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伟
- 作品数:87 被引量:32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更多>>
- 从数据开放到数据动员:数据原复力的价值进阶
- 2023年
- [目的/意义]重新思考数据结构的认知与维度,从数据孪生视角审视数据存在物的价值关涉,持续推动数据可持续性发展与利用,探索数据关系与研究工具性互惠价值影响对于开放科学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方法/过程]解释数字化背景下的数据生产与消费过程,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整体论和社会建构论的视角审视数据结构,探讨从数据开放到数据动员的理论预期与数据行动者到数据行动单元的价值进化。[结果/结论]开放科学体系的建构在数据动员的数据原复力驱动下会自然涌现。数据开放是前提,数据动员是趋势,从数据开放到数据动员的渐进性决定了科学研究发展维度的超越性,创造和丰富数据的行动化和价值化决定了从数据开放到数据动员的价值进阶。数据动员拥有持续性、裂变性和自发性。数据动员的纵合程度决定了数据可持续性发展和利用的价值取向。
- 姚伟周鹏王铮于会伶庞征
- 基于质性研究的天津市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模式
- 为了研究天津市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模式,首先收集了国内相关政策。采用Rost Aanlysis Tool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然后,针对相关政策进行了词频分析和词汇云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Nvivo11针对政策内容进行了质性研究...
- 姚伟孙斌韩佳杉
-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激励
- 文献传递
- 融入精益六西格玛的企业物流系统被引量:5
- 2014年
- 精益六西格玛与企业物流系统融合,可以在塑造竞争优势、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完善质量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在实践中,通过分析企业物流系统的影响因素,确定企业实行精益六西格玛第三方物流的条件,在信息共享、监管方法、业务操作、管理团队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建立物流系统协调结构和信息结构,满足企业物流在速度、准确度、规范度等方面的要求。
- 姚伟刘建准
- 关键词:物流系统精益六西格玛物流管理供应链
- 基于人因工程的竞争情报分析空间模型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从人因工程的视角探讨了竞争情报分析空间模型,并以系统观点为导向,把人员、技术、任务以及环境整合起来,构建竞争情报分析空间模型。在人员设计方面,将分析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等应用到技术、流程以及所处环境中;在技术设计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技术的自动度、调整度、整合度;在任务设计方面,需要结合分析人员、技术、环境系统等因素进行功能设计和任务设计;在环境设计方面,需要进行内外部环境或者氛围的设计。
- 姚伟刘玉照吉鸿荣佟泽华李耀昌刘潞丹
- 关键词:竞争情报情报分析
- 基于信息援助的信息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前对信息弱势群体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问题缺乏系统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收集,从信息援助视角出发,构建信息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采用文献分析,从提供方、目的、主要议题、基本手段4个方面对信息援助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信息弱势群体信息援助中存在的障碍类型,针对障碍类型划分了不同的公共信息服务渠道。收集国内相应的实例,对渠道划分提供支持,设计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技术体系和沟通及期望确认体系,构建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援助存在的不同障碍造成了不同信息弱势群体具有同质性和异质性特征,这决定了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既要提供同质性信息服务,其受众范围面向整个信息弱势群体,又要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聚焦于特殊人群或者个体。公共信息服务需要考虑信息客观性和需求的主观能动性。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是多维的且参与主体呈现多元化,是以服务、信任、自愿及互利为出发点的社会服务网络。
- 巩莹莹韩佳杉展望姚伟
- 关键词:信息援助信息弱势群体公共信息服务服务平台
- 企业文化竞争力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文章从资源与能力的转换、独具性与持续性以及资源有效整合角度,界定了企业文化竞争力的概念。探讨了企业文化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企业文化竞争力的功能,在此基础之上,从组织创新(超越学习型组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绿色供应链思想、柔性生产)、竞争准备能力(竞争态势预警能力,动态氛围协调能力,柔性能力)以及人才选拔能力和人才发展平台五个方面的相互协调、整合、优化,构建了企业文化竞争力要素模型。然后描述了企业文化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了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的措施。
- 姚伟黄兰秋
- 关键词:企业文化竞争力
- 从数字孪生到知识孪生:赋能虚拟社区成员感知收益促进知识转化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意义]以知识需求为代表的非实物资产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迈向数字过程和设备,其价值的实现和延续取决于一系列实践和行为感知。以一种全新的数字技术形式和系统架构呈现知识全生命周期的变化状态和现实需求者行为状态,形成以服务感知价值为基础的知识数字克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比国内外知识应用文献,引入数字孪生技术和认知数字孪生技术,创新提出知识孪生概念及其实现方式和系统架构,在可行域内对比数字孪生应用范围,构思出知识孪生应用场景并提供管理措施。[结果/结论]提出了知识孪生的三个应用场景,构建出知识孪生系统在虚拟社区应用的系统模型及其运行机制,为进一步探索知识孪生的应用和实现价值提供了理论依据。另外,文章还探讨了知识孪生在社会制造和企业管理领域的机遇和挑战。
- 姚伟周鹏于会伶王铮
- 关键词:知识转化
- 计算知识服务:概念框架与逻辑范式
- 2025年
- 数智化时代,数据的海量性与复杂性加速刺激着以知识服务为代表的非实物资产向计算化迈进,构建数智化时代的知识服务新模式对于挖掘数据潜在价值、提高知识服务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借鉴计算知识管理科学的相关研究,结合多模态数据的特征属性、知识外显化的计算技术、图形系统化的孪生架构,系统化计算知识服务的概念,构建计算知识服务模式并探讨其逻辑进路。融合数智化技术构建数据可计算、服务可获取的计算知识服务模式,是实现以“算力-算法-需求”为支持与指引,驱动“数据-知识-服务”动态转化的可行之策。计算知识服务模式需要从需求感知、计算智能、连接智能和感知智能四个层面进行系统化构建。发展智能知识服务计算、智能知识服务模拟和智能知识服务实验可以良好应对不同层面的问题。
- 周鹏张佶姚伟
- 网络舆情分析监测人员与技术的协同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随着对网络舆情的日益关注,对于分析监测技术的真实价值及分析监测技术在何种程度上满足分析监测人员需求却知之甚少。概述了分析监测技术的现状,分析了舆情分析监测人员与分析监测技术的关联及其关键点,阐述了舆情分析监测人员与分析监测技术协同的理论依据,构建了舆情分析监测人员与技术的协同理论模型,以便研究舆情分析监测人员及技术的协同价值。
- 姚伟刘丽敏张亮张俊
- 关键词:网络舆情
- 实践社区中知识动员演化模型研究被引量:13
- 2018年
- 微信群作为知识动员的实践社区,可以为知识动员提供良好的情境平台。本研究以微信群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挖掘、社会网络分析、扎根理论等方法,运用Gephi、ROST CM、Nvivo等工具进行分析,挖掘微信群成员关系结构,进而分析知识动员演化过程。研究结果显示,实践社区内成员社交地位符合壳体-幔层-核心层构造模型,各层次间高内聚低耦合,存在明显的角色转换效应、集群效应。实践社区的成功需要依靠中心度较高的核心成员加强动员以及各小集群的去边缘化,来带动整个实践社区全体成员的动员能力。
- 姚伟孟盈陈劲陈劲慕静王铮孙斌
- 关键词:扎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