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惠兰

作品数:1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苏州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儿童
  • 9篇小儿
  • 9篇急性
  • 9篇白血
  • 9篇白血病
  • 8篇细胞
  • 4篇急性白血
  • 4篇急性白血病
  • 3篇血小板
  • 3篇血小板减少
  • 3篇遗传学
  • 3篇治疗小儿
  • 3篇贫血
  • 3篇紫癜
  • 3篇小儿急性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细胞
  • 2篇血小板减少性...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病

机构

  • 17篇苏州医学院
  • 2篇苏州医学院附...
  • 1篇苏州医学院附...
  • 1篇江阴市第二人...

作者

  • 17篇彭惠兰
  • 6篇王津媛
  • 5篇柴忆欢
  • 5篇王易
  • 4篇李祯萍
  • 3篇何海龙
  • 3篇徐杰
  • 2篇何军
  • 2篇刘笑梅
  • 2篇何亚香
  • 2篇朱玲琍
  • 2篇周剑彪
  • 2篇薛永权
  • 1篇朱玲俐
  • 1篇丁云芳
  • 1篇朱杏民
  • 1篇李捷
  • 1篇窦训武
  • 1篇朱宏
  • 1篇李敬才

传媒

  • 7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山西白血病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年份

  • 1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8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儿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50例临床分析
1991年
总结我院1977~1990年50例小儿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AIHA),病程3天~7年。院外病程≤1月26例,占半数以上,大多数急性起病,贫血严重,Hb≤60g/L 约占2/3。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者占60%。有原因可查22例,占44%。主要继发于感染,其中有3例为伤寒激发。对小儿病例的特点、诊断、治疗及Coomb 试验的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AIHA是由于患者自身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红细胞表面,从而使红细胞加速破坏而引起。随访30例,占出院者60%,26例完全缓解,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均恢复正常。说明此病在小儿并非少见,对婴幼儿急性贫血时必须提高对该病的警惕,及时治疗,降低病死率。
彭惠兰彭大恩
关键词:贫血溶血性儿童
伴有t(12;21)易位儿童ALL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
1998年
t(12;21)(p13;。22)易位是近年来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中发现的发生率最高的染色体易位,其结果是形成了ETV6-AML1融合基因。一些资料表明t(12;
周剑彪彭惠兰薛永权
关键词:易位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儿童
小儿血液病脾切除疗效分析
1992年
脾切除治疗某些血液病的疗效与疾病的种类有关。我院自1975~1988年对内科治疗无效的65例小儿各种血液病患者进行了脾切除术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彭惠兰彭大恩
关键词:血液病脾切除儿童
小儿血液病鼻衄374例临床分析
1995年
分析374例小儿血液病鼻衄的原因,病种及止血方法。
钱芝瑞窦训武彭惠兰
关键词:血液病止血方法鼻出血儿童
小儿急性白血病的X线观察被引量:2
1986年
由于血流学及基础医学理论研究的发展,白血病的诊疗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迄今诊断白血病仍以细胞形态,组织化学染色为主要依据;但有关白血病的放射学诊断很少引起人们的重视,亦未见系统的线观察与动态随访的报导,为了正常评价X线改变在诊断急性白血病中的价值,我们对临床及骨髓证实的70例小儿急性白血病进行了系统的X线检查,现报告如下。
杨华元蔺启涛王斌李蓉珍张霆陈方李敬才彭惠兰
关键词:儿童急性白血病X线诊断
HAP/DOM及HAP/DAP方案治疗小儿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报告
1991年
以HAP/DOM(Ⅰ组)及HAP/DAP(Ⅱ组)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30例(Ⅰ组12例,Ⅱ组18例)。其完全缓解率各为75%及72.2%。缓解需2.5及3.2疗程。1/2~2疗程时出现骨髓抑制,继而白细胞下降。骨髓抑制者缓解率高。
朱杏民彭大恩彭惠兰王津媛李祯萍周映芬
关键词: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
儿童急性白血病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的分型诊断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准确地进行儿童急性白血病 (AL )的诊断分型 ,提高初诊患儿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采用形态学、免疫学和细胞遗传学 (MIC)相结合的诊断方法 ,分析了 110例初诊为 AL的患儿。结果 :形态学与 MIC分型诊断符合率为 88.2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 L)免疫分型诊断符合率为 92 .2 % ;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仅为 6 2 .9%。8/ 35例 AML 表达淋系抗原 (1y+ - AML) ,12 / 5 9例 AL L 表达髓系抗原 (My+ - AML) ;11/ 110例为杂合性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为 6 3.6 %。t(8;2 1)易位见于 (13/ 2 1例 ) M2 ;t(7;11)易位见于 1例M2 ;t(15 ;17)易位见于 (2 / 5例 ) M3;t(9;2 2 )和 t(4 ;11)易位见于 (8/ 6 4例 ) AL L。结论 :运用 MIC诊断分型方法能提高儿童 AL 的诊断率 ,为 AL
柴忆欢徐杰何海龙王易李捷王津媛李祯萍彭惠兰朱玲琍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儿童细胞遗传学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
地塞米松冲击治疗小儿ITP300例报告
1995年
采用大、小剂量地塞松冲击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300例,总有效率93%,大、小剂量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但前者副作用大,只适于重症 ITP 患者。
陈小义彭惠兰
关键词:紫癜地塞米松药物疗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心包积血1例被引量:1
1996年
男,5岁。因全身皮肤出血点、瘀斑三天伴血尿于1995年1月21日入院。查体:T36.5℃,神清,全身皮肤、口腔粘膜散在出血点、瘀斑。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02次/分,律齐,音纯,心界不大。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Hb117g/L WBC10.7×10~9/L,Bpc20×10~9/L。尿常规示RBC。骨髓增生明显活跃,血小板罕见,巨核细胞为242个,其中幼巨占0.3,颗粒巨占0.7,产板巨未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入院后用小剂量地塞米松5mg/日,2疗程及长春新碱治疗,血尿明显好转,出血点消退,血小板升至50×10~9/L。住院第9天,患儿突然发热、胸闷、憋气、腹胀。体温38.4℃,半坐位,左肺呼吸音减低,未闻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遥远,未闻心包摩擦音。腹膨,肝肋下5cm,移动性浊音阳性,无压痛。胸腹X片示:左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腔积液。
王易王津媛彭惠兰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包积血心包穿刺巨核细胞心包摩擦音肺呼吸音
PCR诊断微小病毒B_(19)感染致儿童造血危象初探
1995年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儿童骨髓片和血清标本中微小病毒 B_(19)—DNA(PVB_(19)—DNA),在急性造血停滞、周期性粒细胞缺乏症及血液病患儿中均有检出。提示 PV B_(19)是导致急性造血停滞的病源之一;前红造血细胞不是唯一的 PV B_(19)感染的靶细胞;血液病患儿是 PV B_(19)的易感群体。PCR 技术是快速检测 PV B_(10)感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丁云芳季正华朱宏刘笑梅彭惠兰
关键词:儿童聚合酶链反应微小病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