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刚

作品数:104 被引量:46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7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9篇尘肺
  • 37篇灌洗
  • 37篇肺灌洗
  • 31篇肺泡
  • 25篇全肺
  • 25篇全肺灌洗
  • 21篇尘肺病
  • 19篇大容量全肺灌...
  • 15篇肺泡巨噬
  • 13篇支气管
  • 13篇灌洗术
  • 13篇肺灌洗术
  • 13篇肺泡巨噬细胞
  • 13篇大容量
  • 12篇气管
  • 12篇细胞
  • 12篇灌洗治疗
  • 12篇肺灌洗治疗
  • 11篇支气管肺泡
  • 11篇支气管肺泡灌...

机构

  • 45篇中国煤矿工人...
  • 30篇国家煤矿安全...
  • 19篇华北煤炭医学...
  • 14篇河北联合大学
  • 7篇国家安全生产...
  • 7篇华北理工大学
  • 5篇新乡医学院
  • 5篇河北省煤矿卫...
  • 2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内蒙古科技大...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 1篇包头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保定市疾病预...
  • 1篇华北煤碳医学...
  • 1篇辽宁省职业病...

作者

  • 98篇陈刚
  • 45篇马国宣
  • 25篇袁扬
  • 24篇黄京慧
  • 21篇陈志远
  • 18篇白玉萍
  • 16篇段建勇
  • 15篇姚三巧
  • 11篇徐应军
  • 9篇刘贺
  • 9篇车审言
  • 9篇孙志谦
  • 9篇袁扬
  • 9篇朱丽
  • 8篇张志浩
  • 7篇李姝华
  • 7篇李艳军
  • 7篇张志浩
  • 6篇李清钊
  • 6篇金玉兰

传媒

  • 23篇中华劳动卫生...
  • 15篇中国疗养医学
  • 1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0篇职业与健康
  • 6篇工业卫生与职...
  • 3篇中国工业医学...
  • 3篇新医学
  • 3篇现代预防医学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煤炭工业...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2014年尘...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食品科技
  • 1篇家庭医学(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3篇2019
  • 6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3篇2011
  • 15篇2010
  • 11篇2009
  • 16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7
10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岩盐气溶胶疗法对尘肺患者痰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通过分析尘肺患者采用岩盐气溶胶治疗前后痰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了解该疗法对尘肺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6家医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4月收治的389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尘肺期别分层,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做岩盐气溶胶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和治疗后4周收集患者晨痰,经处理后检测标本中IL-6、IL-8和TNF-α的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痰液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分别为[(243.97±27.98)pg/ml比(239.86±34.80)pg/ml,(1 480.01±226.39)pg/ml比(1 463.34±234.96)pg/ml,(720.73±132.76)pg/ml比(711.59±152.85)pg/ml],治疗2周后,IL-6、IL-8、TNF-α水平治疗组低于对照组[(213.72±31.93)pg/ml比(208.42±33.38)pg/ml,(1 392.23±231.46)pg/ml比(1 416.73±224.81)pg/ml,(683.23±143.56)pg/ml比(721.33±145.85)pg/ml],治疗后4周后IL-6、IL-8和TNF-α水平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169.49±19.43)pg/ml比(195.38±21.95)pg/ml,(1 233.21±141.90)pg/ml比(1 309.94±189.59)pg/ml,(578.82±96.72)pg/ml比(651.62±131.32)pg/ml],治疗组和对照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均有所下降,且各观察时点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观察时点IL-6、IL-8和TNF-α的变化水平,治疗组均大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岩盐气溶胶疗法可以降低尘肺患者痰液中炎性因子IL-6、IL-8和TNF-α的水平,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岩盐气溶胶疗法可以更好的降低患者气道炎性反应,治疗效果更优,可为尘肺病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
李姝华袁扬段建勇孙志谦刘红梅张木子朱丽陈刚
关键词:尘肺白介素-6白介素-8
复方电解质溶液进行肺灌洗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用复方电解质溶液(勃脉力A)进行大容量肺灌洗(WLL)对血清离子及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1)动物实验采取勃脉力A肺灌洗和生理盐水肺灌洗两个组进行,每组4只犬,共8只.均实行右肺灌洗,分别于灌洗后2、24、48、72 h对照组和实验组各处死1只犬对照观察.观察灌洗侧肺组织大体标本、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形态学改变,标本采集最少3处.(2)在动物肺灌洗第6次,灌洗毕即刻、1、2h采集外周血标本测定离子变化.(3)在肺灌洗术前、术中第3、6、9次及结束拔管后20 min各采集动脉血标本.(4)选取20例尘肺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各组10例分别采用勃脉力A及生理盐水肺灌洗,在灌洗前、单肺灌洗毕、双肺灌洗毕、术后第2天采集动脉血标本,分别测定血离子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动物肺灌洗术后大体标本均可见器官充血、水肿;光学显微镜下不同时间点均可见肺泡腔大量充血、红细胞浸润,肺泡基底膜有一定断裂,72 h未完全恢复;电子显微镜下可见肺泡基底膜有一定断裂.两组血清离子、动脉血气指标均无明显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患者肺灌洗术中、术后血清离子、动脉血气分析两组间均无明显异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电解质溶液进行大容量肺灌洗对血清离子及酸碱平衡无明显影响.
陈刚马国宣孙玉香袁扬曹兴张洪文张桂丽姜涛
关键词:尘肺支气管肺泡灌洗
小剂量瑞芬太尼在肺灌洗拔管过程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手术结束苏醒期持续泵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对大容量肺灌洗手术全身麻醉拔管时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某院2017年5月至6月需行择期大容量肺灌洗术患者共3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A组:全麻苏醒期间维持瑞芬太尼小剂量输注;B组:苏醒拔管期间停用所有麻醉药物,记录AB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前、拔管时和拔管后5 min的循环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并观察记录苏醒拔管质量评分。结果 (1)A组麻醉苏醒期发生不耐管及躁动程度明显较B组低,A组躁动评分在拔管以后5 min、15 min均显著低于B组,R amsay评分A组拔管之后5、15 min明显高于B组。(2)两组比较,A组拔管时及拔管后5 min的MAP显著降低,HR显著减慢;与手术开始前比较,B组拔管时及拔管之后5 min的MAP显著升高,HR明显增快,而A组拔管以后5 min的MAP、HR无显著改变。结论大容量肺灌洗手术结束后苏醒拔管期间继续给予小剂量瑞芬太尼持续泵注可以减少尘肺病患者不耐管引起的躁动,改善苏醒拔管质量。
李静肖新宇邓继兵马国宣陈刚袁扬张洪文
关键词:瑞芬太尼肺灌洗双腔管
尘肺病人的疗养治疗及效果评价
2007年
据报道,截至2005年,中国的尘肺累积病例达607570例,其中存活病人为470089例。由于大量的农民在缺乏粉尘防护的个体金矿和煤矿打工,每年还有数以万计的接尘工人罹难尘肺病。庞大的患病群体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如何减轻这些患者的痛苦,延缓和遏制尘肺病升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给我们从事职业病防治的临床与科研工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课题。
陈刚
关键词:尘肺病人疗养患者生活质量职业病防治存活病人
大容量肺灌洗治疗尘肺术后低氧血症55例分析被引量:5
1997年
目的:分析大容量肺灌洗(WLL)治疗尘肺术后55例低氧血症发生的有关因素,以期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众多因素分组进行对照研究,采用t检验分析,找出并分析低氧血症原因。结果:易发生低氧血症的因素有:①年龄大;②尘肺病严重;③煤矽肺;④肥胖;⑤有合并症;⑥术中操作不当:双腔管就位不当,残留量大,灌洗液漏溢;⑦双肺同期灌洗。结论:进行WLL时,对上述因素应予重视,术后应常规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以及时诊断低氧血症。采取氧疗,促进肺泡活性物质(PS)合成、分泌,解除支气管痉挛等措施,以期降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
姜钟凤韩志国黄京慧陈刚朱丽萍
关键词:肺灌洗尘肺低氧血症
探讨在大容量肺灌洗中的呼吸模式选择
2018年
目的探讨压力控制(PC)和容量控制(VC)在肺灌洗术中双肺通气期间的合理选择。方法对150例煤工尘肺患者在灌洗结束后双肺通气时,分别采用PC通气及VC通气进行呼吸管理,并监测气道峰压(P_(PEAK))、平均气道压力(P_(MEAN))、动态顺应性(C_(dyn))、呼气阻力(ER)、呼吸功(WO BM)。结果容量控制(方波)[VC(SQ UAR E)]模式和容量控制(递减波)[VC(RAMP)]模式与PC模式比较P_(PEAK)、P_(MEAN)、ER、WOBM明显升高,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C_(dyn)明显降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VC(RAMP)模式与VC(SQUARE)模式比较P_(PEAK)、P_(MEAN)、C_(dyn)、ER、WOBM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C模式在双肺同期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双肺通气期间使用可降低气道压力,提高肺顺应性,减少呼吸机做功,有效减少机械通气造成的肺损伤,有较高应用价值。
李静肖新宇张洪文陈刚袁扬马国宣张树波
关键词:压力控制大容量肺灌洗
卡托普利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心功能影响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郑晓明冯绍儒洪江高明施继红郝冰陈刚
关键词: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心功能卡托普利动物实验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对尘肺病患者临床症状和脉冲振荡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研究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对尘肺病患者脉冲振荡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入选309例已明确诊断为尘肺病的患者,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于灌洗前、灌洗后1天和1周分别询问其症状,并行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结果 309例尘肺病患者在行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术后1天和术后1周与灌洗前相比咳嗽、咳痰人数明显增加(P<0.01),胸闷、呼吸困难人数明显减少(P<0.01);术后1天大气道、小气道阻力较术前明显增大(P<0.01);术后1周较术前比较大气道阻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短期内能改善胸闷、呼吸困难症状,降低大气道阻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陈伟伟王洪武徐应军李宝平陈刚刘建坤
关键词:尘肺病大容量全肺灌洗术脉冲振荡肺功能临床症状
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尘肺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评估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尘肺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12月经高千伏胸片确诊的109例尘肺病患者,其中矽肺52例,煤工尘肺57例,先后予以FeNO检查、肺功能检查。结果109例尘肺病患者中97%的患者测得的FeNO值在5~35ppb范围内,81%的尘肺病患者FeNO测量值分布范围在5~25ppb之间。矽肺组FeNO测量值显著高于煤工尘肺组,FeNO识别为矽肺的最佳FeNO值为20.7ppb,约登指数的最大值为0.304,此时的灵敏度为46.2%,特异度为84.2%。煤工尘肺及矽肺患者肺功能损伤程度与FeNO测量值之间没有差异。结论将FcNO检查应用于尘肺病的研究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发现。
陈伟伟王洪武徐应军陈刚李宝平周云芝李晶梁素娟
关键词:一氧化氮尘肺呼吸功能试验
尘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凋亡及其死亡信号调控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初步研究尘肺患者肺泡巨噬细胞(AM)的凋亡情况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受体(TNF-α/TNFR)信号通路对AM凋亡的调控作用,为尘肺病的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0例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肺泡灌洗回收液,分离纯化AM,将实验分为5组,即未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组、TNF-α/TNFR组、抗-TNF-α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蛋白(Caspase)-8抑制剂组。培养24h后,收获AM,分别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AM凋亡的情况。采用SAS8.2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2分析。结果光学显微镜、荧光共聚焦显微镜、透射电镜下均可见凋亡细胞染色质浓缩、边缘化、染色质分割成块状、核膜不完整和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SOD组、抗-TNF-α组、Caspase-8抑制剂组的AM凋亡指数均低于未处理组。结论尘肺患者AM存在一定程度的凋亡,表现为形态学的改变,凋亡程度与接尘性质有关,与尘肺期别、接尘工龄、脱尘年限无关。SOD复合酶、抗-TNF-α抗体、Caspase-8抑制剂可在信号通路的不同环节阻断信号转导,抑制AM凋亡的发生。
余艳琴姚三巧白玉萍张春民沈福海徐应军陈志远陈刚张志浩马国宣黄京慧车审言
关键词:尘肺肺泡巨噬细胞凋亡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