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南

作品数:69 被引量:505H指数:1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腰椎
  • 20篇椎间盘
  • 12篇退变
  • 12篇疗效
  • 11篇节段
  • 10篇腰椎间盘
  • 10篇手术
  • 9篇退变性
  • 9篇骨折
  • 7篇置换术
  • 7篇术后
  • 7篇椎间盘置换
  • 7篇脊髓
  • 6篇退行性
  • 6篇椎间盘置换术
  • 6篇并发
  • 6篇并发症
  • 5篇椎间盘造影
  • 5篇临床疗效
  • 5篇内固定

机构

  • 60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沈阳医学院沈...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解放军第30...
  • 1篇北京航天总医...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北京市门头沟...
  • 1篇北京小汤山疗...

作者

  • 63篇康南
  • 35篇海涌
  • 34篇苏庆军
  • 22篇鲁世保
  • 20篇孟祥龙
  • 16篇王庆一
  • 15篇杨晋才
  • 12篇王宇
  • 12篇关立
  • 11篇藏磊
  • 8篇曲铁兵
  • 7篇刘铁
  • 6篇孔超
  • 6篇孙文志
  • 5篇张岑山
  • 5篇刘玉增
  • 4篇杨晶
  • 4篇高春锦
  • 3篇王志为
  • 3篇鲁世宝

传媒

  • 9篇中国脊柱脊髓...
  • 6篇脊柱外科杂志
  • 4篇中华外科杂志
  • 4篇中华航海医学...
  • 4篇中华骨科杂志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病案
  • 2篇北京医学
  • 2篇祝您健康
  • 2篇中国骨肿瘤骨...
  • 2篇人生与伴侣(...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老同志之友(...
  • 1篇农村百事通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4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路椎体次全切与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比较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与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对邻近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63例因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行前路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ACCF组31例,ACDF组32例。统计所有患者基线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手术相关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T1椎体倾斜角(T1 Slope)、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植入物下沉、融合率、头尾端邻近节段骨化分级、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颈痛、上肢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结果随访时间为12~40个月。ACCF组出血量显著高于ACDF组(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T1椎体倾斜角、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2组均获得100%融合率,植入物下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ACCF组影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DF组颈椎曲度、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显著增加(P〈0.05)。术前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2组各影像学参数与JOA评分和VAS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两种颈椎前路手术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ACDF在出血量及改善颈椎曲度、融合节段Cobb角、融合节段高度等方面优于ACCF。两种颈椎前路术后影像学指标与临床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
甘立猛鲁世保孙文志海涌孟祥龙康南王宇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植入并发症的探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腰椎棘突问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植入术中、术后的假体植入并发症及其应对策略。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133例行Coflex植入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男性62例,女性71例;年龄35~81岁,平均60.8岁。其中出现Coflex植入并发症者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41~71岁,平均58.6岁。分析Coflex植入并发症并根据不同的特点采用相应的治疗策略,对并发症患者术前、术后、保守治疗后及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及疗效相关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13例Coflex植入并发症及其治疗包括:术中棘突断裂而改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3例;术后复查或随访中发现棘突断裂者2例,其中再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者1例,保守治疗者1例;术前手术节段存在退变性冠状面椎间滑移者4例,矢状面不稳定者1例,术后随访中发现Coflex假体位置上移者1例患者,均有明显的疼痛加重症状并经保守治疗;1例患者术中因Coflex假体植入节段错误而改行椎弓根螺钉内同定融合;1例术后不明原因症状加重行再手术Coflex假体取出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融合。13例患者术后随访20~38个月,平均27.6个月;其中7例Coflex假体植入术后出现腰腿痛症状加重但Coflex假体位置仍可维持的患者,经保守治疗后末次随访VAS评分为1.9±0.7、ODI评分为23.2±3.4,较术前的6.1±1.1和58.1±3.0有明显改善(t=8.2和18.2,P〈0.01);2例经再手术椎弓根螺钉翻修的Coflex植入并发症患者,其VAS及ODI评分亦有改善。结论Coflex不宜应用于骨质疏松、棘突间距过小及椎间冠状面滑移或矢状面不稳定的病例;而假体的选择、植入深度及加持固定的力量均应适度。对于出现症状但Coflex假体位置尚能维持者,可行保守治疗;但对于假体�
藏磊海涌苏庆军鲁世保张岑山杨晋才关立康南孟祥龙刘铁杜鹏
关键词:椎间盘内固定器假体植入手术中并发症手术后并发症
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Coflex治疗的173例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单纯Coflex治疗104例,男47例,女57例;年龄27~84岁,平均57.8岁;Topping-off治疗69例,男37例,女32例,年龄39~78岁,平均59.4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选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拍摄腰椎站立位的正侧位X片,测量并记录Coflex节段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1年、终末随访时的椎间角度和椎体后缘高度。结果本组随访12~64个月,平均(28.1±12.2)个月。单纯Coflex的平均手术时间(92.2±24.6)min,平均出血量(195.5±62.2)ml;Topping-off的平均手术时间(173.7±28.7)min,平均出血量(415.5±80.7)ml。单纯Coflex术后伤口感染2例,术后5年翻修1例;Topping-off术后伤口感染2例,椎管内血肿2例,术后3年Coflex置入节段翻修1例,术后3年融合节段下位椎间盘突出行二次手术1例。术后1年随访的腰痛及腿痛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置入节段术后3个月椎间角度均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终末椎间角度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椎体后缘高度均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终末椎体后缘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棘突间动态稳定装置Coflex治疗退行性腰椎疾病的中短期随访临床疗效满意,Coflex节段的椎间角度及椎体后缘高度术后短期内可获得明显的改善。
李冬月海涌孟祥龙杨晋才关立苏庆军康南张希诺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疾病COFLEX
腰椎Activ L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腰椎Activ L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3月~2012年3月,应用Activ L假体对32例腰椎间盘退变性疾患的患者进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其中30例患者共36个假体获得12~46个月(平均28.8个月)的随访,随访2年以上者20例(其中随访3年以上15例)。均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腰、腿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同时测量手术节段和上、下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对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评分,手术节段和上下相邻节段的活动度、椎间隙高度以及腰椎前凸角分别进行配对t检验,分别以每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评分为应变量,以末次随访时的活动度、椎间隙高度以及腰椎前凸角为自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末次随访时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P<0.0001)。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上位相邻节段活动度明显增加(P<0.05),而下位相邻节段活动度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节段及其上、下相邻节段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变化(P>0.05);腰椎前凸角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上下相邻节段的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与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无明显相关性(r<0.2138,P>0.05)。结论:腰椎Activ L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患的近中期疗效满意,近中期随访时手术节段、上下位相邻节段的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与临床疗效无明显相关性。
孔超鲁世保海涌王庆一康南藏磊王宇袁一
关键词:临床疗效影像学
谈骨科临床实习生临床思维的培养被引量:8
2013年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实习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应该注重临床思维的培养。骨科专业性很强,实习教学任务重,在教学中更应该明确临床思维的重要性,并将其贯穿在临床教学始终,理论联系实践,从加强骨科基本功的训练到教学查房的分析,从临床小讲课的串联到考核的反馈,将临床思维的培养渗透在临床工作各个环节,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刘铁苏庆军康南海涌
关键词:骨科实习生临床思维
腰椎后路选择性减压融合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疗效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后路选择性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2006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38例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其中男8例,女30例;年龄52-78岁,平均63.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X线、CT和MRI检查。术前Cobb角为23.5°±8.5°;腰椎前凸角(LLA)21.4°±10.8°;C7铅垂线与S1椎体后上缘距离,即矢状位平衡(SVA)为(6.9±5.5)cm;C7铅垂线与骶正中线距离(CSVL)为(7.2±5.6)cm。所有患者采用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进行治疗。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3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2.5-4.8年,平均4.2年。患者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腰痛和腿痛VAS评分、Cobb角、LLA、SVA和CSVL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SF-36评分结果评价疗效,优22例、良12例、可2例、差2例,34例患者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优良率为89.5%(34/38)。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根损伤1例,伤口脂肪液化1例,肺部感染2例,内固定钉棒松动1例,交界性后凸1例,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有限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是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的有效手段,可获得良好的中期临床疗效。
孟祥龙海涌康南刘玉增鲁世保苏庆军
关键词:腰椎脊柱侧凸椎间盘退行性变脊柱融合术
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评定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TDR)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应用Charite SB Ⅲ假体进行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患者65例,其中随访时间≥5年的患者48例,共52个假体。均在术前和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定,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的活动度和椎间隙高度。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5年但<10年患者(A组)33例,≥10年者(B组)15例。术前、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A组分别为94.0±6.3分、23.0±3.1分,B组分别为92.0±5.8分、21.0±2.2分,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ODI,A组分别为(66.0±4.2)%、(12.0±2.9)%,B组分别为(65.0±7.8)%、(9.0±2.8)%,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活动度,A组分别为5.0°±2.3°、6.0°±1.1°,B组分别为4.0°±3.8°、6.0°±2.2°,每组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3例患者手术节段基本丧失活动度(平均为1.2°±0.4°,术后5年1例,术后7年2例),其余患者保留了2°~10°的活动度,平均为6.5°。48例患者中,出现相邻节段退变4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8年出现腰痛,影像学检查发现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间盘退变并膨出,行手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7年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降低>2mm,2例(术后5年、8年各1例)患者手术相邻上位节段椎体前缘骨赘高度>3mm。2例出现假体移位(分别于术后5年和6.5年),3例出现异位骨化(分别于术后6年、7年和9年),均未出现临床症状。结论: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中长期疗效较为满意。
康南鲁世保海涌王庆一藏磊刘玉增王宇孔超
关键词: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临床疗效
外源性一氧化碳抗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所致肺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目的:观察外源性一氧化碳(CO)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IR)所致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n=8):对照组(control)、control+CO、IR和IR+CO组。复制大鼠双后肢缺血及再灌注后肺损伤模型。IR+CO和control+CO组在再灌注前1h或相应时点置含2·5×10-8CO的空气中,其余两组呼吸正常空气。观察大鼠肺组织学、肺组织中中性粒细胞(PMN)数目、丙二醛(MDA)含量、肺组织湿重和干重之比(W/D)以及动物生存情况等。应用一氧化碳血氧分析仪监测动脉血中碳氧血红蛋白(COHb)水平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变化。结果:IR组动物死亡率、肺组织中PMN数目、W/D、MDA含量和ICAM-1表达均显著高于control组;IR+CO组血内COHb水平显著高于IR组,而上述指标则均显著低于IR组、肺损伤减轻。结论:外源性CO可减轻肢体IR所致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下调ICAM-1表达、抑制PMN在肺内聚集有关。
周君琳凌亦凌苏庆军康南鲁世宝关立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性白细胞
“周末运动员”,当心跟腱伤
2009年
30多岁的张先生是一家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平时不太爱活动。周末,单位组织羽毛球比赛,小张特别高兴,想着平时疏于锻炼,这回要超负荷运动一下,好好活动一下懒骨头。谁知,刚打了不到半小时,小张突然觉得小腿肚像是被什么东西敲了一下,紧接着腿一软,疼痛难忍。同事们忙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完说,小张需要住院动手术。“不就是打羽毛球扭伤了腿吗,还要做手术?”面对小张的疑问,医生解释道:“你的跟腱断了。”
康南
关键词:跟腱周末运动员羽毛球比赛行政管理人员医生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临床应用初步报告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探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适应证及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999年12月~2001年11月间,应用LinkSB ChariteⅢ型椎间盘假体对30例患者33个椎间盘进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男16例,女14例;年龄36~54岁,平均44岁。术前诊断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22例,腰椎间盘切除术失败6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2例。术前JOA评分4~17分,平均11分。手术节段为L3-41例,L4-518例,L5S18例,3例患者进行了相邻两个节段的椎间盘置换术(L3-4和L4-51例,L4-5和L5S12例)。结果 术后随访4个月~2年3个月,平均16.7个月。术后JOA评分20~29分,平均26分;症状改善率64%~100%,平均89%;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率50%~100%,平均84%。27例患者恢复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l例患者术后仍感腰背痛,l例患者虽然术后症状较术前好转但仍感左下肢疼痛,l例患者术后16个月搬运重物时造成手术节段的椎弓根断裂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论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可有选择地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其近期疗效满意,但远期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王庆一苏庆军张岑山曲铁兵刘燕翌康南
关键词: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适应证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并发症手术方法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