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超
- 作品数:38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创新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建设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 一种用于航空相机的调焦驱动机构
- 本发明的用于航空相机的调焦驱动机构涉及驱动机构,包括蜗杆组件、蜗轮组件和驱动组件,蜗杆组件固定在蜗轮组件上,蜗杆组件中的蜗杆与蜗轮组件中的蜗轮啮合,驱动组件通过转接板与蜗杆组件相连,驱动组件中的主动齿轮与蜗杆组件中的从动...
- 董斌田海英聂晶许永森陈志超
- 文献传递
- 基于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的航空相机检焦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的航空相机检焦装置及方法,能够在不引入额外的测量元件的前提下,实现光学系统全孔径范围内的焦面检测,且对夏克‑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和扫描镜的控制精度要求不高,特别适合航空成像环...
- 刘学吉张洪文于春风陈志超远国勤
- 文献传递
- 基于TMS320F2812的航空相机自动调焦系统
- 2018年
- 为了保证航空相机成像清晰,需要进行自动调焦。本文采用TMS320F2812作为主控芯片,自动调焦系统包括位置反馈编码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驱动电路、温度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等模块。经分析,系统的最大理论误差为0.017mm,实测系统的误差为0.015mm,满足了相机对自动调焦系统的指标要求。
- 李保霖方新陈志超
- 关键词:自动调焦DSPTMS320F2812航空相机
- 航空相机的自准直自动检焦方法研究被引量:21
- 2008年
- 针对航空照相在高空中会由于温度、气压等环境参数的变化引起光学系统离焦的现象,设计了一种利用自准直原理实现自动检焦的结构。分析了光栅常数与反射镜摆扫速率、接收元件响应时间的关系,研究了光栅的刻线方向在焦平面上的摆放位置和不同光源参数对检焦精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自动检焦的焦平面位置与实验室光学标定的焦平面位置的偏差<1/3半焦深,满足使用要求,并在动态飞行试验中获得了良好的图像。该方法可推广于带有扫描反射镜的航空相机的检焦设计与研究中。
- 史磊金光田海英陈志超
- 关键词:航空相机自准直自动检焦
- 全景式航空相机的扫描角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全景式航空相机成像时,需要合理确定扫描起始角和扫描角以便覆盖指定目标、增大覆盖区域,同时满足重叠率要求。研究了扫描角、扫描起始角和目标倾斜角之间的关系以及扫描角的计算方法。提出正好满足图像重叠率要求的扫描角的理论计算方法,由于该方法计算困难,难以用于工程。因此,又提出了一种根据目标倾斜角计算扫描起始角和扫描角的算法,并分别给出了目标倾斜角与扫描起始角和扫描角之间的关系图。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确定的扫描起始角和扫描角能使所成图像满足重叠率的要求;给定目标大多处于条带覆盖区域的中间;覆盖区域也尽可能宽。算法计算简单,适合在实际工程设计中使用。
- 周刚翟林培王德江匡海鹏陈志超
- 一种航空相机的检焦装置以及检焦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相机的检焦装置和检焦方法。该航空相机的检焦装置包括:电控箱,CCD传感器,第一光敏元件,第二光敏元件,分光棱镜,扫描反射镜,调焦反射镜,相机的光学系统,光栅以及光源。所述电控箱包括相机控制器,调焦控制...
- 匡海鹏陈志超修吉宏李清军刘明
- 航空相机检调焦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相机检调焦装置,该装置三个发射方光栅和三个接收方光栅分别位于像面上方、像面上和像面下方;恒定光源发出的光线通过散射镜照明三个发射方光栅的一侧,经相机光学系统反射到相应的接收方光栅附近;三个光电器件分别接...
- 陈志超匡海鹏史磊张雪菲张景国刘明
- 文献传递
- 基于线性拟合方式的航空遥感器实时匀速斜距调焦方法和装置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线性拟合方式的航空遥感器实时匀速斜距调焦方法和装置。长焦距斜视航空遥感器成像时扫描角度范围一般小于20度,且其对地扫描速度ω为恒速,因此在扫描角度范围内,其斜距离焦量中的正弦和余弦表达式可拟合为线性函数...
- 修吉宏黄浦李军陈志超李友一
- 文献传递
- 速高比误差对航空相机图像分辨率影响的研究
- 2014年
- 航空相机的图像分辨率是关键的指标,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意义。本文讨论了速高比(飞行速度、飞行高度比值)的误差对图像分辨率的影响。通过对速高比误差对图像分辨率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不同速高比误差的情况下,图像分辨率的对应情况。计算结果表明,速高比误差的增大会显著降低图像分辨率,导致成像质量下降。
- 陈志超
- 关键词:航空相机图像分辨率
- 一种航空相机故障检测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相机故障检测系统及方法,利用两层交换机实现每个待检测设备与故障检测控制器之间的一对多以太网通信,各待检测设备可以太网通信的方式将设备数据传输到故障检测控制器中,并由故障检测控制器进行故障判断、故障文件...
- 华楠杨永明陈志超王元超刘禹叶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