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芬
- 作品数:7 被引量:90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太行山南段油松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9
- 2015年
- 油松是太行山区重要的植树造林树种。本文以太行山南段为研究区域,采用随机取样法对武乡、黎城、襄垣、平顺、壶关、屯留6个地区油松的物种多样性与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6个地区油松群落中共有种子植物34科70属81种,包含乔木4科4属5种、灌木7科12属15种、草本23科54属61种;(2)太行山南段油松群落种子植物属的区系成分类型多样,以温带成分占绝对优势;(3)武乡、黎城、襄垣、平顺、壶关5个地区油松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表现出较为一致的变化趋势,即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屯留的不同功能群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4)6个地区油松群落多样性从高到低依次为平顺>黎城>襄垣>武乡>屯留>壶关;(5)油松群落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水平受群落演替进程、地理环境、人为干扰等诸多因子的协同作用。
- 郭华张桂萍铁军李燕芬
- 关键词:油松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太行山南段
-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优势树种生态位特征被引量:20
- 2015年
- 采用Shannon生态位宽度指数和Levins生态位重叠指数计算法,分析了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森林22个主要优势树种(包括12种乔木和10种灌木)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乔木层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为鹅耳枥(3.477),其次为千金榆(3.340)、野核桃(3.194)和蒙古栎(3.123),最低为榆树(1.039);在灌木层中连翘的生态位宽度(3.491)最大,三裂绣线菊(3.017)、珍珠梅(1.938)、胡颓子(1.759)和葱皮忍冬(1.593)次之,大花溲疏(1.131)最低,说明它们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在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2)22个优势种的生态位普遍产生重叠,但重叠程度均较小,优势种生态位相似性为0.10~0.30,表明历山猕猴栖息地优势种间竞争并不激烈;(3)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宽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绝对的正相关,这可能是由物种所处生境的异质性决定的。
- 铁军李燕芬金山陈艳彬张桂萍茹文明
- 关键词:优势种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猕猴
-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被引量:12
- 2015年
- 在对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森林群落进行数量分类的基础上,运用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方法对该地区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森林群落各层片之间的物种多样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栖息地森林12个群丛的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能够较好地反映各群落多样性变化规律。(2)栖息地森林群落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R)与Shannon多样性指数(H)、Hill多样性指数(N1和N2)、Alatalo均匀度指数(E)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Simpson多样性指数(λ)与H的变化呈相反趋势。(3)栖息地森林群落内乔、灌和草3层的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表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各层片的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总体上呈现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但各片层的均匀度指数存在差异,其中灌木层的均匀度指数差异较大,而乔木层和草本层均匀度在各群落间差异较小。
- 铁军李燕芬王霞白凤麟崔方天金山
- 关键词:物种多样性森林群落猕猴栖息地
-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猕猴栖息地植物多样性及食源植物研究
- 猕猴(Macaca mulatta)作为国家Ⅱ级野生保护动物,是我国特有的珍稀物种。目前分布于我国河南、青海、西南、华南、陕西、长江流域等地,在山西省分布于南部的陵川县、沁水县、垣曲县和阳城县,在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李燕芬
-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营养成分
- 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山西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资源提供依据,本文利用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25个优势种,300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DCA排序法对优势种进行了生态种组划分。结果表明:负关联的种对数大于正关联的种对数,说明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较弱,群落的成熟程度较低,群落结构稳定性较差,仍处于群落演替的初期或中期阶段;在南方红豆杉群落25个优势种300个种对中,大多数种对的关联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这可能与生境异质性、物种间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需求有关;根据南方红豆杉群落中25个优势种群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辅助以DCA排序,可将它们划分为3个生态种组。
- 王霞铁军李燕芬刘泽宇
-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优势种种间关联生态种组
- 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树生地衣群落物种多样性被引量:3
- 2016年
- 在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内选择17个样地,以树生地衣盖度为指标,应用TWINSPAN方法对样地内树生地衣群落进行数量分类,确定地衣群丛的类型;计算和分析了样地内各地衣群落的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1)鉴定出树生地衣52种,隶属12科21属,这些树生地衣群丛可以分为8种类型:群丛I:波曲哑铃孢+硫黄袋衣群丛,群丛II:中国树花+栎缘毛衣群丛,群丛III:硫黄袋衣+针芽肺衣群丛,群丛IV:掌状绵腹衣+针芽肺衣+皱梅衣群丛,群丛V:杯树花日本变种+皱梅衣群丛,群丛VI:皱梅衣+亚洲藓发群丛,群丛VII:橄榄斑叶+拟橄榄斑叶群丛,群丛VIII:黄袋衣+粉缘斑叶群丛。(2)群丛间相似性指数最高的为群丛Ⅰ与群丛Ⅲ(0.321),其次为群丛Ⅲ与群丛Ⅳ(0.305),最低的为群丛Ⅱ与群丛Ⅷ、群丛Ⅳ与群丛Ⅷ,均为0.000;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的为群丛Ⅲ(2.062),其次为群丛Ⅴ(2.047),最低的为群丛Ⅱ(0.721);均匀度指数最高的为群丛Ⅰ(0.809),其次为群丛Ⅴ(0.802),最低的为群丛Ⅱ(0.301)。(3)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树生地衣群落物种多样性主要受湿度、温度、光照和海拔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 铁军李燕芬王传华
- 关键词:群落多样性川金丝猴栖息地
- 山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油松林生态位特征被引量:33
- 2014年
-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及生态位相似性指数,对山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油松林群落8种乔木、12种灌木和10种草本的种群生态位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乔木树种中油松(1.673)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其次为华山松(0.737)和侧柏(0.570);灌木树种中荆条(1.150)和黄刺玫(1.020)的生态位宽度值较大;而草本层生态位宽度最大的是苔草(1.520)和华北米蒿(1.200)。乔木、灌木和草本层各种群间均有不同程度的重叠,重叠指数依乔木、灌木、草本层逐渐增大。在乔木层中有2对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值>0.5,占总数的7.14%;灌木层中有9对物种的重叠值>0.5,占总数的13.64%;草本层中重叠值>0.5的物种对有7对,占总数的15.56%。总体上表现为生态位宽度大的物种,对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与其他物种间的生态位相似性较高,生态位重叠较大。
- 李燕芬铁军张桂萍郭华
- 关键词:油松林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