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婉 作品数:11 被引量:3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携带HBV的儿童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1例 2015年 患者,女,12岁。因"双下肢水肿2周"入院。2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查体:心、肺、腹及神经系统辅助检查未发现异常。HBsAg(+)、HBcAb(-),HBsAg定量0.070IU/mL、HBcAb定量0.208(低于检测值),HBV DNA〈500IU/mL,各项嗜肝病毒指标除HBsAg阳性外,其余均阴性,自身抗体阴性,肝生化指标提示谷氨酸氨基转移酶57 U/L,谷草氨酸氨基转移酶115U/L,γ-谷氨酰犀转移酶216 IU/L、白球蛋白比值0.8、门蛋白20.3g/L、总蛋白47.1g/L、胆碱酯酶1866U/L,血常规提示三系血细胞减低。 杨婉 刘凯辉 于晓辉关键词:HBV HBCAB 嗜肝病毒 抗体阴性 肝豆状核变性 血清铜蓝蛋白 HBV介导肝细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5年 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HCC最为关键的因素,但其中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患有HBV相关肝细胞癌(HBV related HCC,HBV-HCC)的人群主要分布在亚洲西北部地区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感染率也在逐年上升, 杨婉 王兆林 武承凤 于晓辉关键词:肝细胞癌 HBV 分子机制研究 流行病学研究 丙肝病毒感染 HBCAG 苦参碱通过相关信号通路抑制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6年 苦参碱是苦参的提取物,可以抑制恶性肿瘤的增殖及迁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细胞间的信号转导影响着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生长状态,目前对于苦参碱抑制恶性肿瘤相关的信号通路研究除了被广泛研究的MAPK、JAK.STAT、NF-κB等外,还有近年来研究较热的Wnt/p—catenin和mTOR。这些通路主要经关键蛋白的磷酸化而激活,并联络其他不同通路,进而减轻肿瘤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及生物学行为。研究苦参碱在抗癌过程中所经过的信号通路,可为苦参碱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而与苦参碱相关的不同通路间的具体关系是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杨婉 王兆林 王盖浩 武承凤 于晓辉关键词:苦参碱 肿瘤 信号通路 并发重度食管炎的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被引量:1 2016年 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epidermolysis bullosa,EB)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及黏膜脆性增加,轻微创伤后发生水疱,继而出现糜烂、溃疡和瘢痕,此病可累及消化道黏膜、睑结膜、口腔黏膜、也可出现重度龋齿等,但以食管黏膜损伤居多[1]。目前国内外对此病报道较少,我们于2014年9月收治1例EB并发重度食管炎,现报道如下。 杨婉 刘凯辉 王兆林 王盖浩 于晓辉关键词: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食管炎 苦参碱通过ERK信号通路对HepG2肝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影响 目的:观察苦参碱对肝癌细胞的抑制效果及机制。 方法:选取HepG2肝癌细胞系,MTT筛选苦参碱作用于HepG2肝癌细胞的浓度梯度,并观察苦参碱对HepG2肝癌细胞形态学的影响。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3组... 杨婉关键词:ERK信号通路 苦参碱 肝癌 细胞增殖 “肝肾同源”理论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1 2016年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病程迁延难愈,可并发肾小球肾炎、肝肾综合征及肝性脊髓病,是肝病领域的难题。"肝肾同源"是指肝肾两脏虽然在结构、功能上有差异,但却在中医生理中有相同的起源和密切的联系。应用"肝肾同源"理论,可以从疫毒和免疫功能紊乱角度分析CHB的发病机制,并通过临床表现及症状判断CHB的病情程度及预后,也为CHB的并发症提供了中医理论依据。因此应用"肝肾同源"理论分析CHB,可以指导现代医学与中医理论相结合,为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新思路。 杨婉 王兆林 王盖昊 于晓辉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并发结核性腹膜炎1例 被引量:2 2014年 患者,女,58岁,因"发现慢性乙型肝炎(CHB)2年,腹胀伴发热10 d"入院。患者发现CHB 2年,口服"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3个月后自行停药。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10 d,多在午后,体温最高达39.3℃,除上述症状外还伴有乏力、纳差、盗汗,无反酸、烧心、恶心、呕吐、呕血、腹泻、黑便等症状。 刘凯辉 王兆林 杨婉 武承凤 于晓辉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 乙型肝炎肝硬化 病毒治疗 门脉高压性胃病 食道静脉曲张 肝功能减退 苦参碱对人肝癌HepG2细胞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中药提取物苦参碱(matrine,MA)对人肝癌HepG2细胞系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MA作用于人肝癌HepG2细胞,用相差倒置显微镜观察HepG2细胞形态变化,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增殖情况;用Transwell小室测定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形态变得欠规则并出现不完整细胞;MTT检测显示MA对HepG2细胞有抑制作用(P<0.05),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Transwell小室测定显示MA会导致HepG2细胞迁移能力下降(P<0.01)。结论:中药提取物MA能干扰人肝癌HepG2细胞正常形态,抑制其增殖和迁移。 杨婉 王盖昊 王兆林 武承凤 赵红珍 于晓辉关键词:人肝癌细胞 增殖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通过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介导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疾病发生的研究进展 2016年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是一类能抑制巨噬细胞游走,引起巨噬细胞在迟发性超敏反应中聚集、浸润的淋巴因子。MIF还具有促炎性反应,尤其是它在固有免疫、免疫细胞招募和促进其他促炎细胞因子释放等方面的作用更为显著,与多种具有炎性反应过程的疾病,如自身免疫病、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等相关,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 武承凤 杨婉 王兆林 于晓辉关键词: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信号通路 迟发性超敏反应 乙型 miRNA-122异常表达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5年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HCC往往起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迅速,临床发现时多已进入中晚期。其主要致病因素有乙型或丙型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黄曲霉毒素等,众多的细胞因子也参与其发病,如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s),它是一类小分子细胞调控因子,参与个体发育及各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增殖、分化和新陈代谢等。 王兆林 王盖昊 杨婉 武承凤 于晓辉关键词:丙型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细胞周期调控 细胞周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