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飞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田鼠
  • 3篇布氏田鼠
  • 2篇繁殖策略
  • 1篇雄性
  • 1篇越冬
  • 1篇鼠害
  • 1篇鼠害调查
  • 1篇水稻
  • 1篇损失率
  • 1篇皮质
  • 1篇皮质醇
  • 1篇睾酮
  • 1篇为害
  • 1篇晾晒
  • 1篇克隆
  • 1篇基因
  • 1篇基因克隆
  • 1篇激素
  • 1篇激素水平
  • 1篇发育阶段

机构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四川大学
  • 1篇黑龙江省农业...

作者

  • 4篇李宁
  • 4篇王大伟
  • 4篇刘晓辉
  • 4篇任飞
  • 2篇胡祥发
  • 2篇田林
  • 2篇郝伟丽
  • 1篇郭聪
  • 1篇郭永旺
  • 1篇宋英
  • 1篇丛林

传媒

  • 2篇植物保护
  • 1篇兽类学报
  • 1篇四川动物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东北地区水稻初冬晾晒期鼠害调查与为害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鼠害严重发生地区。明确当地鼠害特点,制定有效防治措施,对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北地区水稻规模化种植较晚,对稻田鼠害研究也较少。本研究针对稻田鼠害种类不清、密度难定的问题,在水稻收割晾晒期内采用“翻稻垛尽捕法”和“夹捕法”调查鼠种组成与密度,并估算稻谷损失率。结果表明,尽捕法可捕获5种害鼠,稻垛鼠密度为197~310只/hm^2;夹捕法只能捕到3种害鼠,小型鼠缺失;产量损失估算稻谷损失率约为0.13%~0.52%,折合每公顷损失约7.8~31.2 kg。结果表明,两种调查方法可以反映出不同害鼠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将两种方法结合可获取更多的鼠害信息;如果适当缩短水稻晾晒期可有效减少害鼠对稻谷的为害。
胡祥发丛林郭永旺王大伟任飞李宁刘晓辉
粪便激素水平反映不同出生时期雄性布氏田鼠的繁殖策略被引量:6
2016年
布氏田鼠是我国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害鼠之一,具有明显的季节繁殖特征,不同季节出生个体可能具有不同的繁殖发育策略,但尚缺乏内分泌证据支持。本研究采用标志重捕法,连续监测大型自然围栏中不同年龄雄性布氏田鼠的繁殖状态和应激水平的季节变化,分析各年龄组雄鼠的繁殖发育策略。结果表明,越冬雄鼠可保持较高的睾丸下降率和睾酮水平至8月初;而部分5月生雄鼠的繁殖期睾酮水平较接近越冬鼠,8月初降至年内最低水平,而6月及以后出生雄鼠睾酮始终处于较低水平;这说明越冬鼠的繁殖状态可贯穿繁殖期始终,只有部分5月生雄鼠可能参与当年繁殖,而6月及以后出生雄鼠则不能在当年繁殖。越冬鼠皮质醇水平高于当年鼠,繁殖期高于非繁殖期,这可能是越冬鼠由于繁殖需要而保持较高应激状态,从而造成繁殖盛期后死亡率升高。这些结果说明,不同时期出生的雄性布氏田鼠具有不同的出生后性腺发育模式和繁殖策略,反映出生存与繁殖之间的权衡。
郝伟丽王大伟任飞胡祥发田林李宁刘晓辉
关键词:睾酮皮质醇繁殖策略布氏田鼠
布氏田鼠GnRH基因克隆及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的基因表达特征被引量:1
2017年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由GnRH编码,是调节动物繁殖活动的核心神经内分泌物质。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是我国内蒙古东部草原区的害鼠之一,具有明显季节性繁殖特征,但其繁殖调控机制仍未完全明确。本研究克隆了来自布氏田鼠下丘脑的GnRH cDNA序列,使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检测了不同组织、不同年龄阶段GnRH mRNA水平。结果表明,克隆获得GnRH cDNA序列497 bp,包含开放阅读框273 bp,编码90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的GnRH前体。DNA序列比对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布氏田鼠下丘脑GnRH基因属于Ⅰ型,与橙腹田鼠Microtus ochrogaste GnRH1相似性最高。GnRH mRNA在下丘脑、垂体、睾丸、肾上腺、肠、膀胱均有表达。雄鼠血清睾酮水平和雌鼠血清雌二醇水平在出生后8周、36周、80周处于高水平,显著高于4周龄鼠,但除80周龄鼠下丘脑GnRH表达量处于高水平,8周龄、36周龄鼠GnRH表达量与4周龄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推测4周龄鼠下丘脑GnRH受GnRH调节剂的中心抑制,而8周龄、36周龄鼠下丘脑GnRH受性类固醇介导的反馈抑制调控,当年龄增加至80周龄,性类固醇介导的反馈抑制消失或者应答时间延长。本研究结果为探究布氏田鼠繁殖调控规律提供了更多基础资料。
刘岚陈燕李宁王大伟任飞宋英郭聪刘晓辉
关键词:布氏田鼠GNRH基因克隆
不同季节出生的布氏田鼠繁殖发育模式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布氏田鼠是我国内蒙古东部草原的主要害鼠之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繁殖特征。本研究于2013年采集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草原繁殖盛期(6-7月)和末期(8月)的布氏田鼠,比较了种群组成和繁殖器官的季节特点。结果表明,从繁殖盛期到末期,越冬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当年鼠比例逐渐上升。不同年龄、性别的布氏田鼠存在明显的繁殖状态上的差异:与当年出生个体相比,越冬鼠参与繁殖时间长,在整个繁殖期都参与繁殖,是繁殖期尤其是繁殖早期种群繁殖的主力;与雄鼠相比,当年出生雌鼠会更多参与繁殖,在6月中旬的繁殖盛期,当年生雌鼠的怀孕率达39%,而当年雄鼠未参与繁殖。这些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不同时期出生的布氏田鼠采取了不同的繁殖策略,体现为各自在种群繁殖中的贡献不同,因此在分析其暴发成灾机制时应考虑种群中性别和年龄组成。
任飞王大伟李宁郝伟丽田林杜森云刘晓辉
关键词:布氏田鼠繁殖策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