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亮
- 作品数:6 被引量:8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福田区公益性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64层螺旋CT智能触发技术优化肝脏双动脉期扫描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比剂追踪智能触发技术(ABT)在肝脏双动脉期扫描中的技术优化。方法将200例接受64层螺旋CT肝脏平扫加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各50例;其中三组患者采用ABT技术启动动脉早期扫描,触发监测点设为腹腔干层面的降主动脉,CT触发阀值分别采用110、140、170HU,触发后延时5s开始动脉早期扫描,延时20s开始动脉晚期扫描;另一组患者动脉早期扫描用固定延时(注射对比剂后)20s,动脉晚期延时35s。测量肝实质的强化CT值及腹腔干层面的降主动脉、肝固有动脉的CT值作为评判动脉早期成像质量的指标。结果ABT三组中,140HU触发组符合优化的动脉早期成像(43/50,86.00%)高于110HU触发组(35/50,70.00%)及170HU触发组(32/50,64.00%);固定延时扫描组符合率最低(28/50,56.00%),四组之间优化的动脉早期成像的符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触发阀值为140HU时,64层螺旋CT肝脏智能触发增强扫描技术可获取最佳双动脉期增强效果。
- 丁建林易旦冰陈耀强陈晓亮
- 关键词:对比剂
- 64层CT及MRI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多层CT及MRI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DR检查阴性而64层CT或MRI诊断骨折的51例外伤患者的多层CT及MRI表现。51例均行64层CT检查,28例同时行MRI检查。结果:64层CT显示骨皮质/骨小梁中断47例(47/51)。22例(22/28)MRT1WI见骨皮质下或松质骨内不规则线状、条状低信号带,T2WI对应于T1WI低信号带仍可见形态相似的低信号;28例(28/28)MRT2WI对应于T1WI低信号带或64层CT显示的骨折线周围均见片状高信号水肿;6例(6/28)MRT1WI未见低信号带,64层CT显示骨皮质中断;4例(4/28)MRT1WI见松质骨内低信号带,64层CT检查未明确骨折线。结论:多层CT显示骨皮质细微骨折优于MRI,可作为隐匿性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MRI对部分多层CT显示不明确的松质骨骨折的诊断有帮助。
- 丁建林易旦冰陈晓亮梁立华陈耀强
- 关键词:隐匿性骨折CTMRI
- 低剂量64层螺旋CT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中的临床应用
- 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表明,与X线平片比较,CT能早期地反映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的病变,多层螺旋CT各向同性的扫描以及多平面重建能真实而准确地反映骶髂关节病变的细节,是AS早期诊断的主要影像手段。AS好发青少年而且检查...
- 丁建林梁立华陈耀强陈晓亮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