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海艳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视网膜
  • 3篇网膜
  • 2篇营养因子
  • 2篇源性
  • 2篇源性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
  • 2篇神经营养因子
  • 2篇实验性视网膜
  • 2篇实验性视网膜...
  • 2篇视网膜脱离
  • 2篇脑源性
  • 2篇脑源性神经
  • 2篇脑源性神经营...
  • 2篇脑源性神经营...
  • 2篇复位
  • 2篇复位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指数
  • 1篇眼后节
  • 1篇眼外伤

机构

  • 4篇云南省曲靖市...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作者

  • 4篇徐海艳
  • 1篇曾爱萍
  • 1篇吕瑾
  • 1篇蒋官森

传媒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早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合并眼后节受累的临床效果探析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早期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开放性眼外伤合并眼后节受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方便选自该院2014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78例开放性眼外伤合并眼后节受累的患者,根据患者进行手术时间,将入院后1周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患者作为观察组,共38例,另外40例患者在入院后7 d之后进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通过对2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2组患者症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但是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2.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35, 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3例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1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开放性眼外伤合并眼后节受累患者实施早期玻璃体切割术,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视力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杜福勤徐海艳蒋官森吕瑾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开放性眼外伤眼后节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抗VEGF治疗患者脉络膜血管指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3年
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接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1月-2023年1月期间院内收治的BRVO患者内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选择健康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参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对实验组患者使用VEGF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均对患者进行视力表、OCT检查,获得最佳矫正视力(BCVA),测量黄斑中间凹1500μm范围中心凹厚度(CMT)、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以及脉络膜血管指数(CVI)。结果 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的OCT指标,发现CVI、CMT存在差异,P<0.05。两组SFCT无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CVI、CMT、SFCT、BCVA差异降低,P<0.05。CV分析BRVO患者黄斑中心凹下1500μm范围下CVI为(67.44±4.98),CV为8.79%,SFCT为(269.43±43.35),CV为20.5%,故CVI数值较低,离散程度较小,其波动较为平稳。结论 对BRVO患者实施抗VEGF治疗后,患者的CVI数值显著降低,且CVI波动水平小于SFCT,其更适合用于评估BRVO患者短期疗效的预后指标。
徐海艳黄芸
关键词: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目的 通过建立大鼠眼视网膜脱离(RD)模型,观察RD复位后采用向玻璃体腔注入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给药方式,从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RD复位后视网膜形态学和视网膜细胞超微结构方面探讨BDNF对RD损伤后视网膜修复...
曾爱萍徐海艳
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复位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2014年
目的 探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RD)复位后外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RD损伤后视网膜修复的影响.方法 实验研究.选用健康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BDNF实验组、实验对照组、RD复位组、正常对照组.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RD复位后视网膜形态和视网膜细胞超微结构,检测BDNF对RD复位后视网膜变性的影响;采用原位缺口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UNEL)检测BDNF对RD复位后视网膜细胞凋亡的影响.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视网膜自动复位平均时间为(31.3±3.5)d.光镜、电镜观察BDNF实验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视网膜内外节损伤轻,内、外核层细胞数多,外核层厚,视网膜结构和层次排列好.BDNF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内核层厚度分别为(21.166±3.087)和(16.084±2.928) μm,外核层厚度分别为(23.508±3.679)和(12.885±3.070) μ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76,6.996;P<0.01).BDNF实验组视网膜外核层凋亡细胞数少于实验对照组.结论 RD复位后视网膜形态及视网膜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了改变,视网膜细胞凋亡.外源性BDNF能减轻RD复位后视网膜细胞的变性及凋亡,对PD复位后视网膜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曾爱萍徐海艳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