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地产
  • 3篇住房
  • 3篇住房保障
  • 3篇房地
  • 3篇房地产
  • 2篇低收入家庭
  • 2篇信息系统
  • 2篇居住
  • 2篇居住条件
  • 2篇管理信息
  • 2篇管理信息系统
  • 2篇城镇低收入家...
  • 1篇低收入
  • 1篇低收入群体
  • 1篇地产市场
  • 1篇对抗效力
  • 1篇新闻
  • 1篇新闻发布
  • 1篇新闻发布会
  • 1篇社会保障

机构

  • 10篇重庆市国土资...

作者

  • 10篇蒙毅
  • 3篇颜英
  • 3篇邱道持
  • 3篇陈芒
  • 3篇屈晓波
  • 2篇张孝成
  • 1篇翟建松
  • 1篇程本初
  • 1篇黄茂军
  • 1篇曾强

传媒

  • 2篇重庆国土房产
  • 2篇中国土地
  • 1篇上海房地
  • 1篇住房保障
  • 1篇中国房地产业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市地房籍管理信息系统
蒙毅邱道持陈芒屈晓波莫元春颜英张孝成苏文孙俊杨武恒瞿永志周浪汪陵张婷曹亚旻
该项目主要针对重庆市现有的地房籍业务管理特点,采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网络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土地房产图形管理、预售、登记、交易、查询、市场分析、统计、预警预报及信息发布系统,重点通过“以图管地、以图管房”...
关键词:
关于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探讨
2006年
居住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居民的基本居住条件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职责。通过10多年的住房制度改革。我国以市场化为特征的住房新体制基本建立。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蒙毅
关键词:住房保障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制度改革居住条件住房新体制公民权利
重庆市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脱钩改制之实践
2001年
房地产估价机构脱钩改制是国务院、建设部的要求,也是为打破市场垄断,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氛围之必须。这是推动整个行业发展进步的一件大事。 房地产估价机构脱钩改制牵涉方方面面,其关键是建立产权民营化的机制。在今天政策法规不完善、市场经济运行规则不成熟的情况下,政府主管及估价机构的挂靠部门,一定要高姿态,付出改革成本,比如,估价人员智力劳动形成的积累比例,不能因为有关规定不明确而定的比例太低,这都不是明智的做法。与此同时估价人员也要注重估价业务未来预期收益,不要因在资产划分上的扯皮,而丧失了自己已经占有的市场份额。“风物长宜放眼量”,财富的拥有是给那些有胆有识有准备而又富于脚踏实地的人准备的。有句话叫“是鹰,就会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蒙毅
关键词:脱钩改制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房地产评估房地产估价机构估价师脱钩改制工作
在中国西部(重庆)房地产论坛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2002年
蒙毅
关键词:新闻发布会房地产业西部大开发
重庆市地房籍合一管理信息系统
蒙毅邱道持陈芒屈晓波莫元春颜英张孝成苏文孙俊杨武恒瞿永志周浪汪陵张婷曹亚旻
该系统提供了地房籍数据建库、图属交互操作、各类图形输出和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功能,建立了地房籍业务流程化办公系统、联网房产登记交易申报系统、公众房地产信息查询系统。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一体化管理,以组件式地理信息系统来实...
关键词: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重庆市住宅与房地产市场监管信息系统
邱道持蒙毅陈芒屈晓波颜英曾强胡建翟应龙桂鹤松陈杰王继曾小雨
该系统为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房地产市场监管和服务体系,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和社会共享,实现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的互联互动和认证管理,提供了综合信息基础平台,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信息管理体系,提高了政务办...
关键词: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
廉租住房——重庆市政府的“民心工程”
2006年
为落实国家和重庆市政府关于廉租住房的有关政策,重庆市明确了保障对象、保障方式和资金渠道,采取了六项具体措施,即:做好调查摸底、规范审核程序、实施目标管理、深化政策研究、多渠道联动、做好配套服务。重庆市的做法得到了建设部的肯定。此外,还提出了“十一五”期间住房保障工作的目标任务及举措。
蒙毅
关键词:住房保障廉租住房
国企改革划拨土地处置的方式、原则及立法建议被引量:2
2000年
蒙毅程本初黄茂军
关键词:国有企业划拨土地使用权
全文增补中
关于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的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蒙毅
关键词: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住房社会保障制度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住房问题
现行土地登记管理体制需要改革
2008年
《物权法》明确了土地登记的公示力和对抗效力,将登记作为取得土地物权的前提。这意味着违法用地如果未进行登记,就只能停留在事实行为阶段。因此,严格有效的登记制度在依法保护土地物权的同时,亦可以成为主动监管用地行为的一道“闸门”,有效预防土地违法行为。
蒙毅翟建松
关键词:土地登记土地违法行为土地物权《物权法》对抗效力违法用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