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水莲

作品数:11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安联合大学政史系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知识经济
  • 4篇企业
  • 4篇资本
  • 4篇劳动力
  • 3篇知识
  • 3篇资本结构
  • 3篇就业
  • 2篇知识管理
  • 2篇劳动力商品
  • 2篇劳动力市场
  • 2篇劳动资源
  • 2篇城乡
  • 1篇再就业
  • 1篇再就业服务
  • 1篇再就业服务中...
  • 1篇知识创新
  • 1篇知识化
  • 1篇知识经济时代
  • 1篇知识经济挑战
  • 1篇知识经济条件

机构

  • 11篇西安联合大学

作者

  • 11篇李水莲

传媒

  • 4篇唐都学刊
  • 2篇青海社会科学
  • 1篇理论导刊
  • 1篇西安联合大学...
  • 1篇国有资产研究
  • 1篇西安建筑科技...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6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充分就业的主观、客观和中介条件被引量:1
2000年
就业问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文章通过对劳动力供给方、需求方及密切联系二者的劳动力市场三个方面的分析 ,提出了缓解和解决就业矛盾的具体途径及条件 ,一是改变传统就业观念 ,努力培育新能力 ,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首要条件 ;二是调整就业结构 ,不断拓展就业空间和增岗 ,是解决就业的根本条件 ;三是建立统一、高效、有序、全方位开放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
李水莲
关键词:就业劳动力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
论我国劳动力的运行市场
2000年
李水莲
关键词:劳务市场劳动资源再就业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所劳动力流动
全文增补中
知识经济与企业机制转型
1999年
探讨知识经济与企业机制转型之间的关系问题,对于我国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对知识经济内涵和特征的分析中。
李水莲
关键词:知识经济知识创新知识管理
论资本经营的存在基础
2001年
资本经营是指买卖资产与企业的经营行为 ,它是我国企业经营理论和实践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资本经营的直接存在基础是生产经营 ,生产经营的扩张与发展也离不开资本经营。资本经营存在的体制基础是发达的市场经济 ,其具体要求 :一是健全产权市场 ,完善现代产权制度 ;二是健全资本市场 ,完善有效的中介机构 ;三是健全市场监管体系 ,完善法律法规 ;四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李水莲
关键词:资本经营资本市场产权市场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社会保障体系中介机构
新世纪企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000年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但同时又使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肩负着加速发展工业经济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双重任务。本文探讨知识经济中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应采取的对策,对于增强企业活力,深化改革,加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李水莲
关键词:企业知识管理资产结构
劳动力市场问题初探
1993年
劳动力走向市场,发挥市场对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
李水莲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企业破产制度劳动资源就业培训劳动力商品生产要素市场
论知识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城乡资本结构
2000年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通过对知识经济特征的分析,指出了建构中国城乡资本结构的客观必然性及其具体内容,即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产业优化升级,建构以国有资本为主体的多元化城市资本结构和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多元化农村资本结构。
李水莲
全文增补中
知识经济与中国特色的资本结构
2000年
李水莲
关键词:资本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知识经济时代历史性机遇买方市场知识化
优化城乡资本结构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1999年
知识经济的兴起,对中国既是历史性机遇,又是严峻的挑战。如何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挑着实现工业化的重担,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就成为理论上和现实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对知识经济内涵、特点的分析中,提出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优化城乡资本结构。
李水莲
关键词:知识经济国有资本农业产业化比较优势
论创新的主体素质、客体环境及思维方法被引量:1
2002年
人类探知未知事物的强烈欲望以及永不满足对美好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 ,是创新活动永不枯竭的动力。作为创新主体的人 ,应该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多层次的文化素质和复合型智慧素质 ;恪守法律和原则规范的自律素质。创新的客体环境包括客观事物存在的实际、市场的需求实际及政府政策行为实际。创新思维力戒违背事物发展规律和否定一切 ,力戒浮躁不入和墨守成规 ,力戒刻意创新和花样翻新。
李水莲
关键词:创新动力创新思维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