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阳
-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青浦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气相-串联质谱分析茭白中敌磺钠的残留
- 2020年
- 建立了一种利用气相-串联质谱仪快速检测茭白中农药敌磺钠残留的方法。由于敌磺钠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建立气相-串联质谱的检测方法测定敌磺钠的代谢产物N,N-二甲基苯胺含量,对敌磺钠在茭白中的残留量进行表征。用乙腈提取茭白样品中的N,N-二甲基苯胺,最终N,N-二甲基苯胺的检出限为10μg/kg,回收率为80.8%~102.2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8%~3.5%。该方法回收率高,稳定性好,为敌磺钠残留量的测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 张锦芳阮大胜张阳杨星徐玥刘焱徐文平
- 关键词:茭白N,N-二甲基苯胺
- 高效氯氰菊酯对草地贪夜蛾Sf9细胞自噬的诱导作用被引量:4
- 2017年
- 采用噻唑蓝(MTT)染色、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单丹磺酰戊二胺(MDC)荧光染色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B)技术等方法,分别针对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作用后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系Sf9细胞的细胞活力、自噬发生的典型特征及自噬相关蛋白变化情况进行了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经不同浓度高效氯氰菊酯处理后,对草地贪夜蛾Sf9细胞活性的抑制效应与作用剂量及时间呈现依赖关系,并表现出典型的细胞自噬现象;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水平比和Beclin 1蛋白表达量呈现上调趋势,分别为对照组的201.32%和136.00%,p62蛋白表达量下调至对照组的68.13%。研究表明,高效氯氰菊酯对草地贪夜蛾Sf9细胞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性,并且其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与自噬诱导途径相关。
- 杨韵卢淼青张阳杨明俊徐文平陶黎明
- 关键词:高效氯氰菊酯SF9细胞细胞毒性细胞自噬
- 抗生素和农药抗性的共同进化治理
- 2021年
- 1人类世的共同进化人类作为地球上具有最强进化力量的物种导致了广泛的生态进化和环境变化,这是人类世生物圈的一个基本特征,对政策和治理产生重大影响。现在,人类的行为决定了基因进化,从基因的水平到生物圈的水平。同时,人类文化进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具有空前的交流能力和变化速度。文化变化不仅是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而且其本身也受到持续的环境变化的影响。
- 胡浩富(编译)张阳徐文平(编译)徐文平
- 关键词:文化进化共同进化人类世基因进化生物圈
- 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茭白中5种内源性植物激素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茭白中吲哚乙酸(IAA)、玉米素(ZT)、玉米素核苷(ZR)、脱落酸(ABA)、赤霉素(GA3)等5种内源性植物激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方法。[方法]样品经BHT-甲酸-甲醇溶液提取,分散固相萃取方法(PSA)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分析检测,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分析。[结果]该方法在0.0002~0.1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大于0.99。在0.005、0.025、0.1 mg/kg添加水平下,5种内源植物激素的回收率为80.3%~116.0%,相对标准偏差为1.9%~9.1%。5种激素方法的定量限在0.0002~0.005 mg/k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为快速准确地分离和测定茭白不同部位内源激素提供了有效方法。
- 刘彬李瑞瑞徐文平张阳王桂英陶黎明占绣萍李忠
- 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植物激素茭白
- 敌磺钠及其代谢物在茭白中的残留分析及细胞毒性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测定药后茭白中敌磺钠的残留量、敌磺钠及其代谢物对2种人体细胞HepG2和HEK-293的毒性,为该药物在茭白上的使用安全性提供技术资料。[方法]茭白在药后1、3、5 d采样,用QuEChERS方法前处理,GC-MS方法测定其代谢产物N,N-二甲基苯胺在茭白食用部分的残留。利用MTT法测定敌磺钠及其代谢产物N,N-二甲基苯胺对2种人体细胞HepG2和HEK-293的24 h毒性作用。[结果]喷药后第1天N,N-二甲基苯胺的残留检测量为147.08μg/kg,第3天和第5天并未检测到残留;敌磺钠对HepG2和HEK-293的IC50值分别是166.77、309.76 mg/L,N, N-二甲基苯胺对2种细胞的IC50值分别是788.19、956.72 mg/L。[结论]敌磺钠及其代谢物在茭白内残留量低,对细胞HepG2和HEK-293毒性低,为敌磺钠安全性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 张锦芳刘焱张阳杨星刘彬徐玥徐文平
- 关键词:N茭白细胞毒性
- 新型N^6-哌嗪取代腺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 2016年
- 以腺苷为母体,对其N6-位进行结构改造,首先经邻位双羟基保护,N6-位氯代,再在N6-位引入哌嗪环制得中间体2',3'-异丙叉-6-哌嗪嘌呤核苷(4);4与N-氯乙酰苯胺类似物(6a^6h)偶联后脱除邻位双羟基保护合成了8个新型的N6-哌嗪取代腺苷衍生物(8a^8h),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ESI-MS表征。采用MTT法研究了8a^8h对Hela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Hela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2-{4-[9-(3,4-二羟基-5-羟甲基-四氢呋喃-2-基)-9H-嘌呤-6-基]-哌嗪-1-基}-N-(3-氟苯基)-乙酰胺(8e)的活性最好,IC50为21.74μmol·L-1。
- 周高辉罗明明张阳于晓芹陶黎明徐文平
- 关键词:哌嗪HELA细胞抗肿瘤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