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德卫

作品数:19 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混交
  • 6篇混交林
  • 4篇树干
  • 4篇阔叶
  • 3篇针阔叶混交林
  • 3篇树干液流
  • 3篇树种
  • 3篇人工林
  • 3篇林木
  • 3篇马尾松
  • 3篇阔叶混交林
  • 3篇环境因子
  • 2篇亚热带
  • 2篇优势树种
  • 2篇杉木
  • 2篇土壤
  • 2篇乔木
  • 2篇南亚热带
  • 2篇格木
  • 2篇红椎

机构

  • 17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9篇黄德卫
  • 7篇农友
  • 4篇卢立华
  • 4篇明安刚
  • 4篇贾宏炎
  • 3篇张德强
  • 3篇雷丽群
  • 3篇刘世忠
  • 3篇李跃林
  • 3篇李华
  • 3篇郑路
  • 2篇唐继新
  • 2篇谌红辉
  • 2篇孙冬婧
  • 2篇郝建
  • 2篇农良书
  • 1篇蔡道雄
  • 1篇丁贵杰
  • 1篇刘世荣
  • 1篇劳庆祥

传媒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广西林业科学
  • 2篇绿色科技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林业资源管理
  • 1篇中南林业科技...
  • 1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数据...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层林场创新生态文明制度和治理体系研究——以中国林科院热林中心伏波实验场为例
2021年
我国基层林场目前存在林业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率低以及分布不协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伏波实验场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创新和治理体系建设加以应对,取得一定的成效。总结并阐述了伏波实验场的应对方式及取得的成效,以期能为基层林场在创新生态文明制度和治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杨丽梅黄德卫张显强刘衡伍俊廷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4种优势树种树干液流特征被引量:37
2015年
运用Granier热消散式探针法,对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针阔叶混交林4种优势树种(马尾松、木荷、锥栗和广东润楠)的树干液流密度进行了长期连续观测,并同步监测林分的环境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空气湿度(RH)、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1)4种优势树种的边材面积(As)与胸径(DBH)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2)各优势树种树干液流均呈现"昼高夜低"单峰曲线,且液流速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3)无论湿季还是干季,光合有效辐射(PAR)和水汽压亏缺(VPD)均为控制蒸腾的主要驱动因子;(4)4种优势树种湿季平均日蒸腾量高于干季,马尾松、木荷、锥栗、广东润楠湿季平均日蒸腾量分别为29.52、39.29、30.40、9.41 kg H2O/d,干季分别为20.91、24.84、24.26、8.43 kg H2O/d,干季和湿季的平均日蒸腾量(kg H2O/d)大小均为木荷>锥栗>马尾松>广东润楠,这种种间差异是由边材面积大小和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共同决定的。
程静欧阳旭黄德卫刘世忠张德强李跃林
关键词:针阔叶混交林树干液流
基于林班尺度的森林立地类型划分与质量评价被引量:7
2018年
在广西凭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哨平实验场,以林班为单元,按7hm^2/块密度布设样地调查获取立地因子与林木生长信息,以主成分分析确定立地类型划分主导因子,依据六级分类系统及利用ArcGIS分析叠加技术得到立地类型及图表,综合评价立地质量。结果表明:1)研究区划分2个立地类型小区,3个立地类型组,88个立地类型,其中:立地质量Ⅰ级为零;Ⅱ,Ⅲ,Ⅳ,Ⅴ级立地类型数、面积及占总面积百分数依次为4个,48.87hm^2,1.44%;11个,106.42hm^2,3.14%;52个,2 799.21 hm^2,82.65%;19个,432.36hm^2,12.77%。2)立地质量中等及以上立地类型15个,面积155.29hm^2,占4.58%;而较差或差达73个,3 231.57hm^2,占95.42%。
卢立华冯益明冯益明农友农良书李华黄德卫农良书
关键词:立地类型划分肥力指标
马尾松产脂量与树体因子关系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采用长期定位观测,定时、定株收获的方法,研究了马尾松胸径、树高、冠幅和年龄对产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产脂量随着径级的增大而增加,二者呈正相关关系,不同年龄同径级产脂量差异不显著;2)产脂量随着树高的增大而增加;3)产脂量与各树体因子相关性分析得出:胸径>冠幅>树高>枝下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749、0.686、0.545和-0.147;4)产脂量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且4种年龄的产脂量存在显著差异。
安宁安宁丁贵杰谌红辉农友
关键词:马尾松产脂量胸径树高
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13年
通过综述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的来源、测定方法、迁移过程,介绍了温度、土壤湿度、土壤pH、降水变化及氮沉降等非生物因素及生物因素(凋落物数量、质量)变化对森林土壤DOC的影响,探讨了森林土壤DOC的研究动态,提出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丘清燕梁国华黄德卫陈小梅
关键词:森林土壤可溶性有机碳迁移环境因子
广西大青山次生林的群落特征及主要乔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被引量:31
2015年
本文依托广西友谊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在大青山设置的1 ha长期监测样地,分析了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及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并用点格局分析方法的O-ring统计对主要乔木植物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该区域次生林的物种多样性特点及其维持机制,分析影响优势树种空间分布格局的可能因素。大青山次生林共调查到植物109种,其中乔木58种、灌木29种、草本22种,樟科为样地内物种最丰富的科,区系组成以泛热带成分为主;乔木树种的径级结构接近倒"J"形,主要种群的个体集中分布于中小径级范围(1–5 cm),林分结构合理,更新良好。从物种多度、胸高断面积和重要值来看,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和锈毛梭子果(Eberhardtia aurata)是群落中的共优种,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30.8%,鸭公树(Neolitsea chuii)、广东琼楠(Beilschmiedia fordii)和尖连蕊茶(Camellia cuspidata)为群落的主要伴生树种。用完全随机模型不排除生境异质性的条件下,主要种群多数呈聚集分布;用异质性随机模型排除生境异质性的条件下,主要种群的聚集程度显著下降,仅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主要树种均在一定尺度上表现为两两间正相关,且在0–50 m的大部分尺度上显示出相互独立的特点,没有表现出负相关。
农友郑路贾宏炎卢立华黄德卫黄柏华雷丽群
关键词:物种组成次生林南亚热带
西南桦红椎混交林的生长动态及林木形质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索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的生长动态和树干形质特征,为其大径材培育提供参考。【方法】以11年生西南桦与红椎"丛状行间"同龄混交林为对象,选取9株西南桦和10株红椎样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混交林不同树种的生长动态、径阶蓄积构成、干形、冠高比和树干分杈率等。【结果】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3~7年和第3~9年;红椎平均木的胸径生长速生期在第4~8年,优势木胸径生长速生期从第3年开始,直至第11年仍未结束。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1.0 cm),分别在第1~7年和第1~8年;红椎平均木的树高生长速生期主要在第3~7年,优势木树高的生长速生期在第1~7年。西南桦平均木和优势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速生期(连年生长量>0.01 m;)起始时间分别在第6年和第5年,二者直到第11年仍未结束。在造林后11年内,红椎平均木单株材积的生长量仍处于缓慢增长期。从第4年起,西南桦平均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开始显著高于红椎平均木对应生长量(P<0.05);西南桦优势木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总生长量分别从第5、8、5年开始显著高于红椎优势木对应总生长量(P<0.05)。二元材积模型(V=a×10^(-4)×D^(b)×H^(c))对西南桦与红椎的单株材积拟合及预测效果较好。在11年生混交林中,西南桦和红椎的径阶蓄积分布近似正态分布,西南桦和红椎优良级干形的林木比率分别为67.71%和97.31%,两树种树干分杈率均低于6.0%。【结论】在中幼龄期,西南桦处于混交林上层。西南桦与红椎的"丛状行间"同龄混交经营,有利于塑造西南桦与红椎的优良树干形质和林木生活力。西南桦与红椎优势木的胸径和树高生长速生期比其平均木的速生期长。
唐继新朱雪萍贾宏炎贾宏炎曾冀郭文福
关键词:红椎混交林
南亚热带3种阔叶树种人工幼龄纯林及其混交林碳贮量比较被引量:24
2015年
如何通过优化造林模式来提高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已受到广泛关注。以南亚热带8年生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纯林(PE)、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纯林(PC)、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纯林(PM)及格木×红锥×米老排混交林(MECM)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格木、红锥和米老排不同器官平均碳含量分别为512.4—561.7 g/kg,474.2—553.4 g/kg和512.8—556.3 g/kg。相同树种不同器官之间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各器官碳含量的平均值大小顺序为格木(539.3 g/kg)>米老排(532.7 g/kg)>红锥(515.3 g/kg)。不同林分间,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碳含量均以米老排纯林最高,混交林(MECM)居次,红锥纯林和格木纯林最低;不同林分之间的土壤碳含量差异显著(P<0.05),0—10cm,10—30cm,30—50cm和50—100cm土壤碳含量均以米老排纯林最高,红锥纯林居次,格木纯林和混交林(MECM)土壤碳含量最低。生态系统碳贮量大小顺序为米老排(308.0 t/hm2)>混交林(182.8 t/hm2)>红锥纯林(180.2 t/hm2)>格木纯林(135.2 t/hm2),相同组分不同林分间以及相同林分的不同组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混交林与红锥纯林间碳贮量总量无显著差异(P>0.05)。造林模式对人工林碳贮量及其分配有显著影响,营建混交林有利于红锥和格木地上碳的累积,不利于土壤碳的固定,而营建纯林既有利于米老排生物量碳的吸收,也有利于土壤碳的固定。因而,对碳汇林造林模式的选择,应根据树种固碳特性而定。
明安刚刘世荣农友蔡道雄贾宏炎黄德卫王群能农志
关键词:格木红锥米老排人工幼林碳贮量
2010–2011年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优势树种树干液流数据集被引量:3
2020年
蒸散是陆地生态系统水资源的主要消耗途径,是一个生理过程和物理环境作用下复杂的、连续发生的过程,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其中如何准确定量蒸散组份中植物蒸腾量是一个重要的科学手段问题。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树干液流测定技术的发展为科学准确定量植物蒸腾提供了可能。作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RERN)成员,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在2010–2011年对我国南亚热带主要森林类型之一的针阔叶混交林进行了树干液流监测与研究,以优势树种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锥栗(Castanopsis chinensis)、木荷(Schima superba)和华润楠(Machilus chinensis)为对象,监测了其树干液流动态。本数据集通过整理和统计,列出了树干液流的实测数据,并包含了相关的数据集构建过程信息。建立和共享本数据集可以为深入探究全球气候环境变化森林水分利用动态与格局等相关科学问题提供观测数据,为该地区的森林经营管理及生态系统功能评价提供基础资料。
黄健强黄德卫李跃林张德强Dennis Otieno王立景刘世忠褚国伟张倩媚孟泽
关键词:针阔叶混交林优势树种树干液流
降雨特征对红锥人工林降水分配格局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明析红锥人工林降雨特征对降水分配格局的影响,为南亚热带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支撑。以34年生红锥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17年1—12月的大气降水、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结果表明:年降雨总量945.9 mm,穿透雨、树干茎流、林冠截留分别占大气降水的43.9%、0.5%、55.6%。产生穿透雨和树干茎流的最小降雨量分别为0.6和3.8mm。降水分配格局具有季节波动性,穿透雨率夏季最小,冬季最高,树干茎流率和林冠截留率则反之。小而短的降雨事件导致低的净雨量输入和高的林冠截留量。4个降雨因子中(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和雨前干燥期),降雨量是对降水分配格局最具影响力的变量,降雨强度对树干茎流率有显著影响,降雨历时对穿透雨率和林冠截留率有显著影响,而雨前干燥期对降水分配格局中的3个分量均没有显著性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降水分配格局中的3个分量对降雨特征的响应并不是同步的,树干茎流受降雨特征的影响小于穿透雨和林冠截留。
雷丽群郑路郑路刘士玲农友黄德卫
关键词:穿透雨树干茎流林冠截留降雨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