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金生

作品数:18 被引量:44H指数: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军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6篇日军
  • 6篇中日关系
  • 5篇舆论
  • 4篇侵华
  • 3篇谍报
  • 3篇战争
  • 3篇事变
  • 3篇侵华日军
  • 3篇近代中日关系
  • 3篇抗日
  • 3篇抗日战争
  • 2篇通讯社
  • 2篇七七事变
  • 2篇侵略
  • 2篇中日关系史
  • 2篇文化侵略
  • 2篇掠夺
  • 2篇经济掠夺
  • 2篇关系史
  • 1篇地图

机构

  • 18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18篇许金生
  • 1篇徐有威

传媒

  • 6篇民国档案
  • 3篇江海学刊
  • 1篇史学月刊
  • 1篇历史教学
  • 1篇军事历史研究
  • 1篇新闻大学
  • 1篇史林
  • 1篇抗日战争研究
  • 1篇抗战史料研究
  • 1篇2004年中...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军在华军事谍报活动与七七事变的爆发被引量:4
2007年
1936年前后,日军开始加强对华军事谍报力量,全力收集旨在发动军事进攻必须的谍报,并且在七七事变前夕,基本上完成了对中国陆军部署状况和作战能力等的调查,掌握了中国空军各种绝密信息,摸清了中国北方国防工事的构筑状况。因此,即使仅仅从情报收集的角度来看,七七事变也是日军精心策划的必然产物。
许金生
关键词:中日关系史抗日战争七七事变
近代日本在华“应聘将校”与谍报活动考论被引量:1
2014年
甲午战争后,大批日本军人应聘来中国,在中央和地方的军政机关、军校警校、军队等处担任顾问或教官。针对这一特殊群体,日军参谋本部于1902年建立起一整套严密有效的谍报制度,充分发挥其人数众多、身份特殊、分布地域广、在中国任职时间长等谍报上的优势,长期组织他们搜集中国各种情报,使其成为日军对华谍报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
许金生
关键词:谍报近代中日关系
天津编译社与近代日本在华舆论操纵活动被引量:3
2013年
针对"五四"运动前后出现的"排日"浪潮,日本驻华北军司令部在陆军省、外务省和日本企业的大力支持下,1920年2月在天津成立通信社——天津编译社,作为军方操纵舆论的秘密机关。根据军方制定的经营方针,编译社每天向当地及北京等处报社提供大量有利于日本的新闻稿,通过私下提供赞助等手段使其刊登,试图以此操纵舆论为日本侵略政策辩护,平息中国民众的"排日"情绪。天津编译社的活动是近代日军对华宣传战的一个缩影。
许金生
关键词:通讯社近代中日关系
中日汉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比较——以大学非汉语专业的汉语教学为事例
本文就中日汉语教学中媒介语的使用、课堂教学人数的设置、教学计划的公示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加以粗浅的比较,浅论其利弊,并且提出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以期抛砖引玉,增进对以上问题的认识。
许金生
关键词:汉语教学媒介语课堂教学
文献传递
近代日本在华长期驻军的谍报优势探析被引量:1
2015年
近代日本多次出兵侵华,形成清国驻屯军、关东军等长期驻军。驻军利用不平等条约所获种种"特权",在参谋本部的领导下收集各类情报。与日军的其他谍报主体相比,驻军在收集情报方面具有"地"、"人"、"时"方面的明显优势,这些优势便于驻军长期持久展开各种规模、形式的谍报活动,及时准确获得更全面深入、丰富细致的情报。对参谋本部而言,驻军在收集中国情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十足的"平时谍报机关"。
许金生
关键词:关东军侵华日军
近代日本对长江航道军事谍报活动概述被引量:6
2013年
从明治初期开始,日本海军省就以水路部为中心全面系统地收集长江水文情报。数十年来,通过不断收集和翻译欧美编印的中国水路志、向长江派遣军舰和专业谍报人员实地测量调查、利用日籍航运公司和上海日本人引水协会收集情报,至20世纪二十年代末,日本海军已经详细掌握了长江及其支流的各种水文信息,为从长江入侵中国铺平了道路。
许金生
关键词:中日关系长江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对华政策与“东方文化事业”被引量:2
2020年
始于1923年的"东方文化事业",被视为近代日本对华文化外交的标志之一。九一八事变后,"开发"华北经济,获取重要国防资源,在日本对华政策中逐渐占据重要位置,并且成为对华政策的核心纲要之一。与此相对应,"东方文化事业"在事变后开始脱离"文化"之本位。经过前期策划,1936年起日本政府打着"有经济价值的文化事业"之幌子,投入巨资设立"华北产业科学研究所"等经济"开发"项目,直接为"开发"华北资源服务。"东方文化事业"因此沦为日本在华北经济扩张的工具。
许金生
关键词:庚子赔款
从石碌铁矿看日本侵占海南岛时期的“开发”重点被引量:1
2004年
日本侵占海南岛时期曾进行过各种所谓经济“开发”活动 ,石碌铁矿的“开发”便是其中之一。由于战时日本铁矿石紧缺 ,藏量大、品质优的石碌铁矿成为日本军部和“国策会社”不惜财力物力“开发”的对象 ,是其在南方地域最大规模的国家性“开发”事业。透过日本对石碌铁矿的“开发” ,可以看到日占海南时期的“开放”重点正是矿山 ,其“开发”目的则在于掠夺铁矿石这一重要战略资源 ,为其侵略战争服务。
许金生
关键词:石碌铁矿日本侵华时期经济掠夺
《上海泰晤士报》与近代日本官方关系考被引量:1
2016年
出于对华宣传战的需要,近代日本官方曾经在中国利用过大量报纸进行宣传,英文《上海泰晤士报》便是代表之例。该报发行初期由英国人经营,从1906年开始,日本驻沪总领事在外务省领导下,依靠国策会社的支持,通过收买主笔、贷款给报社、秘密投资、独占产权的方式,一步步对其渗透,直至完全掌控。因始终由英国人出面经营,并且高举"拥护英国政策"的幌子,该报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一直活跃于上海舆论舞台,是日本官方在沪操纵时间最长的报纸,也是日本官方在华操纵时间最长的英文报纸。
许金生
近代日本在华宣传与谍报机构东方通信社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为了对华展开舆论宣传,1914年10月在日本驻沪总领事有吉明暗中策划、组织、领导下,东方通信社打着日本民办机构的幌子在上海成立。作为日本在华最早设立的通信社,它在中国各大城市遍设分支机构,通过向当地报刊提供电讯等方式,为日本进行各种宣传。1920年8月归外务省情报部直接经营后,东方通信社的主要功能转向谍报活动,依靠自身种种优势收集中国情报,弥补外交机构在情报战中的缺陷。
许金生
关键词:谍报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