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楠

作品数:140 被引量:867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23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10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5篇天文地球
  • 7篇经济管理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政治法律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8篇盆地
  • 16篇水采
  • 16篇排水采气
  • 16篇采气
  • 15篇油田
  • 12篇压裂
  • 12篇油气
  • 12篇气井
  • 10篇低渗
  • 10篇油藏
  • 9篇地层
  • 9篇环空
  • 9篇储层
  • 7篇低渗透
  • 7篇定常
  • 7篇偏心环
  • 7篇偏心环空
  • 7篇气藏
  • 7篇流体
  • 7篇非定常

机构

  • 74篇中国石油天然...
  • 32篇西南石油大学
  • 19篇东北石油大学
  • 13篇中国石化
  • 9篇中国石油
  • 8篇成都理工大学
  • 7篇西北大学
  • 7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青海...
  • 1篇川庆钻探工程...

作者

  • 138篇李楠
  • 17篇罗志锋
  • 16篇李年银
  • 16篇刘平礼
  • 16篇赵立强
  • 13篇曹光强
  • 12篇周长林
  • 11篇任登峰
  • 10篇刘举
  • 7篇丁超
  • 7篇贾敏
  • 7篇李隽
  • 6篇汪周华
  • 6篇田敏
  • 6篇李岩
  • 5篇郭平
  • 5篇王云
  • 4篇陈红汉
  • 4篇崔海清
  • 4篇屠志慧

传媒

  • 7篇大庆石油学院...
  • 6篇天然气工业
  • 5篇天然气勘探与...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岩性油气藏
  • 3篇石油工业技术...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内蒙古石油化...
  • 3篇中国石油和化...
  • 2篇石油学报
  • 2篇科技导报
  • 2篇石油实验地质
  • 2篇钻采工艺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地质科技情报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石油化工应用

年份

  • 7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8篇2020
  • 12篇2019
  • 8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15篇2013
  • 9篇2012
  • 8篇2011
  • 7篇2010
  • 6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1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水井在线酸化模拟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缝洞型油藏注水井在线酸化模拟装置,包括液罐、平流泵、注入中间容器、岩心夹持器和回压中间容器,液罐与平流泵入口连接,平流泵出口与注入中间容器一端连接,注入中间容器另一端与岩心夹持器入口端连接,回压中间容器一...
罗志锋张楠林赵立强刘平礼李年银杨向同刘洪涛袁学芳李楠任登峰耿宇迪赵兵
文献传递
低渗灰岩油藏气水均衡驱替主控参数合理界限及开发效果评价
2024年
为制定中东低渗生屑灰岩油藏注气注水均衡驱替合理开发技术政策,设计开发因素正交试验模拟,运用组分模型数模技术,并通过二元次模型创建开发主控参数正交图版,明确气水协同注入均衡驱替的主控参数界限;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数模预测的开发动态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定量表征油井生产差异性,评价开发效果,指导矿场先导试验区优选。结果表明:注气注水开发主控参数对采出程度的影响由大到小排序为注气速度、注入时机、采油速度、井距、注水速度;实现油气油水前缘均衡驱替的合理采油速度为2.0%,注气速度为(34~45)×10^(4)m^(3)/d,注水速度为240~320 m^(3)/d,注采井距700 m,地层压力保持原始地层压力水平85%;指导优选开发等级区,实施注水注气矿场先导试验,取得较好试验效果。
刘辉李楠汪周华彭树岱杨思玉朱光亚吕洲王鼐
关键词:低渗
聚合物驱油机理及增效新措施被引量:10
2010年
随着聚合物驱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在现场取得的良好驱油效果,未来一段时间内聚合物驱将仍是提高采收率的主导技术。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数据,综述了聚合物驱油机理、影响聚合物驱效果的因素及改善聚合物驱油效果的新措施。通过这些问题的研究,明确了聚合物驱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田敏李楠
关键词:聚合物驱驱油机理
油气藏保护研究
2010年
本文针对我国主要类型油气藏的钻井完井损害特点,总结了保护油气藏的原则,分析了保护油气层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现有钻井完井技术保护油气层途径和今后需解决问题的思路。
李楠田敏庞玉池
关键词:油气藏水敏配伍渗透率
NPU300型膜分离制氮设备高温故障分析及排除被引量:1
2013年
文章主要介绍了NPU300型膜分离制氮设备高温故障的原因、采取的解决措施以及取得的效果。
李楠沈贵祥刘建生
关键词:高温散热效率
提升管内轴向压力梯度和径向固含率的研究
在自行设计的透明提升管冷模装置上,安装了自制测压探头,以不同含水量、不同平均粒径的催化剂作为固体物料,以空气作为流化介质,研究了固体颗粒在提升管内的流动情况。实验考察了管内线速Ug、催化剂循环量Gs、颗粒粒径dp、催化剂...
李楠
关键词:提升管压力梯度固含率气固两相流动
文献传递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前陆大气区基本特征及勘探有利区被引量:24
2012年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勘探在前陆盆地及岩性油气藏理论指导下,进展显著,先后寻找到广安、合川、安岳等大型岩性气藏,表明具备在前陆背景下形成大气区的条件。为此,在原型盆地恢复的基础上,综合研究须家河组的成藏背景、成藏地质条件、油气富集特征及油气藏类型分布等要素,分析了须家河组前陆大气区的基本特征、气区边界条件及空间分布特征、成藏标志及资源标志。结论指出:须家河组前陆大气区资源潜力大,勘探目的层除须二、四、六段的砂岩外,须一、三、五段在盆地局部地区也具勘探前景,具有多层段含气、近源聚集、多种气藏类型并存的特征,勘探应以寻找岩性气藏为主。同时还认为,四川前陆盆地在前陆隆起带天然气勘探已取得重要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前陆斜坡带是近期的重要勘探领域,前陆坳陷区是今后的重点勘探区。
李国辉李楠谢继容杨家静唐大海
关键词:四川盆地晚三叠世前陆盆地
涂敷砂快速固化剂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井下固砂助剂领域的涂敷砂快速固化剂。其技术方案是:在反应器中按下列重量百分比加入木糖醇酸脂30%-35%、乙醛15%-19%、对甲苯磺酸10%-14%、乙二胺10%-15%和丙醇缩水甘油醚20%-25%...
史宝光高成元李楠许浩伟张岩孙理达占程程宋岱锋
文献传递
基于泡沫携液实验的压降携液量CFD数值模拟
2023年
为了研究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泡沫排水采气的可行性及在实际井筒中的流动规律,通过分析直井在不同质量分数泡排剂的流型、压降和携液量,得到最优泡排剂质量分数,基于室内实验模型建立相同的CFD物理模型,并对多相流模型(Eulerian模型、VOF模型和Mixture模型)和紊流模型(Reynolds Stress、k-ε和k-ω模型)进行优选得到最适合泡沫排水采气的数学模型,最后在实际井筒温度压力条件下进行CFD模拟得到流型压降携液量规律。结果表明:泡排剂质量分数为0.3%时携液效果最好;优选得到的最优CFD数学模型为“VOF+k-ω”,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压降、携液量误差均在10%以内;在实际井筒条件下,随着温度和压力增至40℃和15 MPa,液、气量分别低于0.2 m^(3)/h、30 m^(3)/h时,流型转为弹状流,压降增加1.8倍,携液量减少0.72倍,泡排效果减弱。该计算方法计算简单、准确性高,可以为泡沫排水采气工艺技术的高效实施和方案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汪国威曹光强李楠廖锐全
关键词:直井流型压降排液量CFD数值模拟
一种新型纳米高效固体消泡剂被引量:4
2020年
泡沫排水采气固体消泡剂存在结构松散、效果较差、成本高等缺点,严重制约其大规模推广应用。通过优选二甲基硅油做主剂,利用它的消泡活性高、无生理毒性、制备过程中转化率高等特点,充分提升消泡剂基础体系性能,并大幅降低成本;同时,新合成了一种疏水型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做增效剂,并按一定比例与主剂复配,形成了消泡剂的有效成分,借助疏水型纳米颗粒的针尖和渗透作用,充分发挥二者的协同作用,可减小消泡过程中建立油桥的阻力,大幅提高有效成分的消泡能力;然后,优选出一种对消泡剂有效成分性能无伤害且成型效果好、低成本的固化剂,采用熔融的方式与有效成分充分融合并冷却成型,最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纳米高效固体消泡剂。实验对比测试结果和气田178口井实际应用表明,该新型纳米高效固体消泡剂较常规固体消泡剂的消泡、抑泡能力分别提升9.1倍和13.7倍,有效时间增加14.2%、日消耗量降低13.95%、综合成本降低63.12%,效果非常显著。
曹光强田伟田伟李楠武俊文贾友亮武俊文
关键词:气井排水采气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