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广

作品数:150 被引量:759H指数:16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1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6篇医药卫生
  • 19篇化学工程
  • 4篇生物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农业科学
  • 3篇理学

主题

  • 18篇盐酸
  • 18篇药物
  • 12篇色谱
  • 11篇包合
  • 10篇缓释
  • 9篇体外
  • 9篇相色谱
  • 9篇聚谷氨酸
  • 9篇包合物
  • 8篇氨酸
  • 7篇盐酸齐拉西酮
  • 7篇齐拉西酮
  • 7篇纳米粒
  • 7篇谷氨酸
  • 6篇色谱法
  • 6篇中药
  • 6篇微球
  • 6篇糊精
  • 5篇溶出度
  • 5篇明胶

机构

  • 128篇南京工业大学
  • 19篇中国药科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3篇江苏省药物研...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华东船舶工业...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南京化工大学
  • 1篇南京军区南京...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国家药典委员...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正大天晴药业...
  • 1篇药物研究所有...

作者

  • 137篇陈国广
  • 47篇韦萍
  • 43篇任丽莉
  • 35篇李学明
  • 16篇欧阳平凯
  • 11篇苗燕飞
  • 10篇王永禄
  • 7篇戈文兰
  • 7篇徐元龙
  • 6篇张钧寿
  • 6篇陈振华
  • 6篇张琪
  • 5篇相秉仁
  • 5篇陈锋
  • 5篇高盼
  • 4篇孙视
  • 4篇徐虹
  • 4篇顾立
  • 4篇蔺胜照
  • 4篇王欣

传媒

  • 17篇华西药学杂志
  • 14篇南京工业大学...
  • 11篇中国药科大学...
  • 7篇中国医药工业...
  • 5篇时珍国医国药
  • 5篇中国药房
  • 4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国现代应用...
  • 3篇江苏药学与临...
  • 3篇生物加工过程
  • 2篇药学进展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精细化工
  • 2篇药学教育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氨基酸和生物...
  • 1篇种子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14篇2007
  • 23篇2006
  • 9篇2005
  • 5篇2004
1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盐酸齐拉西酮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其溶出度测定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制备盐酸齐拉西酮固体分散体,提高其在体外溶出度。方法:以PEG6000为载体,采用溶剂法制备固体分散体,并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和粉末X射线衍射法鉴别药物在固体分散体中的存在状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固体分散体、物理混合物和市售胶囊的体外溶出度。结果:盐酸齐拉西酮固体分散体的体外溶出度与市售胶囊和物理混合物相比得到显著的提高。药物在分散体中以无定型状态存在。结论:以PEG6000为载体的盐酸齐拉西酮固体分散体提高了其在体外的溶出度。
苗燕飞陈国广任丽莉
关键词:盐酸齐拉西酮固体分散体溶出度
利培酮经皮给药系统的研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研究利培酮的经皮渗透性并优化其贴剂处方。方法比较几种促渗剂的促渗作用,筛选出良好的透皮促渗剂,通过正交设计得到最优的处方组成,并评价贴剂的性能。结果 10%油酸相对于其他促渗剂有更好的促渗效果,最佳处方中癸二酸二丁酯的含量为25%、丁二酸为6%、载药量为6%,所制备的利培酮透皮贴剂的体外透皮速率为28.252μg·cm-2.h-1,且各项性能良好。结论所得处方中各因素的组合有利于利培酮的经皮吸收。
齐鹏任丽莉陈国广程晓丹
关键词:透皮促渗剂正交试验
抛锚式教学理论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5年
对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抛锚式教学理论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介绍了抛锚式教学在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实践过程、教学经验和所取得的教学成果。
王永禄陈国广李学明任丽莉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药剂学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改革教学理论药剂学教学成果
转铁蛋白修饰的阿霉素隐形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细胞试验
目的:研究用转铁蛋白(Tf)修饰阿霉素隐形脂质体(SL),以增加抗癌药物在肿瘤部位积蓄的同时,增加抗癌药物向肿瘤细胞内的传递。方法:将 Tf 通过膜材 DSPE-PEG-COOH 上的活性羧基末端与脂质体连接制备 Tf ...
丁丽燕李学明顾立周维娜陈国广
关键词:转铁蛋白隐形脂质体阿霉素药物传递
文献传递
黄芪甲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建立了固相萃取-HPLC-MS测定大鼠血浆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并对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组织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以1,2,4 mg/kg的剂量对大鼠静脉给药,给药后2,10,20,30,60 min和1.5,2,3,4,6,8 h采集血样,同时以2 mg/kg的剂量对大鼠静脉给药,给药后20,60,240 min采集各组织,测定血浆样品和组织样品中的黄芪甲苷浓度。血药浓度-时间曲线按二室模型拟合最佳,t1/2(α)分别为12.36,7.05,15.98 min,t1/2(β)分别为69.14,73.28,95.24 min,AUC分别为277.36,415.36,623.15μg.min/mL,AUC与剂量的线性方程为y=113.64x+173.47(r=0.997),表明黄芪甲苷在大鼠体内呈线性消除。组织分布研究表明黄芪甲苷在体内分布较广。
陈宁张琪杜宇陈国广朱玲玲
关键词:黄芪甲苷固相萃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药代动力学
小麦α-淀粉酶抑制剂减肥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研究小麦中α-淀粉酶抑制剂对肥胖症大鼠的影响。将肥胖大鼠随机分为以下5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曲美3 mg/kg),α-淀粉酶抑制剂45,15,5 mg/kg 3个剂量组。其中阳性药对照组和AI组从造模当天起每天ig给药一次,模型空白组则ig同体积的生理盐水,连续灌胃4周,动态检测质量、体长。在实验结束时,各给药组与模型组相比较,Lee指数和脂肪湿重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高剂量组变化明显,与曲美组比较效果相当。高、中剂量的α-淀粉酶抑制剂能有效地减少营养性肥胖大鼠的质量和体内脂肪,且AI的减肥效应与其剂量呈正相关性。
吴永宏陈宁张琪陈国广
关键词:Α-淀粉酶抑制剂减肥
15-氟尿嘧啶纳米粒的制备及其在大鼠的药物动力学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乳酸-乙醇酸共聚物(PLGA)制备氟尿嘧啶(FU)纳米粒,并对纳米粒的形态特征和体内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结合高压均质法制备5-FU-PLGA纳米粒。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
李学明徐元龙陈国广韦萍
关键词:5-氟尿嘧啶纳米粒药物动力学
文献传递
“一锅法”合成4-二甲氨基吡啶
2006年
以4-氰基吡啶、2-乙烯基吡啶和二甲胺为主要原料,一锅法合成了4-二甲氨基吡啶。得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物配料比m(4-氰基吡啶)/m(2-乙烯基吡啶)=1.5,使用w(NaOH)=40%的水溶液回流2 h裂解中间体,反应产率达87.4%。目标化合物通过IR、1HNMR及MS确认。
陈国广赵欣张大永
关键词:4-二甲氨基吡啶2-乙烯基吡啶一锅法
大蒜素肠溶微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以肠溶材料聚丙烯酸树脂Ⅱ为囊材制备大蒜素微囊。方法采用单凝聚法制备大蒜素肠溶微囊并研究其粒径、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等性质。结果经优化制得的大蒜素肠溶微囊为类圆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52.2μm,平均载药量28.97%,包封率80.74%,体外释放符合肠溶制剂的标准,对大鼠的胃黏膜几乎无刺激。在4.5×103lx照射,60℃高温及相对湿度90%条件下放置10 d,微囊的粒径分布和剩余药量无显著变化。结论制备工艺简单,所制得的大蒜素微囊具有肠溶特性。
陈国广张东旭唐俊王永禄李学明韦萍
关键词:大蒜素微囊肠溶体外释放
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在新型药物传输系统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3年
聚谷氨酸是生物可降解的高分子材料,作为新型药物载体具有广泛的用途。综述了聚谷氨酸及其衍生物在改善药物的水溶性、降低毒性、控制药物释放以及提高药物靶向性等方面的研究,为药物新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陈国广陈茂伟韦萍徐虹欧阳平凯张钧寿
关键词:聚谷氨酸药物传输系统靶向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