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学员旅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中保留神经功能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6年
-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是我国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高发年龄为50~55岁,近年来其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早期宫颈癌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的手术方式为广泛性子宫全切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超过90%,但术中对盆腔神经损伤引起的术后膀胱功能紊乱、直肠功能失调及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了达到治疗目的同时减少术后盆腔脏器功能障碍,
- 刘玲张晨刘志杰
- 关键词:宫颈癌子宫切除术根治性盆腔自主神经
-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 2016年
- 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V,Gn T-V)是与肿瘤相关的一种重要的糖基化酶。而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与新生血管有着密切的联系。研究发现Gn T-V与肿瘤血管生成有关,其主要通过血管生成因子的异常糖基化及分泌型Gn T-V调节肿瘤血管生成。
- 王运帷张晨张锦鹏何沛翰杨琨
- 关键词:血管生成肿瘤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
- 酪氨酸蛋白磷酸酶样A结构域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酪氨酸蛋白磷酸酶样A结构域2(PTPLAD2)基因产物表达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了213例ESCC标本中PTPLAD2基因产物表达情况和定位,并对其进行了术后5 a随访。结果 PTPLAD2主要定位在细胞膜,且其在正常鳞状上皮中表达较高(54.0%),而在ESCC组织中低表达(16.0%),对PTPLAD2的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淋巴结转移和预后差的ESCC病例中低表达;PTPLAD2在ESCC中的表达与ESCC的浸润、转移及分化程度均相关(P<0.05);PTPLAD2表达可作为ESCC患者预后独立指标。结论 PTPLAD2在ESCC中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PTPLAD2可能是ESCC发生相关的新的潜在抑癌基因,可作为临床预测浸润转移和估计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 李陕区赵仁礼巩丽韩秀娟姚丽刘冬阳张晨杨罡兰淼朱少君张伟
-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法预后
- 心房颤动抗凝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 2016年
- 大部分心房颤动(AF)患者都需要接受抗凝治疗,2014年美国心脏学会更新的AF抗凝指南将新型口服靶向抗凝药划入选择的范畴。本文就AF抗凝药物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 罗文榕张晨赵志敬
- 关键词:心房颤动华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