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林华

作品数:10 被引量:97H指数:4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慢性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细胞
  • 3篇肝炎
  • 2篇心功能
  • 2篇心功能不全
  • 2篇肾综合征
  • 2篇肾综合征出血...
  • 2篇综合征
  • 2篇综合征出血热
  • 2篇细胞因子
  • 2篇慢性乙型
  • 2篇慢性乙型肝炎
  • 2篇核苷
  • 2篇阿德福韦
  • 2篇阿德福韦酯
  • 2篇病毒
  • 2篇出血热
  • 1篇代偿

机构

  • 7篇南昌大学第二...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南昌市第九医...
  • 1篇北京市卫生局

作者

  • 10篇刘林华
  • 5篇孙水林
  • 4篇陈新月
  • 2篇徐贞秋
  • 2篇钟恢海
  • 2篇郑晓君
  • 2篇陈家鸰
  • 1篇李卓
  • 1篇占锦峰
  • 1篇吴昊
  • 1篇龙涛
  • 1篇黄雁翔
  • 1篇康海
  • 1篇车达平
  • 1篇陈杰

传媒

  • 2篇实用临床医学...
  • 2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国外医学(病...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5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与细胞因子关系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抗病毒治疗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状态,如IFN—α能促进Th1细胞功能和Th1类细胞因子产生。核苷类药物也可能影响慢乙肝患者的免疫功能。
刘林华陈新月吴昊孙水林
关键词:TH1类细胞因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阿德福韦酯疗效核苷类药物免疫状态
社区人群空腹血糖受损对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23年
背景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反映慢性肾脏病严重程度的量化指标之一。研究表明糖尿病前期血糖升高可增加慢性肾脏病风险,但对eGFR直接影响报道较少。目的探讨社区人群中空腹血糖(FPG)受损患者血糖水平对eGF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12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群,收集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包括既往史、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血压、尿酸、血脂、FPG、尿常规、血肌酐),经相应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最终纳入28601例受试者。根据FPG水平将受试者分为FPG升高组(5.6 mmol/L≤FPG<7.0 mmol/L)、FPG正常组(3.9 mmol/L≤FPG<5.6 mmol/L),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为明确FPG对eGFR影响,采用个案匹配控制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多因素(性别、年龄、平均动脉压、尿酸、总胆固醇、体质指数)匹配,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比较匹配后两组一般资料。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分析FPG与eGFR在FPG升高组、FPG正常组及匹配后FPG升高组、FPG正常组间的相关性。结果共获得FPG正常组患者25539例、FPG升高组患者3062例。两组年龄、平均动脉压、尿酸、胆固醇、体质指数、eGF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匹配后,两组年龄、平均动脉压、尿酸、胆固醇、体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G升高组eGFR较FPG正常组更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全人群中FPG对eGFR呈负相关(r_(s)=-0.047,P<0.05),匹配人群中FPG对eGFR影响呈正相关(r_(s)=0.065,P<0.05),且匹配人群FPG升高亚组中相关系数进一步增加(r_(s)=0.127,P<0.05)。结论FPG受损会引起eGFR升高,这为糖尿病前期血糖升高出现的肾小球高滤过状态提供可能的临床推断。
刘林华占锦峰夏忠彬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肾疾病慢性肾脏病
30例肝硬化患者心功能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和心脏功能不全的变化。方法30例肝硬化患者,18例有腹水(腹水组)、12例无腹水(无腹水组),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3组人群的心脏舒张、收缩功能指标和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3组人群左室射血分数、等容收缩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腹水组较对照组等容舒张时间(IVRT)显著延长、E/A比值下降(P<0.01)、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P<0.01)。腹水组患者IVRT和血浆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69,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主动、被动舒张功能下降。血浆NT-proBNP对肝硬化腹水患者心功能损伤检测具有一定价值。
刘林华康海龙涛
关键词:肝硬化心脏超声心功能不全
肾综合征出血热10种炎性介质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2008年
目的了解10种炎性介质在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中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53例,其中轻型9例,中型16例,重型15例,危重型13例。按病期采集血清样本,血液透析(血透)治疗时透析前后采集血清样本,20例正常人血清样本作对照;用ELISA法检测上述样本中的炎性介质(TNF-α、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IL-15和IFN-α);按病期、病型和血透干预三个层次进行分析。结果TNF-α、IL-1β、IL-4、IL-6、IL-8、IL-10、IL-12在发热期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低血压少尿期达高峰(P〈0.01),IFN—α水平在各期均低于对照组(P〈0.01);多数炎性介质水平在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1);血透后大部分炎性介质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10种炎性介质均参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炎症过程;促炎与抗炎介质分泌失衡,TNF-α、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和IL-15分泌过量,导致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分泌量与炎症损害呈正相关;血清IFN-α水平低下,抗病毒作用有限;血透能显著减少患者血清中的炎性介质,减轻炎症损害,缩短病程,并改善预后。
孙水林郑晓君陈家鸰徐贞秋钟恢海刘林华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炎性介质
猪牙皂正丁醇提取物体外对肝星状细胞活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猪牙皂正丁醇提取物体外对肝星状细胞活性的影响,为肝纤维化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肝星状细胞株(HSC-T6)细胞以猪牙皂正丁醇提取物刺激24 h,采用MTT法检测其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猪牙皂正丁醇提取物体外可抑制HSCT6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还可下调Ⅰ型胶原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体外实验证实猪牙皂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抑制肝星状细胞活性的作用。
刘林华许景薇万玉英孙水林
关键词:猪牙皂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
MxA启动子-88的基因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抗黏液蛋白A(MxA)启动子-88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干扰素(IFN)疗效的关系。方法26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给予-αIFN治疗12个月。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及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宿主的抗病毒蛋白MxA启动子-88位点的SNP,并比较SNP与IFN疗效的关系。结果262例患者中,IFN持久应答(SR)50例(19.1%),非持久应答(NSR)212例(80.9%)。MxA启动子-88位点GT基因型频率在SR组为50.0%,与NSR组的1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xA启动子-88位点为GT杂合基因型的CHB患者对IFN治疗反应好。
黄雁翔陈新月李卓刘林华陈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MXA干扰素单核苷酸多态性
肾综合征出血热10种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了解10种细胞因子在肾综合征出血热中的动态变化及作用机制。方法前瞻性选取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53例,轻型9例,中型16例,重型15例,危重型13例。按病期采集血清标本,血透治疗时透析前后采集,20例正常人血清作对照;ELISA法检测上述标本中的细胞因子(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IL-15、IFN-α和TNF-α);按病期、病型和血透干预3个层次进行分析。结果TNF-α、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IL-15在发热期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低血压少尿期达高峰(P<0.01),IFN-α水平在各期均低于对照组(P<0.01);多数细胞因子在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1);血透后大部分细胞因子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10种细胞因子均参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炎症过程;促炎与抗炎介质分泌失衡,TNF-α、IL-1β、IL-2、IL-4、IL-6、IL-8、IL-10、IL-12和IL-15分泌过量、导致明显的全身炎症反应,分泌量与炎症损害呈正相关;IFN-α分泌不足,可能导致细胞免疫功能受限,不利于炎症的控制;血透能显著减少患者血清中的细胞因子、减轻炎症损害。
孙水林车达平郑晓君陈家鸰徐贞秋钟恢海刘林华
关键词:细胞因子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机制
阿德福韦酯抗乙肝病毒治疗进展被引量:43
2005年
慢性乙型肝炎是我国乃至世界突出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主要手段,既往主要是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拉米夫定(lamivudine,3TC).IFN由于副作用较多、耐受性差而限制了其使用;3TC虽然耐受性和安全性都良好,但长期使用会病毒变异以每年14~32%逐年递增[1],并且停药后病毒学和生化指标反跳,因而其临床价值也受限制.最近,一种新的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获得美国等多国FDA批准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ADV是一种口服制剂,通过与dATP竞争逆转录酶结合位点,结合并阻断DNA链的延伸而抑制病毒的复制.临床观察提示它对慢性乙肝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及3TC耐药均有效.与3TC比较,它具有耐药变异出现晚、耐药发生率低、变异株对ADV药敏性轻微下降等优点.本文就ADV抗乙肝病毒治疗,从药理、临床疗效、耐药变异等进行综述.
刘林华陈新月
关键词:阿德福韦酯抗乙肝病毒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病毒变异慢性乙肝失代偿期
抗乙型肝炎病毒新药——恩替卡韦被引量:34
2006年
恩替卡韦(entecavir,ETV)是环戊基鸟苷类似物,作为一个新的抗HBV有效的药物,最近获得美国FDA上市的批准。恩替卡韦的临床试验项目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的慢性乙型肝炎试验,该试验首次直接比较了2种抗病毒药物,即ETV和拉米夫定(lamivudine,LVD),这些研究证实ETV具有较强的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其安全性和LVD相似,耐药性很低。文中从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疗效和病毒变异等方面阐述。
刘林华陈新月
关键词:乙型肝炎恩替卡韦拉米夫定
心功能不全患者肝脏酶学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研究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状态下肝脏酶学的改变。方法10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按纽约分级Ⅰ、Ⅱ、Ⅲ、Ⅳ级分别为11、20、39、30例,检测其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谷氨酰转肽酶(GGT)含量。所有患者均排外病毒性肝炎、脂肪肝、心肌梗死、骨骼疾病等。结果ALT、AST在心功能Ⅳ级显著增加(P<0.01),高于心功能Ⅰ、Ⅱ、Ⅲ级;AKP、GGT在心功能Ⅲ、Ⅳ级较Ⅰ、Ⅱ级患者显著升高(P<0.01或P<0.05)。结论心功能Ⅲ、Ⅳ级患者存在肝脏酶学异常,AKP、GGT较转氨酶更为敏感。
刘林华李炜孙水林
关键词:心功能衰竭肝功能心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