛铁矿与斜长岩套中钛铁矿的成分有显著的区别。 郑文勤 邓宇峰 宋谢炎 陈列锰 于宋月 周国富 刘世荣 向建新关键词:钛铁矿 电子探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