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微微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 东北南部及华北区域玉米大斑病发生情况及病菌监测
- 玉米大斑病菌是一种严重的叶枯型病害,主要为害玉米叶片、叶鞘和苞叶。该病的病原菌为玉米大斑病菌,分为无性态(Exserohilum turcicum)和有性态(Setosphaeria turcica),有性态属于异宗配合...
- 郭丽媛刘微微孟川徐鹏李浩然李朋朋曹志艳董金皋
-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交配型生理小种
- 玉米大斑病菌两性交配型菌株的出现频率及其育性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玉米大斑病菌属于异宗配合真菌,在自然界中存在A、a交配型菌株和Aa两性交配型菌株,为明确两性菌株的出现频率及其对有性生殖的影响,采用有性态诱导和交配型PCR鉴定的方法,对2011—2014年采集的野生菌株及室内诱导产生的有性杂交后代F1、F2代进行交配型组成鉴定,通过检测两性菌株子囊壳和子囊孢子的发育情况明确其有性生殖能力,结合RT-PCR技术对有性生殖过程中MAT1和MAT2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菌株和有性杂交后代中均存在两性交配型菌株,且出现频率相当,介于2.09%和6.25%之间;Aa两性菌株的育性与杂交时对应菌株的交配型组成相关,两性菌株与A交配型菌株或a交配型菌株杂交均可育,能产生成熟的子囊壳和子囊孢子,但其自交时败育,只产生子囊壳,不产生子囊孢子。两性菌株Aa自交和两性菌株Aa与A交配型或与a交配型菌株杂交时,Aa菌株中MAT1和MAT2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差异,推测MAT基因在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壳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杨阳马双新贾慧刘微微曹志艳董金皋
-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
- 玉米大斑病菌还原酶基因St4HNR功能研究
-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能够合成DHN黑色素,且黑色素与病菌的致病力密切相关.DHN黑色素合成途径包括5个关键酶基因,其中2个为还原酶基因(1,3,8-tri-HN reductase,3...
- 何玉莲刘微微曹志艳董金皋
-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
- 玉米大斑病菌还原酶基因St3HNR和St4HNR回复载体的构建
- 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能够合成DHN黑色素.黑色素与病菌的致病力密切相关,其合成途径包括5个关键酶基因,其中2个为还原酶基因(1,3,8-tri-HNreductase,3HNR和1,3...
- 何玉莲刘微微孟庆江曹可可曹志艳董金皋
- 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以真菌毒素与分子植物病理学实验室前期分离、鉴定并保存的玉米大斑病菌菌株F1-40(A交配型菌株)、01-23(a交配型菌株)为试验材料,利用候选基因法,通过PCR扩增和Genome Walking技术,对A交配型菌株和a交配型菌株的MAT基因进行同源片段扩增,从而获得基因全长及其侧翼序列,进一步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扩增得到的MAT基因全长进行保守结构域分析,利用玉米大斑病菌基因组数据库的Blast序列比对软件将MAT1基因和MAT2基因的侧翼序列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交配型的玉米大斑病菌中,A交配型的菌株中含有A交配型基因MAT1,a交配型菌株中含有a交配型基因MAT2。2个基因均含有1个内含子,其中MAT1基因编码包括1个完整的MAT-α结合域,该结合域属于MAT alpha1家族。MAT2基因编码包含1个完整的HMG-box结合域,该结合域属于DNA结合蛋白中HMG-box家族的Ⅰ类成员,由3个螺旋结构组成,位于133-202个氨基酸残基之间,整体呈U型,结构比较松散,通过高度序列特异性与DNA的小沟结合,参与DNA的复制、转录、翻译等一系列的过程,从而参与玉米大斑病菌的有性生殖过程。MAT1基因和MAT2基因侧翼序列的相似性高于93%。
- 刘微微郭丽婕贾慧曹志艳高瑞萍韩建民董金皋
-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交配型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 玉米大斑病菌两性菌株有性生殖过程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 本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成功探索出玉米大斑病菌有性态诱导的方法,对采自1999年到2012年的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了交配型鉴定,发现自然界中不仅存在A、a2个交配型菌株和中性菌株,而且存在两性菌株Aa。进一步研究发现,A交配...
- 刘微微
- 关键词:玉米大斑病菌有性生殖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