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淼

作品数:7 被引量:7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肥胖
  • 3篇儿童
  • 2篇学龄
  • 2篇摄入
  • 2篇干预
  • 1篇大学生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综合
  • 1篇代谢综合征
  • 1篇单纯性
  • 1篇单纯性肥胖
  • 1篇行为干预
  • 1篇学龄儿童
  • 1篇学龄前
  • 1篇学龄前儿童
  • 1篇饮食
  • 1篇饮食行为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脂肪
  • 1篇少年

机构

  • 7篇北京大学

作者

  • 7篇吴旭龙
  • 7篇李榴柏
  • 7篇杨淼
  • 6篇李晶晶
  • 4篇王玲
  • 2篇马军
  • 1篇李晶晶
  • 1篇赵雯
  • 1篇杨天

传媒

  • 4篇中国儿童保健...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单纯性肥胖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43
2015年
目的分析影响学龄前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样本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五所幼儿园中2~7岁儿童的家长共计400名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定性访谈结果采用关键词提取,进行归纳分析。根据中国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标准[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85%为超重或肥胖]判断是否超重或肥胖;将人口学特征,家庭因素及饮食和运动行为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儿童超重或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儿童高出生体重(≥4 000g)(OR=31.55;95%CI:1.78~4.17,P<0.001);母亲选择剖宫产(OR=4.89;95%CI:1.42~16.89,P=0.01);混合喂养(OR=25.90;95%CI:3.07~218.39,P<0.001),人工喂养(OR=11.15;95%CI:1.686~73.7121,P=0.01)。保护因素包括:父亲的受教育程度高(OR=0.32;95%CI:0.12~0.89,P=0.03)、每天吃粗粮的次数多(OR=0.43;95%CI:0.21~0,87,P=0.02)、家人一起吃饭的次数多(OR=0.86;95%CI:0.75~0.98,P=0.02)。结论学龄前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对肥胖的认知及儿童的饮食运动行为有关。
吴旭龙赵雯李晶晶王玲杨淼李榴柏
关键词:肥胖学龄前儿童影响因素
中小学生坚果摄入行为及其与肥胖的关联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我国中、小学生坚果摄入现状及其与肥胖发生的关联。方法2012年u月,采用方便样本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湖南、宁夏3个省市的城市和农村中、小学校19所,使用自填式结构问卷收集学生过去一周食用坚果的情况(一周几把)。通过学校体检记录和现场测量两种方式获得身高、体重数据,采用生物电阻抗体成分测量仪MC980(TANITA,中国广州东莞百利达健康器材有限公司生产)测量部分超重肥胖儿童的体脂肪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在控制地区、城乡、性别、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的影响后,分析坚果摄入行为与肥胖发生的关系。结果4164名9~18岁儿童少年提供合格问卷。平均年龄(13.2±2.4)岁,平均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1.0±4.5)kg/m2。超重肥胖者占36.3%,超重肥胖儿童平均体脂率(fat%):(35.2±7.8)%。过去一周吃过坚果的比例为70.3%。儿童过去一周没吃坚果者超重肥胖发生率明显高于吃坚果者(P〈0.05),而每天吃坚果的多少与肥胖发生率未见明显剂量一反应关系(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每天摄入坚果1把及以上,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性是过去一周没吃坚果学生的0.75倍(95%C1:0.61~0.92)。结论不吃坚果是儿童少年发生超重肥胖的独立危险因素。
王玲李晶晶杨淼吴旭龙李榴柏马军
关键词:肥胖坚果饮食行为
超重肥胖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的饮食及相关行为干预效果评价被引量:4
2014年
【摘要】目的探讨“5-1-1-0”干预模式对超重、肥胖中小学生生活质量的作用,为儿童肥胖的预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选取北京市某远郊县的4所小学二~六年级和4所初中七~八年级的超重肥胖儿童,干预校和对照校分别包括2所小学和2所初中,分别有129名、79名学生。对干预校进行为期3个月的5-1-1-0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对照校开展正常的健康课和体育课。结果干预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145.45±17.77),(148.26±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144.96±16.64),(146.75±1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学生同伴关系、生活质量满意度、自我满意度和其他方面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值均〈O.05)。干预组干预后学生的活动机会性、运动能力和生活环境得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值均〈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各维度因子得分以及总分、标准r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前与干预后两组生活质量等级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5-1-1-0行为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超重肥胖中小学生生活质量。
王玲李晶晶杨淼吴旭龙马军李榴柏
关键词:超重肥胖症生活质量干预性研究
北京延庆、宁夏、湖南学龄儿童粗粮摄入情况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北京、宁夏、湖南三个地区儿童青少年粗粮的摄入情况,研究粗粮摄入行为相关因素. 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北京某县城城区县,宁夏省,湖南省共20所学校,4164名学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
吴旭龙李晶晶杨淼李榴柏
关键词:达标率疾病控制
北京市465名大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了解北京市高校大学生体力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学生体力活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方便抽样选取北京市某3所综合性大学465名大学生进行自编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体力活动相关行为、态度及影响因素等。结果大学生体力活动达标(中高强度体力活动≥1 h/d,≥5 d/周)报告率为9.7%;闲暇时,每日静坐时间少于2 h的人数为72人,占15.5%。体力活动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学生的性别、年龄、民族、父亲受教育水平为高中以上、在学校住宿、成绩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达标组学生体力活动重要性的认识、选择活跃生活的自信心得分中位数均高于未达标组(Z值分别为-2.344,-3.523,P值均<0.05);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报告率均高于未达标组(χ2值分别为6.322,23.091,P值均<0.05)。结论北京市大学生体力活动达标率较低,每日静坐时间较长。应在大学生中积极开展体力活动健康促进活动,提高体力活动水平。
李晶晶杨天吴旭龙杨淼李榴柏
青少年身体活动的行为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身体活动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和控制体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身体活动不足是导致多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提高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是促进体质健康和预防慢性病发生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国内外青少年身体活动的干预研究,为提高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进行体质健康综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通过健康教育、改变原有的体育课设置、提供支持性环境结合新媒体的应用等综合干预,可以促进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的增加。
李晶晶吴旭龙杨淼李榴柏
关键词:青少年身体活动干预研究
肥胖儿童身体测量指标及体脂率与心血管代谢指标的关联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验证儿童人体测量指标、体成份与心血管代谢指标间的关联性。方法对174名7-16岁超重肥胖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并计算腰围臀围比值(WHR)、腰围身高比值(WHtR);使用生物电阻抗体成份测定装置测定体脂率(fat%);测定血压、清晨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采用调整性别年龄后的偏相关系数"r"表示肥胖指标与心血管代谢指标的关联性。结果 1)各组平均fat%均在30%以上,女生fat%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5)。3)身体测量指标、fat%、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收缩压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现中等程度的相关性(r介于0.30-0.50之间,P〈0.05);腰围与多数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组份均呈显著相关(P〈0.05),其次为fat%、BMI和WHtR。结论腰围、体脂率(fat%)MS组份的相关性优于BMI和WHtR,在干预研究中应作为BMI的必要补充。
李晶晶吴旭龙王玲杨淼李榴柏
关键词:肥胖体脂肪率代谢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