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刺络
  • 4篇纤维化
  • 4篇肝纤维化
  • 3篇细胞
  • 3篇肝纤维化大鼠
  • 3篇刺络泻血
  • 2篇凋亡
  • 2篇星状细胞
  • 2篇星状细胞凋亡
  • 2篇中医
  • 2篇细胞凋亡
  • 2篇肝星状细胞
  • 2篇肝星状细胞凋...
  • 1篇蛋白
  • 1篇凋亡调控
  • 1篇凋亡调控基因
  • 1篇调控基因
  • 1篇穴法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透明质酸

机构

  • 9篇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魏珂
  • 8篇赵慧玲
  • 4篇柳杨
  • 3篇刘新燕
  • 3篇吴云
  • 1篇杨佳
  • 1篇胡明德
  • 1篇阿日克
  • 1篇陈子晨
  • 1篇战慧敏
  • 1篇谭丽

传媒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环球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于“肝藏血”理论探究刺络泻血疗法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基于中医“肝藏血”理论,观察刺络泻血疗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凋亡的影响,进而探究刺络泻血疗法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刺血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应用40%CCL4(花生油稀释)诱导肝纤维化模型。6周后,秋水仙碱组给予秋水仙碱200Hg/(kg·d),5次/周灌胃渖0血组选取下肢肝经血络刺血0.3-0.5mL。3次/周。12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各组大鼠肝功ALT、AST水平;选取肝左叶小块肝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TUNEL法检测HSC的凋亡。结果:ALT、AST: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刺血组大鼠血清ALT、AST水平均降低,其中刺血组与模型组大鼠血清AST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秋水仙碱组与刺血组相比,刺血组大鼠血清ALT、AST低于秋水仙碱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凋亡情况:正常组HSC凋亡个数较少,其余各组HSC凋亡数目明显增多;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刺血组HSc凋亡数目增多(P〈0.05,P〈0.01);与秋水仙碱组比较,刺血组HSC凋亡数目更多(P〈0.05)。结论:刺络泻血疗法可有效防治大鼠肝纤维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Hsc凋亡有关。
魏珂柳杨田年秀赵慧玲
关键词:TUNELMASSON染色
合俞配穴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以"合俞配穴"理论探究针刺肝俞穴和足三里穴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针刺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应用40%CCl4(花生油稀释)诱导肝纤维化模型。各组给予相应的治疗。12周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各组大鼠血清HA、LN水平;选取肝左叶小块肝组织石蜡包埋、切片,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HA、LN水平明显升高(P<0.01),Masson染色显示肝脏明显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秋水仙碱组和针刺组大鼠血清HA水平明显减少(P<0.01),两组Masson染色显示肝脏纤维化程度较轻。结论:针刺肝俞穴、足三里穴治疗大鼠肝纤维化,可能与下调大鼠血清细胞外基质HA、LN有关。
魏珂柳杨田年秀赵慧玲吴云刘新燕
关键词:肝纤维化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
刺血疗法对原发性肝癌大鼠VEGF、TGF-β1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对原发性肝癌(HCC)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肝脏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对HCC大鼠癌变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5只)、刺血预防组(15只)。采用腹腔注射二乙基亚硝胺(DEN)法诱导建立HCC模型,为期13周。正常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模型组只抓取按压;刺血预防组从造模开始即给予大鼠后肢肝经浅表静脉处刺血,每次0.3~0.5 ml,每周2次,至13周。第13周末,以10%水合氯醛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5 ml,采用ELISA法进行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和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TGF-β1的检测,剖取肝叶行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AFP-L3、VEGF、TGF-β1含量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刺血预防组大鼠AFP-L3、VEGF、TGF-β1含量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切片,模型组肿瘤灶诱导形成,癌结节较多;刺血预防组癌细胞数量较少,仅见少量结节形成。结论:刺血疗法具有预防或延缓肝癌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肿瘤血管生长因子VEGF、TGF-β1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关。
刘新燕赵慧玲吴云魏珂陈子晨谭丽战慧敏
关键词:刺血疗法转化生长因子Β1
刺络泻血疗法之针具探析被引量:6
2015年
刺络泻血疗法属于针灸学疗法的一种,是中医治疗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贯穿中医学发展的始终。刺血工具是刺络泻血疗法的核心,随朝代更替而发生着变迁。文章以刺络泻血疗法的发展史为主线,介绍不同时期主要的刺血工具,为以后刺血疗法的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魏珂赵慧玲阿日克田年秀柳杨
关键词:针具中医
“金元四大家”刺络泻血疗法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通过阅读"金元四大家"著作中有关刺络泻血疗法的部分以及参考CNKI中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金元四大家"临床对刺络泻血疗法的应用,探索四家在刺络泻血工具、刺血部位及穴位、出血量、适应症、禁忌症等方面的特色。认为"金元四大家"在刺络泻血疗法的临床应用中各有特色,在不同的领域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对后世刺络泻血疗法的临床应用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金元四大家"崇尚刺络泻血疗法,都继承和发展了《内经》刺络泻血疗法的精髓,并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见解,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疗效。为后世刺络泻血疗法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胡明德魏珂田年秀赵慧玲
关键词:金元四大家
刺络泻血疗法对肝纤维化大鼠HA、LN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刺络泻血疗法对肝纤维化大鼠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及肝组织病理学的影响,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刺络泻血组(刺血组)、药物组4组。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分别颈后皮下注射40%CCL4(花生油稀释)诱导肝纤维化模型。第6周起,刺血组从大鼠后肢肝经浅表静脉处刺络泻血,每次0.5 m L,每周2次;药物组给予秋水仙碱灌胃,每日200μg/kg体重,每周灌胃5次,至12周。第12周末,以10%水合氯醛麻醉大鼠,腹主动脉取血5 m L,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肝纤维指标HA、LN检测,剖取肝叶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LT、AST、HA、LN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刺血组和药物组大鼠ALT、AST、HA、LN含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组比较,刺血组ALT、AST、HA、LN水平均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Masson染色示肝脏纤维化明显,刺血组和药物组Masson染色肝纤维化程度较轻。结论刺络泻血疗法能减少肝纤维组织增生,阻止肝纤维化的发展,可能与下调大鼠血清细胞外基质HA、LN水平有关。
田年秀魏珂梁宇喃赵慧玲
关键词:肝纤维化层粘连蛋白
《黄帝内经》刺络泻血疗法的理论探析被引量:2
2015年
刺络泻血疗法理论在《黄帝内经》有完整记载。通过学习《黄帝内经》有关刺络泻血疗法的经文,了解到构成刺络泻血疗法的完整理论体系。刺络泻血法,又称泻血法、刺血法,古代称之为“刺络”。《黄帝内经》162篇中共有46篇(《灵枢》26篇、《素问》20篇)对刺络泻血法作了论述。继《黄帝内经》之后,历代医家通过临床实践证明了刺络泻血法具有适应证广、操作简便、疗效可靠的特点。因此,探讨《黄帝内经》刺络泻血理论基础,对促进针灸医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杨佳吴云魏珂田年秀刘新燕赵慧玲
关键词:《黄帝内经》刺络泻血《灵枢》《素问》历代医家针灸医学
探究刺络泻血疗法对肝纤维化大鼠肝星状细胞凋亡及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
刺络泻血疗法(以下简称“刺血疗法”)是中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针刺疗法,古称“刺络”、“启脉”,今称“刺血疗法”、“放血疗法”等。笔者导师临床中发现刺血疗法对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的疗效...
魏珂
关键词: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凋亡
文献传递
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4年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是各种慢性肝病长期不愈所致,是各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发生炎症及坏死,刺激肝组织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与降解平衡失调,导致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沉积的病理过程[1]。HF是慢性肝病发展为肝硬化及肝癌的必经环节,中医药在治疗HF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疗效,具体综述如下。
魏珂赵慧玲田年秀柳杨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结缔组织异常慢性肝病长期不愈细胞发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