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翟颀

作品数:16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球虫
  • 10篇艾美耳球虫
  • 9篇柔嫩艾美耳球...
  • 4篇真核
  • 4篇真核表达
  • 4篇克隆
  • 4篇基因
  • 4篇核表达
  • 3篇血吸虫
  • 3篇日本血吸虫
  • 3篇吸虫
  • 3篇抗原
  • 2篇蛋白
  • 2篇东方田鼠
  • 2篇血清
  • 2篇生活史
  • 2篇市售
  • 2篇宿主
  • 2篇宿主细胞
  • 2篇主细胞

机构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上海师范大学
  • 6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6篇翟颀
  • 12篇朱顺海
  • 12篇黄兵
  • 11篇董辉
  • 11篇韩红玉
  • 11篇赵其平
  • 10篇李莎
  • 10篇梁思婷
  • 9篇杨斯涵
  • 3篇洪炀
  • 3篇傅志强
  • 3篇林矫矫
  • 2篇陆珂
  • 2篇李浩
  • 1篇杨亮宇
  • 1篇张祖航
  • 1篇吴迪
  • 1篇朱雪龙
  • 1篇李聪
  • 1篇薛璞

传媒

  • 8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兽医科学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9篇2015
  • 3篇201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柔嫩艾美耳球虫顶膜抗原1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韩红玉薛璞翟颀李聪朱雪龙董辉朱顺海赵其平黄兵
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免疫剂量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确定巨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 maxima)早熟株合适的免疫剂量,本文设立7个早熟株免疫攻虫组、7个母株免疫攻虫组、1个不免疫攻虫组和1个不免疫不攻虫组,7个早熟株/母株免疫组的免疫剂量为孢子化卵囊100、200、400、600、800、1000和2000个/羽,经嗉囊感染,7日龄首次免疫,14日龄以同等剂量进行第二次免疫,21日龄以8×104个/羽的同源母株进行攻虫,28日龄结束试验,以增重、肠道病变记分和卵囊减少率为试验指标。对早熟株中免疫保护效果较好的2个免疫剂量进行重复试验,免疫方法、试验周期、试验指标和攻虫剂量同第一批试验。结果显示:早熟株和母株200、400、600、800、1000、2000个/羽免疫组攻虫后的增重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100个/羽免疫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各免疫组的卵囊减少率均达90%以上,肠道病变记分均与不免疫攻虫组差异不显著(P>0.05)。用早熟株200、400个/羽进行免疫重复试验,两个免疫组攻虫期间的增重和肠道病变记分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与不免疫攻虫组差异显著(P<0.05),其卵囊减少率均在86%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保持了良好的免疫原性,每只鸡免疫200或400个孢子化卵囊均可诱发鸡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力,可考虑以200个孢子化卵囊作为该早熟株在疫苗制备中的推荐免疫剂量。
赵其平朱顺海韩红玉李莎翟颀梁思婷杨斯涵黄兵董辉
关键词: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免疫
上海市市售蟾蜍寄生蠕虫感染情况初步调查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解上海市市售蟾蜍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对60只中华大蟾蜍进行剖检,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虫体,统计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强度。结果显示,蟾蜍寄生虫感染率为100%,平均感染强度为28.23条。不同种类寄生虫的感染情况明显不同,线虫、吸虫、绦虫和棘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93.33%、73.33%、8.33%和15.00%,感染强度分别为17.52、14.48、10.40和2.67条。不同脏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不同,肠道和肺脏的寄生虫感染率最高,分别为100%和88.33%;肠道、肺脏、肌肉寄生虫的感染强度分别为15.63、12.28和11.33条,明显高于其他器官。不同种类寄生虫的寄生虫部位明显不同,线虫主要来源于肺部和肠道,吸虫和棘头虫主要来源于肠道,绦虫主要来源于肌肉。通过对检出虫体的形态进行初步观察,吸虫、线虫、绦虫和棘头虫种类分别约有3、4、1和1种,但具体种类尚需进一步鉴定。本调查结果为掌握上海市市售蟾蜍寄生虫感染状况和做好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赵其平董辉韩红玉吴有陵朱顺海李榴佳吴迪梁思婷李莎翟颀杨斯函裴恩乐黄兵
关键词:蟾蜍中华大蟾蜍寄生虫
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19年
东方田鼠具有天然抗日本血吸虫病特征,为了探索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本研究分析了东方田鼠和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前后血液细胞以及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东方田鼠和BALB/c鼠定量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于感染后第0、1、3、5、8、12、16、21、28、35、42 d分别采集抗凝血和血清,进行血常规和血清生化分析。血常规检测结果表明,东方田鼠感染后第3~16 d,WBC数量显著升高(Neu数量显著升高),而小鼠血常规检测结果正常;血清生化结果显示,东方田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ALB、HDL-C显著升高,小鼠各指标变化不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东方田鼠天然免疫细胞Neu和血清ALB可能与其抗日本血吸虫特性相关,对补体杀伤日本血吸虫机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柴淑梅张倩翟颀余新刚洪炀陆珂李浩林矫矫柏熊谢建芸傅志强
关键词:东方田鼠日本血吸虫血常规血清生化
柔嫩艾美耳球虫保守蛋白Et CHP39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基因,该基因为Et CHP39基因,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开放阅读框核苷酸序列。本发明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基因,是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新基因,与子孢子入侵宿主细胞相关,对开发抑制子孢子入侵...
韩红玉黄兵翟颀董辉赵其平朱顺海梁思婷李莎杨斯涵
文献传递
喜鹊和山斑鸠体内棘口科吸虫的种类鉴定被引量:2
2015年
为鉴定喜鹊和山斑鸠体内棘口吸虫种类,本文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种类鉴定。分子生物学结果显示,来源于喜鹊和山斑鸠虫体的线粒体NADH脱氢酶1(ND1)基因同源性为99%,在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中,两种鸟的虫体ND1序列归类在同一分支,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强壮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obustum)和弗氏棘口吸虫(E.friedi)。形态学观测结果显示,来自同一种鸟的虫体具有相似的形态结构,而两种鸟之间的虫体形态存在一定差异;通过比较所获得虫体与强壮棘口吸虫、弗氏棘口吸虫之间的形态特征,发现这两种鸟体内检出的棘口吸虫均与弗氏棘口吸虫的的形态特征更为相符。结合分子生物学和形态学鉴定的结果,确定感染喜鹊和山斑鸠的棘口科吸虫均为弗氏棘口吸虫,这是弗氏棘口吸虫在国内的首次报道,喜鹊和山斑鸠应为弗氏棘口吸虫的新宿主。
梁思婷董辉朱顺海韩红玉赵其平吴迪翟颀李莎杨斯涵裴恩乐黄兵
关键词:喜鹊山斑鸠
柔嫩艾美耳球虫保守蛋白CHP559基因克隆与真核表达
为构建柔嫩艾美耳球虫保守蛋白EtCHP559基因的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1-flag-EtCHP559,并转染DF-1细胞进行表达.利用5&#39;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柔嫩艾美耳球虫EtCHP559基因全长cD...
翟颀黄兵董辉赵其平朱顺海梁思婷李莎杨斯涵韩红玉
感染日本血吸虫前后东方田鼠血清补体的动态变化和杀虫作用被引量:3
2019年
东方田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种具有天然抗日本血吸虫病特性的哺乳动物,但具体抗病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应用组织培养法比较了东方田鼠和BALB/c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1、3、8、12、15 d的皮肤、肺脏和肝脏中童虫回收情况,结果表明东方田鼠对日本血吸虫的杀伤主要发生在感染后1~3 d和8~12 d。应用RT-PCR和ELISA检测东方田鼠和BALB/c鼠的补体相关分子C3、C9、CD59和DAF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BALB/c小鼠各指标变化不明显,东方田鼠感染后8 d各因子转录水平显著升高。体外杀虫试验结果显示,东方田鼠正常血清和灭活补体血清孵育的日本血吸虫童虫死亡率分别为85.50%±7.15%和60.99%±8.6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01)。结果表明东方田鼠补体对日本血吸虫童虫具有显著杀伤效果,东方田鼠早期对日本血吸虫的杀伤作用可能和补体相关。
柴淑梅张倩翟颀余新刚洪炀陆珂李浩林矫矫谢建芸傅志强
关键词:东方田鼠日本血吸虫补体BALB/C小鼠
柔嫩艾美耳球虫两个保守蛋白的初步研究
鸡球虫病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是由艾美耳属球虫寄生于鸡肠道引起。在7种艾美耳球虫中,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是分布最广、致病力最强的球虫之一,它...
翟颀
关键词:鸡球虫病柔嫩艾美耳球虫
文献传递
柔嫩艾美耳球虫入侵相关蛋白Et CHP559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基因,该基因为Et CHP559基因,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开放阅读框核苷酸序列。本发明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基因,是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阶段高表达的新基因,与子孢子入侵宿主细胞相关,对...
韩红玉黄兵翟颀董辉赵其平朱顺海梁思婷李莎杨斯涵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