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飞

作品数:9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市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癌患者
  • 5篇肺癌
  • 4篇护理
  • 3篇恐惧
  • 3篇肺癌患者
  • 2篇心理
  • 2篇晚期
  • 2篇护理模式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2篇宫颈癌患者
  • 2篇癌症
  • 1篇单抗
  • 1篇单抗治疗
  • 1篇心理恐惧
  • 1篇心理问题
  • 1篇循环护理
  • 1篇循证
  • 1篇循证护理
  • 1篇循证护理实践

机构

  • 9篇南京市胸科医...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张艳飞
  • 3篇刘洁
  • 1篇徐婷
  • 1篇夏广惠
  • 1篇张娟
  • 1篇刘红
  • 1篇曹岚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护...
  • 1篇当代护士(上...
  • 1篇海南医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上海护理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例晚期年轻肺癌患者的安宁疗护实践
张艳飞
关键词:安宁疗护
四维度自我效能驱动护理模式在肺癌晚期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四维度自我效能驱动护理模式在肺癌晚期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1日-2021年8月30日本院收治的120例肺癌晚期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采用四维度自我效能驱动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评分、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效能评估量表中日常情绪、新行为学习能力、面对困难的态度及面对选择的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1.98±3.26)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为(32.36±4.1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症状量表、功能量表及其他单项目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总分为(86.77±5.2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65.33±4.25)分(P<0.05)。结论 采用四维度自我效能驱动护理模式对肺癌晚期化疗患者进行干预,可明显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张艳飞张位位刘洁
关键词:肺癌晚期化疗
一种新型充气式抬高枕气压稳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充气式抬高枕气压稳定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固定卡槽,固定卡槽下端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下端设置有操作旋钮,固定座下端设置有微型气泵,微型气泵下端设置有气泵开关,微型气泵左端连接有三通阀...
张艳飞张位位
PERMA幸福护理模式减低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D-1/PD-L1单抗治疗后癌症复发恐惧的价值研究
2022年
探究PERMA幸福护理模式减低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D-1/PD-L1单抗治疗后癌症复发恐惧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纳入的120例PD-1/PD-L1单抗治疗后的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观察组采用PERMA幸福护理模式干预。评估两组癌症病人疾病恐惧进展简化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结果:观察组癌症病人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体幸福感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ERMA幸福护理模式应用于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PD-1/PD-L1单抗治疗后,有效降低了癌症复发恐惧水平,提升了总体幸福感水平。
徐婷张艳飞
关键词:老年性非小细胞肺癌
PDCA循环护理结合四位一体护理对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2023年
目的 探讨PDCA循环护理结合四位一体护理对肺癌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南京市胸科医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50例拟行放射治疗(简称“放疗”)的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抽签法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2组患者均接受PDCA循环护理,观察组患者加用四位一体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发生情况,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和护理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在放疗期间的放射性肺炎总发生率为14.67%,较对照组的28.00%更低(P<0.05)。干预1周和干预1个月后,2组的GSES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观察组的GSES评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放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0%,较对照组的85.33%更高(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结合四位一体护理能够降低行放疗的肺癌患者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提高其自我效能及护理满意率。
张位位张艳飞刘洁
关键词:肺癌放射性肺炎
数字健康干预用于食管癌患者居家营养支持的范围综述
2024年
目的对数字健康干预在食管癌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以识别数字健康的干预形式、内容要素和应用效果,为未来该领域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9月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6篇英文文献及12篇中文文献。基于相关文献分析认为,对于食管癌患者居家营养支持的数字健康干预,主要形式有通讯软件、应用程序及网站平台;干预内容要素主要涉及成立营养管理团队、居家肠内营养指导、构建个体化饮食方案、建立个人营养档案、交流互动、心理疏导及功能锻炼等;结局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生理相关指标、心理指标、生活质量、自我管理、安全性与可行性指标等。结论数字健康干预拓展了食管癌患者营养支持的形式,能够改善食管癌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多学科、多要素联合的干预方式更受青睐。数字健康干预在食管癌患者营养支持中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满意度,但仍面临许多挑战。今后可基于“互联网+护理服务”和分级诊疗管理模式,进一步拓展数字健康干预的形式和内容,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以改善食管癌患者营养支持的干预效果。
王玢张艳飞苏亚楠江素婷
关键词:食管肿瘤营养支持
灵性健康在宫颈癌患者负性信息注意偏向与癌症进展恐惧间的中介效应
2024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灵性健康、负性信息注意偏向与癌症进展恐惧现状,并分析灵性健康在后两者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治疗功能评估-灵性量表-12、中文版负性信息注意量表和简化版疾病进展恐惧问卷对265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测评。采用Pearson分析宫颈癌患者负性信息注意偏向与癌症进展恐惧、灵性健康之间的相关性,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265例宫颈癌患者灵性健康评分(22.24±3.48)分,负性信息注意偏向评分(40.52±4.57)分,癌症进展恐惧评分(35.85±4.62)分。宫颈癌患者癌症进展恐惧与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呈正相关、与灵性健康呈负相关(P<0.05);负性信息注意偏向与灵性健康呈负相关(P<0.05)。灵性健康在负性信息注意偏向与癌症进展恐惧之间中介效应值为28.15%。结论:灵性健康在负性信息注意偏向与癌症进展恐惧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宫颈癌患者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可以通过调节灵性健康间接影响癌症进展恐惧。
张位位张艳飞
关键词:宫颈癌中介效应
宫颈癌患者后装治疗期间心理恐惧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1年
目的调查宫颈癌患者后装治疗期间的心理恐惧特征,并探讨影响其恐惧感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南京市胸科医院于2017年10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81例接受后装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采用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评估患者的心理恐惧情况。按照患者FoP-Q-SF得分结果,将得分>34分者纳入观察组(n=33),将得分≤34分者纳入对照组(n=148)。分析2组患者的心理恐惧特征。并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宫颈癌患者后装治疗期间心理恐惧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的FoP-Q-SF平均得分为(24.49±6.51)分,其中33例(18.23%)得分>34分。宫颈癌患者心理恐惧主要来源于疾病对家庭的影响,其次为担忧疼痛和想到疾病可能进展而使其焦虑。年龄≤40岁、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确诊至调查时间≤1年和事业单位工作是影响宫颈癌患者后装治疗期间心理恐惧的独立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后装治疗期间易出现恐惧心理,且对家庭、疼痛和疾病进展的担忧是造成其心理恐惧的主要原因。年龄≤40岁、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确诊至调查时间≤1年和职业为事业单位工作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后装治疗期间心理恐惧的重要因素。
张艳飞刘洁张娟张位位
关键词:宫颈癌心理恐惧影响因素
青年女性肺癌患者心理问题与循证护理实践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青年女性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并观察采取循证护理实践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8例青年女性肺癌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自制影响因素表评价患者循证护理干预前后的得分并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家庭因素的影响、自我形象的维护等明显影响患者心理状态的问题,通过循证护理实践得到有效改善。结论循证护理实践能够有效改善女性肺癌患者的焦虑抑郁和恐惧,对提高自信,改变对自身价值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刘红夏广惠张艳飞曹岚
关键词:青年女性肺癌心理问题循证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