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素英

作品数:27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8篇地震
  • 6篇地壳
  • 3篇地震动
  • 3篇地震活动
  • 3篇地震活动性
  • 3篇地震前
  • 3篇地震学
  • 3篇形变
  • 3篇震前
  • 3篇主震
  • 2篇地壳形变
  • 2篇地震前后
  • 2篇远震
  • 2篇震级
  • 2篇震源
  • 2篇震源机制
  • 2篇科技期刊
  • 1篇低速层
  • 1篇地电
  • 1篇地电阻率

机构

  • 27篇河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成都地质学院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化工研究院

作者

  • 27篇刘素英
  • 5篇陈绍绪
  • 4篇薛经
  • 4篇尹志军
  • 3篇张学民
  • 2篇王勤彩
  • 2篇平建军
  • 2篇张天中
  • 1篇李淑莲
  • 1篇刘继录
  • 1篇聂宝华
  • 1篇黄万发
  • 1篇米雪梅
  • 1篇潘华
  • 1篇陈建国
  • 1篇孙彦雪
  • 1篇刁桂苓
  • 1篇彭远黔
  • 1篇戴英华
  • 1篇李钦祖

传媒

  • 11篇世界地震译丛
  • 5篇山西地震
  • 3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震
  • 1篇地壳形变与地...
  • 1篇内陆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灾害学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11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华北地区的震源机制被引量:12
1991年
本文作出了1980年以来华北中、强地震震源机制;分析整理出1937年以来华北地区85个地震的震源机制资料。结果表明,半个多世纪以来,该区地震主要为走滑断层类型,震源机制两组节面的走向分别为北北东向和北西西向;主压应力P轴大都为北东东—南西西,主张应力T轴大都为北北西—南南东向。通过对不同时段进行研究推测,华北地震的震源机制不仅具有空间上的一致性,而且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
姚殿义杜迎春刘素英
关键词:震源机制地震
北京顺义地震前后的小震机制解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收集了1986年11月10日北京顺义M_s4.2级地震(主震)前后河北区域台网记录到的小震波谱最大振幅资料,利用P、S最大振幅比及P波初动资料,根据Delta矩阵的分离形式,对波场基本传播项进行重新组合,计算出记录资料较好的小震机制解参数。结果表明,顺义地震震中区及其附近小震主压应力(P)轴分布比较集中,并且在“主震”前小震机制解一致性较好,主震之后较前者有一定的紊乱,这可能是识别主震的一个标志。
刘素英姚殿义
关键词:地震
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被引量:3
2003年
对科技期刊质量和编辑素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认为编辑是期刊的设计师。一本期刊从总体创意、策划选题、编审稿件到排版设计,无不体现编辑的主体意识。期刊质量的好坏,读者评价的高低都与编辑息息相关。编辑的素质关系到期刊的生存和发展。得出不断提高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是十分必要的结论。
李玉亭刘素英
关键词:科技期刊
苏门答腊断层地震活动性分形图象的新证据及其在地震预测中的可能应用
2002年
Sukmono等(1997)指出有一种被称为苏门答腊断层系(SFS)地震活动性分形图象的重复性图象,将沿具有断层段几何分维(D)值的SFS诸段发生的浅源大地震(深度≤50km,5≤m_b≤7.0)的时间给出了相关关系。通过使用这种重复图象,成功地预测出两个1995~1996年间发生在SFS的地震。从1997年这篇文章发表以来,在SFS已发生过4次浅源大地震,分别发生在亚齐段(3次)和克帕希昂段。这4次地震遵从所提出的SFS地震活动性分形图象,从而又一次证实了这种图象沿SFS地震长期预测中的适用性。
S.Sukmono薛经刘素英
关键词:地震活动性分形图象地震预测
唐山地震区的地壳形变及强震重复时间预测
<正>无论是地震前还是地震后,在国内所有大震区中,唐山地震区的垂直形变资料都是最丰富的,作者研究了唐山地震区地壳垂直形变的过程,并根据地壳形变速率推测该地区强震重复的时间间隔。唐山地震区的地壳形变,在1967年以前经历了...
陈绍绪刘素英王勤彩
文献传递
地震滑动时空分布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远震和强震数据的联合反演:在1999年伊兹米特主震中的应用(二)
2004年
图11和图12分别给出了对地表位移未作约束和有约束时由实际数据分别反演和联合反演得到的滑动分布。它们有共同的特征:(1)在模型西部的深处缺少滑动;(2)在模型的中部,从格尔居克以西约10km到萨潘贾湖的东邻区,存在高滑动值(4~8m);(3)在最东段滑动显著。
B.DelonisD.GiardiniP.LundgrenJ.Salichon刘素英孙彦雪
关键词:地震滑动全球定位系统远震伊兹米特地震
地震丛集模型的改进
2004年
假定地震是随机点过程的实现,并且全部地震的震级分布都遵从6为常数的古登堡一里克特定律,通过传染性模型,我们对地震的时空发生率密度进行了模拟。发生率密度是通过两项求和计算的,一项代表独立或者说自发的活动性,另一项代表由先前地震诱发的活动性。第一项只与空间有关,而第二项依赖于三个因素,包括已发生地震的震级、时间和位置。本文中,对时间项我们使用修正后的大森定律,重点研究震级和空间项。对于每一项,我们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假设,并且根据1987年到2000年意大利仪器记录地震的目录,分别找出了各自的最大似然参数。对2001年纪录的地震活动性计算了各自的可能性并进行了比较,这为找到最佳模型提供了一个途径。对各种假设进行蒙特卡罗模拟,由此来评估我们选择的假设的可信度。我们的研究表明,对于空间分布,反向幂密度函数比正态密度函数更可靠,而余震发生对于震级的尺度不变性假设可以在高可信水平上被拒绝。最终的模型适宜于在真实环境中计算地震发生概率。
R.ConsoleM.MurruA.M.Lombardi刘素英张天中
关键词:地震丛集震级余震地震活动性发生率传染性
强地震动的表征
2004年
一些水下滑坡是由地震引起的强地震动触发的。本文评述了有关强地震动描述的当前概念及其发震趋势。改进的经验地震动模型是由强震数据集导出的,这方面的数据在近10年也得到了显著的充实。然而,由于这些模型中的震级—距离—场地分类的参数化常常过于简化实际情况,因此这些经验模型具有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这表现在一些已知的、对强地震动具有很大影响的其他条件并没有作为这些简单模型的参数,例如近断层破裂的方向性效应、地壳波导效应以及盆地响应效应。基于地震学理论的包含这些附加效应的数字地动模型已经建立,且从已有的地震动记录中得以广泛验证。它们可以用来评估过去地震的地震动,也可以用来预测未来潜在地震的地震动。
P.G.SomervilleR.W.Graves刘素英尹志军俞言祥
关键词:强地震地震动地壳震级地震学
由触发地震活动性的级联解释前震
2004年
大地震前观测到前震,以及认为前震具有特殊的性质使得它们能够同其他地震区别开来,所有这些增加了地震是可以预报的希望。所提出的异常属性包括:震级较大的前震相对于震级较小的前震占有比正常值更高的比例;以到主震的时间为参数,地震活动速率以幂律加速;将许多地震序列进行平均时,前震在空间上向主震迁移。使用南加利福尼亚的地震活动性数据,我们证明了这些性质以及其他性质都可由一简单模型得到,这一模型认为,不管前震、余震和主震,任何一个地震都能触发其他地震。我们发现前震的前兆性质同主震的大小无关。这意味着:由于根据过去的地震活动性并考虑触发的级联作用,地震活动速率是可以预报的,因此地震(无论大震还是小震)也是可以预报的。触发的级联作用很自然地产生了大范围、长时间的交互作用,这可以用来解释在非常大尺度范围内观测到的地震活动性相关现象。
A.HelmstetterD.Sornette刘素英张天中
关键词:前震主震地震活动性震相正常值
探测海底下面的动力学过程
2004年
正在设计新的海底地幔动力学计划以借助新一代海洋高分辨率观测设备检验板块构造和对流的地球动力学模型。革命性的板块构造学说为描述固体地球的动力学过程提供了定量的运动学框架。该革命性学说以来35年的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观测结果,结合逐步完善的地幔动力学数字模型,
D.W.ForsythR.S.Detrick刘素英尹志军
关键词:地幔动力学海底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动力学地球物理学动力学过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