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军杰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静脉
  • 2篇细胞
  • 2篇门静脉
  • 2篇门静脉高压
  • 2篇门体分流
  • 2篇门体分流术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性
  • 2篇经皮经肝穿刺
  • 2篇静脉高压
  • 2篇分流术
  • 2篇肝穿
  • 2篇肝内
  • 2篇肝内门体
  • 2篇肝内门体分流
  • 2篇肝内门体分流...
  • 2篇癌细胞
  • 2篇穿刺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机构

  • 6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粤北人民医院

作者

  • 6篇毛军杰
  • 5篇单鸿
  • 4篇钱结胜
  • 4篇姜在波
  • 3篇张有用
  • 3篇李名安
  • 3篇关守海
  • 3篇庞鹏飞
  • 2篇胡晓俊
  • 2篇陈俊伟
  • 2篇黄明声
  • 1篇王皓帆
  • 1篇张波
  • 1篇柏明军
  • 1篇朱康顺
  • 1篇林曲
  • 1篇唐文杰
  • 1篇张丽娜
  • 1篇李征然
  • 1篇秦潇潇

传媒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新医学
  • 1篇第十届中国介...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评估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对不同病因所致复杂门静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30例复杂门静脉高压患者。按病因分类:门静脉癌栓15例,其中2例合并海绵样变性;门静脉血栓形成8例,其中3例合并海绵样变性;不明原因门静脉海绵样变性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回顾性分析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临床随访结果。结果30例患者技术成功率100%,未出现严重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术中共植入自膨式覆膜支架64枚,其中植入2枚支架20例,3枚支架7例,1枚支架3例。分流道建立后门静脉压力由(54.2±4.5)cmH20降至(30.5±3.8)cmH20(P〈0.05)。术后1周临床症状有效缓解。随访3-1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随访期间,因肝功能衰竭死亡8例。2例患者出现分流道狭窄,给予球囊扩张后狭窄解除。5例患者出现轻度肝性脑病,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1例患者发生重度肝昏迷,经再次植入支架缩小分流道后症状缓解。结论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安全、有效,为复杂门脉高压症患者的肝内门体分流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式。
张有用庞鹏飞毛军杰李名安钱结胜关守海姜在波单鸿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门体分流术介入性
氯化钴作用下大鼠肝癌细胞株RH35的HIF-1α与VEGF表达及侵袭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钴(CoCl2)对大鼠肝癌细胞株(RH35)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对RH35增殖及侵袭能力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0、50、100、150、200μmol/L)CoCl2建立RH35缺氧模型。通过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CoCl2对RH35的体外生长增殖活性的影响。定量PCR(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及ELISA检测RH35中HIF-1α及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体外侵袭实验(Transwell)检测细胞的体外侵袭迁移力。结果 CCK-8显示在CoCl2浓度为50、100、150μmol/L时,RH35细胞体外生长增殖活性与0μmol/L无差异(P>0.05),在200μmol/L时,RH35增殖活性降为(62.90±1.57)%,与0μmol/L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Q-PCR显示RH35细胞HIF-1α及VEGF的mRNA表达随CoCl2浓度升高而增加,并且HIF-1α与VEGF呈显著正相关(r=0.980,P=0.020)。蛋白免疫印迹法及ELISA显示HIF-1α及VEGF的蛋白表达均随CoCl2浓度升高而增加。Transwell显示RH35随CoCl2浓度增高,侵袭能力增加。结论 CoCl2化学缺氧模型可较好的模拟缺氧引起的肝癌细胞HIF-1α上调,使VEGF表达增加,并且两者具有相关性;通过上调HIF-1α可增加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为下一步实验奠定基础。
陈俊伟胡晓俊林曲毛军杰王龙柏明军黄明声单鸿
关键词:缺氧缺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肿瘤侵袭
腔内激光消融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钱结胜姜在波朱康顺关守海黄明声周斌毛军杰张波王皓帆单鸿
经皮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
目的 评估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可行性及疗效.对象与方法 2004年9月至2014年9月,18例男性症状性自发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患者(年龄32~64岁,平均46岁),其中合并存在肠系膜上动脉...
庞鹏飞毛军杰张有用姜在波钱结胜李名安罗骏阳单鸿
关键词:肠系膜上动脉夹层成形术
双报告基因在监测小鼠肝癌细胞以及间充质干细胞分布及增殖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 探讨双报告基因分别标记肝癌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s),并利用活体成像技术动态监测肝癌细胞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构建同时表达荧光蛋白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慢病毒载体,制备慢病毒,获得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表达阳性的Hepa1-6小鼠肝癌细胞以及mKate2表达阳性的hMSCs;应用生物发光成像在细胞及活体水平评价其发光能力;Transwell实验探讨hMSCs向Hepa1-6小鼠肝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慢病毒载体,并获得eGFP+-Hepa1-6及mKate2+-hMSCs细胞系;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eGFP、mKate2表达,生物发光成像观察细胞荧光素酶表达光信号,其信号强度与细胞数目呈正相关性(R2分别为0.999和0.984);Transwell实验观察到hMSCs向肝癌细胞趋化.结论 本研究开发构建适合荧光/生物发光双功能显像的慢病毒载体,成功转染Hepa1-6及hMSCs,为随后活体动态监测间充质干细胞对肿瘤生长情况的影响提供了可行性;并与体外实验相互印证,为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张丽娜胡晓俊毛军杰唐文杰秦潇潇陈俊伟吴春梅李征然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发光蛋白质类
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经皮经肝穿刺肝内门体分流术在不同病因引起的复杂门静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2012年10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30例复杂门静脉高压患者。按病因分类:门静脉癌栓15例,其中2例合并海绵样变性;门静脉...
庞鹏飞张有用毛军杰李名安钱结胜关守海姜在波单鸿
关键词:门静脉高压门体分流术放射学介入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