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力
- 作品数:49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爱”的教育 “立人”为先被引量:1
- 2013年
- 《班主任》2012年第3期刊登了一个讨论专题:“学生总是感受不到老师的爱,怎么办?”陕西的何建老师提出:一项调查显示,95%的教师都说自己爱学生,但90%的学生却认为教师不爱他们。的确有一些老师不是真心爱学生,甚至不尊重学生,然而,大多数老师认为自己是爱学生的,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但就是想不通为什么学生感受不到老师的爱,反而常常把这一切看成是老师在“为难”甚至“刁难”自己,是在和自己过不去。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呢?笔者认为,问题的根本在于:究竟什么是“爱”?我们如何理解“爱”?
- 王彦力
- 关键词:立人教育爱学生老师
- 慎待“排挤” 关爱学生
- 2015年
- 人生来是一种社会动物,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几乎都离不开与他人的交往互动。人一生中,从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集体中度过的。人性不喜孤独,集体生活增加了与他人交往、互助、分享的机会,然而,在集体中有些人却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孤立”,遭到大家的排挤,以至于轻者情绪低落、重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更有甚者导致极端事件。
- 王彦力
- 关键词:关爱学生交往互动情绪低落
-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被引量:1
- 2018年
- 人类历史充满着诡异和悖论。1934年7月,苏联领导入斯大林首次提出“集体主义”概念。并对集体主义应与个人主义有机结合,作出了明确阐述。然而不到60年,在1991年12月,正是极为强调“集体主义”、极为崇尚“集体主义”的苏联却轰然解体,分崩离散。这,难道仅仅是历史的一个偶然?
- 王彦力
- 关键词:集体主义教育共同体人类历史个人主义斯大林
- “中国特色”外国教育史研究刍议
- 2016年
- 教育史学科作为教育学和历史学的交叉学科,属于一门名副其实的"人文学科",应该是与人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研究过去的教育、总结知识经验并不是教育史研究的专利,简单描述他国过去的教育事实,不去尝试针对当前中国教育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外国教育发展中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缺乏智慧的运用和创新,导致外国教育史研究出现了与现实生活中的教育脱节、尊奉照搬西方教育,难以构建出自己的一套概念、范畴和思考方法,甚至提不出自己的问题的"失语"现象。外国教育史学科回归现实教育生活,密切与现实中小学基础教育实践的联系,关注真正现实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对现实教育中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研究,不论是对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教育,还是对柏拉图、杜威、裴斯泰洛齐、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进行的研究都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这也是外国教育史研究走出困境,并在世界教育史研究领域发出自己声音的可行途径。
- 王彦力
- 关键词:外国教育史教育生活
- 善于沟通,化干涉为合作
- 2016年
- 学生难教、班主任难当是现在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感受,特别是那些担任过班主任甚至常年担任班主任、有过切身体验的老师们。在被社会各界广泛“批判”的基础教育现实中,作为在家受到过分重视的独生子女的班主任,说起其中的“苦处”更是一言难尽。而其中似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很多让班主任感到不胜其烦的各种难题竟然来自“同样也是为了学生好”的家长们。“不怕学生出问题,就怕家长出‘难题’”的说法,常会在中小学班主任中引起共鸣。
- 王彦力
-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小学教师中小学班主任教育现实负面情绪
- 培养“新加坡人”:新加坡的中小学德育被引量:1
- 2017年
- 作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东南亚岛国新加坡的发展历程极为艰辛曲折。在新加坡的奇迹式发展过程中,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培养"新加坡人"为目标的国民道德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在中西文明的取舍中构建起以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为导向、具有鲜明的本国特色的中小学德育体系,新加坡中小学德育无疑为我国中小学德育特别是在青少年中开展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一个生动具体、可资借鉴的案例。
- 王彦力
- 关键词:新加坡人德育
- 重视青春期逆反,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 2018年
- 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一个人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因此是人一生发展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青少年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然而由于自身的不成熟,在现实生活中难免经受失败的痛苦和磨砺,让他们感到焦虑、委屈和失望,因此这一阶段的教育引导显得格外重要。
- 王彦力
- 关键词:教育引导青春期逆反生长发育
- 点燃热情 激发活力——中小学生磨蹭行为的分析及解决策略
- 2014年
- 正处于人生快速成长时期的青少年学生像初升的太阳,本应给人以充满朝气、活力四射、蓬勃向上的感觉,然而,无论做什么都慢腾腾,提不起兴趣,一件简单的事也要磨蹭半天,在当今的中小学学生中却成了再常见不过的现象,很多甚至趋向于发展成为非正常的病态"拖沓"心理行为,从而引起家长和各类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一般情况下,"磨蹭"作为一种不良行为方式应该与儿童自身的先天气质有关,黏液质和抑郁质的孩子与胆汁质、多血质的孩子相比较似乎是"天生”的慢性子,但先天遗传的气质通常在不同的方面表现为优劣势互存,而且具有很强的自我调节功能,并无绝对的好坏之分,与生俱来的不同气质类型无论在数量还是强度上应该均不会对学校中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
- 王彦力
- 关键词:心理行为气质类型青少年学生中小学学生
- 台湾高考改革中关于“扩招”的争论
- 2012年
- 台湾与大陆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研究台湾高考制度改革过程中的有关"扩招"问题的争论,不仅可以使我们对于六十年来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发展的利弊得失、对错成败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台湾教育在致力于培养具多元思考、独立判断、民主素养的现代公民道路上所经历的曲折过程。可以为我们当前的高考改革提供很多借鉴和经验。
- 王彦力
- 关键词:高考制度扩招
- 张伯苓:“中国注重体育第一人”
- 2017年
- 有人曾经这样感慨:中国近代教育家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像张伯苓这样倾心体育、精通体育。因此,张伯苓被誉为“中国注重体育第一人”。
- 王彦力
- 关键词:张伯苓体育近代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