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16 被引量:140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霍英东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医院整体搬迁中ICU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在医院整体搬迁中ICU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有效管理,为临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提供依据及方法参考。方法对医院综合ICU 12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情况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①运用合理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②根据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指引,制定应急预案;③新旧病区转运管理。结果 12例ICU危重症患者得到安全、快速、有序的转运,转运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未出现病情变化或加重,正常的治疗护理未受影响,患者家属正常探视时间未受到影响。结论医院领导及护理部高度重视,科室详细计划,规范转运工作流程,充分做好患者转运前期准备,充足的物品准备,每个转运单元相当于一个移动ICU的配备,中期严密监护和后期严格交接查对,医护患密切配合,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情况,全员参与安全管理,使转运工作顺利完成。因此,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及方法,优化转运流程,树立以"病人安全为中心"的观念,是确保ICU危重患者安全转运的关键。
- 李静
- 关键词:ICU患者院内转运
- ICU护士核心能力N1级培训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效果评价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探讨适合ICU低年资护士N1级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为低年资护士ICU培训方案的制定依据及方法参考。方法评估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确定岗位职级,制定并实施层级护士培训手册,通过一对一带教、集中授课、现场观摩、操作示范及教学查房等方式,进行核心能力培训。培训结束后评价包括培训完成情况、理论及操作考核、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工作绩效。结果有116名护士完成预定的培训计划,通过率为97.48%,其中20人完成N1-2阶段临床学习、13人完成N1-3阶段临床学习。N1-2和N1-3阶段临床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护理绩效评分与N2层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专业核心能力N1级培训制度有利于提高低年资护士核心能力及保证护理质量。
- 陈洁雅李静李平东
- 关键词:ICU层级培训
- CRRT技术规范培训方案在ICU中的护理实践
- 目的 制定CRRT技术规范化技术培训的方案;方法 成立CRRT技术培训组,制定CRRT培训课程、液体管理表、操作指引及准入管理制度,对准入后的ICU护士临床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ICU护士对CRRT的掌握率由培训前5%...
- 李静
- 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的集束治疗
- 虽然抗菌治疗进展明显,但肺炎病死率并未显著下降。最新医院获得性肺炎和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业己指导临床医生。严重感染集束治疗分6h和24h两部分,6h内主要措施是针对病原体和组织灌注,而24h者则包括小剂量类固醉、血糖控...
- 郭琦江梅徐永昊肖正伦钟南山黎毅敏农凌波徐远达何国清何为群陈思蓓刘晓青李静
- 关键词: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集束治疗抗菌治疗组织灌注保护性肺通气
- 文献传递
- 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的集束治疗被引量:44
- 2009年
- 目的探讨国内严重感染集束治疗的疗效。方法在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选用43例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14个月(2006年1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前瞻性观察研究。患者入进标准参照2001年国际脓毒症会议。分教育、试验和运作3个连续阶段实施6h严重感染集束治疗和24h严重感染集束治疗。历史对照期内(2004年1月1日至2006年10月31日)合格患者归入对照组。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70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照组和集束治疗组间的基础特征差异基本上无统计学意义。2)血清乳酸测定率、休克亚组液体复苏率及6h内所输入液体量、血糖控制,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0.024,0.009,0.045和0.000)。3)72h时,集束治疗组呼吸频率和氧合指数,与对照组相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0.033和0.041);集束治疗组中休克亚组急性生理和慢性疾病评分(APACHE)Ⅱ分值和预计死亡率的下降值,与对照组中休克亚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是0.017和0.040)。4)与对照组比较,集束治疗组病死率绝对值下降23.30%(P=0.019)。结论严重感染集束治疗能显著降低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死率。
- 郭琦黎毅敏农凌波徐远达何国清何为群陈思蓓刘晓青李静江梅徐永昊肖正伦钟南山
- 关键词:重症肺炎感染性休克集束治疗病死率
-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技术规范化培训在ICU的实施效果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制定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规范化培训方案。方法成立CRRT技术培训组,制定CRRT培训课程、液体管理表、操作指引及准入管理制度,对准入后的ICU护士的临床实践情况进行分析。结果ICU护士对CRRT的掌握率由培讨”前的5%提升至培训后的40%,期间累计完成301例患者的临床救治工作,每年CRRT治疗人数逐步增加,2007—2011年分别为31,35,37,46,64例,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至94.2%,期间未发生由CRRT治疗引起的差错或事故,未发生因CRRT治疗造成的护理纠纷投诉。结论CRRT技术的规范化培训及管理方案的制定确保了临床护理质量及患者的医疗安全。
- 李静李平东宫玉翠
- 关键词:在职培训ICU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房的消毒隔离被引量:1
- 2003年
- 李红娟潘瑶李静
-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消毒隔离护理
- 2例复发性多软骨炎患者的护理
- 2001年
- 潘瑶吴晓冰李静
- 关键词:复发性多软骨炎护理
- 严重感染集束治疗的依从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9年
- 目的评价三级医院严重感染集束治疗的依从性,为推广指南积累相关数据。方法在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选择2006年1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43例重症肺炎及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前瞻性观察研究(集束治疗组),分教育、试验和运作3个阶段实施6h严重感染集束治疗和24h严重感染集束治疗。选择2004年1月1日2006年10月31日在院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历史对照组。结果①6h集束治疗中:血清乳酸测定率为20.9%(9/43);抗生素治疗前获取血培养的实施率为7.0%(3/43);100.0%(43/43)能在1h内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44.2%(19/43)输入20ml/kg的晶体液或等量胶体液(20%白蛋白1.1ml/kg或6%羟乙基淀粉4.8ml/kg),6h内输入液体量(折算为6%羟乙基淀粉剂量)为(603.95±176.19)ml;94.7%(18/19)应用血管收缩剂;7.0%(3/43)使用正性肌力药多巴酚丁胺和(或)输浓缩红细胞。②24h集束治疗中:小剂量类固醇使用率为31.6%(6/19);34.9%(15/43)的患者血糖控制在8.3mmol/L以内;吸气末平台压〈30cmH2O(1cmH2O=0.098kPa,潮气量为6ml/kg)的机械通气患者占97.6%(40/41)。③6h和24h严重感染集束治疗的依从性分别是0和21.4%,整体依从性为0。④与对照组比较,集束治疗组病死率绝对值下降了23.3%(18.6%比41.9%,P=0.019)。结论目前本院严重感染集束治疗仅能达到部分依从。提示国内推广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管理指南依然任重道远。
- 郭琦黎毅敏农凌波徐远达何国清何为群陈思蓓刘晓青李静江梅徐永昊肖正伦
- 关键词:集束治疗依从性
- 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被引量:31
- 2001年
- 潘瑶钟丽强李静
- 关键词:气管插管意外拔管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