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银
- 作品数:100 被引量:226H指数:8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 目的:通过对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和中医证型的统计调查,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浆皮质醇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以期为抑郁症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更多客观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中横断面研究的方法,选取2016 年7 月至...
- 马端午陈卫银
- 参芎通脉颗粒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指标p53、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 目的:探讨参芎通脉颗粒预处理及治疗对局灶性脑缺血模型SD大鼠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线栓法阻断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肿瘤抑制基因p53、脂肪酸合成酶...
- 王佳恒陈卫银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P53
- 朝夕分补法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探析被引量:3
- 2015年
-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MD)是一组遗传性肌肉变形疾病,以缓慢进行性加重的对称性肌肉无力和萎缩为主要临床特征,常见类型包括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BMD)、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和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等,
- 余思陈卫银
- 关键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痿证
- 丹参酮ⅡA预处理诱导内源性神经保护及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
-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预处理诱导内源性神经保护作用及对局灶脑缺血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诱导内源性神经保护的可能机制。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采用TTC染色及免疫组化法,比较各组梗死体积和HSP...
- 陈卫银王会民刘福友孙承明黄梅朱观祥
- 关键词:丹参酮缺血预处理脑缺血神经保护
- 文献传递
- 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柴胡11-33份、丹参16.5-49.5份、郁金16.5-49.5份、栀子6-18份、酸枣仁22.5-67.5份、延胡索22.5-67.5...
- 刘福友陈卫银宋英唐熠
- 文献传递
- 视频眼震电图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随着当今社会技术的飞速进步,人口加速老龄化时代即将到来,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疾病的总体发病率已经越来越高,对其患者家庭的整体工作生活质量已带来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常为颅内周围性眩晕常见病原因之一,视频眼震电图扫描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病因的临床诊断等方面也显示的出它独特的影像学优势,该文试图对高分辨率视频眼震电图扫描仪用于该疾病诊断研究中取得的影像学应用技术进展等做一综述。
- 陈子叶陈卫银
-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视频眼震电图
- 唐以前对失眠的认识略述被引量:1
- 2016年
- 唐以前中医对失眠的理论有心热、胆冷、胃不和等,这些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分析唐以前失眠相关理论论述,有助于现代人对唐以前方药的理解。
- 王佳恒陈卫银
- 关键词:失眠胃不和
- 瘫痿胶囊对EAMG小鼠血清IL-4及TGF-β1的影响
- 目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模型,通过观察瘫痿胶囊对EAMG小鼠的临床症状、血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白细胞间介素4(IL-4)、转移趋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观察瘫痿...
- 刘福友金硕果周雨颗陈卫银
- 文献传递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西医治法探讨被引量:3
- 2015年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引起的、未伴发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IA是脑梗死的第一警钟,有资料显示,每年新发TIA患者约300万例,临床上未经治疗的TIA患者约有1/3进展为脑梗死,7d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可高达10%,1年内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约达50%。因此,早期干预TIA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及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意义重大。阿司匹林治疗TIA虽然效果显著,但仍不能减慢部分患者进展为脑卒中的进程。故本从中西医及两者结合的角度论述治疗TIA的途径,为治疗TIA提供新的思路。
- 段林陈卫银郭丽娟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补阳还五汤阿司匹林
- 重组葡激酶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心肌损伤的治疗作用
- 2006年
- [目的]研究重组葡激酶(r-Sak)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发展及心肌损伤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63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n=9),模型对照(B)组(n=27),r-Sak治疗(C)组(n=27)。SAP模型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方法建立。ELISA法测定6、12、18 h各时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CTn1)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术后6、121、8 h各时点心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活化情况,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胰腺及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大鼠从术后6 h开始出现CTn1、CK-MB升高,治疗组各时点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IL-6、TNF-α水平亦从术后6 h开始升高,其变化在时点上与CTn1、CK-MB的变化具有一致性,治疗组各时点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胰腺及心肌组织的出血坏死减轻,微血管血栓的形成减少。[结论]r-Sak能减轻SAP的病变程度和心肌损伤,可能具有治疗SAP及预防心肌损伤等并发症的作用,特异性溶栓剂的应用可能成为治疗SAP的新途径。
- 沙建平陈炫祝彼得邹全明张新胜陈卫银赵艳冯本华胡蓉陈永峰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溶栓剂葡激酶心肌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