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洋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2篇利益相关者
  • 2篇PGIS
  • 2篇村庄
  • 1篇玉米
  • 1篇玉米种
  • 1篇玉米种植
  • 1篇知识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总体
  • 1篇土地利用总体...
  • 1篇农村
  • 1篇农耕
  • 1篇农业
  • 1篇农业政策
  • 1篇丘陵区
  • 1篇县级土地利用
  • 1篇县级土地利用...
  • 1篇乡土
  • 1篇乡土知识
  • 1篇利益相关者参...

机构

  • 5篇山西大学

作者

  • 5篇王晓军
  • 5篇周洋
  • 2篇李蕾
  • 1篇梅傲雪
  • 1篇赵庆玲

传媒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乡土”农用地评价:以山西省河曲县沙坪村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农民长期从事农业活动,是当地农用地的直接创造者、使用者和维护者,有着丰富的农用地评价知识和智慧。本研究以山西省河曲县沙坪村为例,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和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articipator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PGIS)等地理学与人类学结合的方法,深入剖析了当地农民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如何利用自己的乡土知识进行农用地评价的,并运用科学方法评价了这里长期形成的农用地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1)村民们当时按照社区成员都认可的乡土知识,对本村农用地进行了评价,农用地被划分为6个级别,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特级地1.32%、一级地7.81%、二级地19.14%、三级地17.43%、四级地9.28%以及五级地48.77%;其中:土地质量较好的前4级主要用于种植粮食和经济作物,后2级质量较差,主要为乔木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2)村庄深度访谈发现,村民们在评价农用地时考虑了自然、社会和经济等14项因子,它们的权重和优先顺序有所差异。3)将村民视为"乡土专家",通过18位村民的打分赋值,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本村农用地质量评价的14项因子进行权重排序,结果为:单产≥地力≥土壤质地≥土地利用类型≥耕作距离≥坡度≥土壤保水供水状况≥坡向≥坡位≥土层厚度≥道路通达度≥田间道路≥田块大小≥土壤侵蚀程度,其中单产、地力、土壤质地和土地利用类型等是评价的主要因子。4)依据村民对各评价因子的"乡土"描述,结合科学表达,得出本村农用地6个级别的主要特征,与层次分析法的结果一致。本文认为,特定区域的农民积累了丰富的农用地利用和管理的乡土知识,这些知识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和合理性,其评价结果质量应优于短期快速进行的专家评价结果,可直接用于村级农用地评价。因此,"乡土"农用地评价更符合当地�
赵庆玲周洋王晓军
关键词:乡土知识
黄土丘陵区玉米种植变迁——以2个村庄为例
2014年
采用地理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方法,利用当地农民的记忆,还原黄土丘陵区麦地堙村和石咀头村2个典型农耕村庄60多年来不同时期的玉米种植格局及其种植方式,对该地区的玉米种植变迁进行研究,立足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探讨农耕发展的得与失。结果表明,在过去的60多年间,研究村庄的玉米种植由零星分散的空间格局向大面积连片格局过渡;种植结构从与其他农作物多样化种植转变为单一化种植;种植体系由内部良性循环体系转变为投入与产出高度依赖外部的体系;传统的玉米种植方式逐渐被抛弃。黄土丘陵区60多年来的玉米种植变迁过程,实际上是传统农耕在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是传统农耕逐渐消失的过程,这一区域正面临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的严峻挑战。
李蕾王晓军周洋程凤芝
关键词:黄土丘陵区玉米种植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研究目的:从利益相关者参与理论的视角,研究新一轮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主要利益相关者间的利益与权力关系问题。研究方法:在实证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该规划编制过程进行回顾,运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进行定性研究,辨识这一过程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并对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和地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此规划编制过程仍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决策过程,且决策权愈加集中;(2)在专业规划人士助力下,该规划制度排斥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规划决策过程,规划决策中从系统上忽视了公众和媒体等受规划决策影响的其他利益和诉求。研究结论:今后应从制度上将主要利益相关者纳入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提高规划成果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王晓军梅傲雪周洋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分析利益相关者参与
政策与农耕:石咀头村40年景观变迁被引量:8
2015年
在现代化导向的农业政策驱动下,中国传统乡村景观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研究采用地理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地理空间方法,通过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工具对晋西北一个典型农耕村庄40年来农耕景观变迁进行制图、调查与评价,寻找相应时期农业政策对农耕景观变迁的影响,分析农业政策的利与弊.结果表明:中国传统多样化种植正逐渐被工业化单一种植的农耕景观格局所代替,这些农耕变迁背后的驱动力在于一系列农业政策是以中国农耕体系的工业现代化为指针的,这些政策的目标是要引领传统农耕体系向"现代化"农业快速转变,但其结果却导致了传统农耕体系的衰落.所研究村庄的传统农耕体系在40年间迅速消失,而正是这一体系维持了当地千百年的食品安全与土地健康.本文建议,未来农业政策的制定者应在短期的农业经济收益与长期的农业可持续性之间寻求一种更合理的平衡,这也是全球变化背景下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所要求的.
王晓军周洋鄢彦斌李蕾
关键词:农业政策
问题导向下的村庄规划模式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村庄规划涉及多方利益相关群体,由于传统村庄规划"自上而下"的规划模式无法体现各方利益相关者所反映的问题,因此,尝试在村庄规划中建立一套基于问题导向和村民参与的村庄规划范式。结合山西省灵石县尹方村村庄规划示范项目,通过半结构访谈和村庄调查,充分挖掘村庄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运用问题树分析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建立村庄基础设施、土地利用、村民收入等方面的问题树,向村庄规划的利益相关者更直观地展示村庄内部存在的各类问题及其核心问题。最后针对不同问题,制定相应的村庄规划目标,以期为今后其他项目制定更符合村庄发展实际的规划提供借鉴。
王晓军周洋
关键词:村庄规划利益相关者公众参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