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维波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地方性知识
  • 1篇研究视域
  • 1篇意识形态
  • 1篇意识形态建构
  • 1篇影视
  • 1篇影视剧
  • 1篇社会结构
  • 1篇视域
  • 1篇题材
  • 1篇农村题材
  • 1篇文化研究
  • 1篇乡村
  • 1篇乡村生活
  • 1篇经济基础
  • 1篇后新时期
  • 1篇持有
  • 1篇持有者

机构

  • 2篇吉林师范大学

作者

  • 2篇夏维波

传媒

  • 2篇文艺争鸣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地方性生产被引量:3
2015年
东北农村题材影视剧的美学机制之一,即是其日益明显的地方性生产。“地方性”一语借自吉尔茨(C1ifford Geertz)的“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在吉尔茨那里,地方性知识是“文化持有者内部眼界”所构成的知识,认为人类学理解的本质恰在于“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乡村生活现代性的生成既有外部世界的撞击影响,更有内部世界生活主体的自觉追求。
夏维波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农村题材影视剧乡村生活持有者
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现代生活意识形态建构被引量:2
2014年
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其具体的表征形态和内容会随着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地演化和建构。自托拉西(Destutt de Tracy)最早使用意识形态的概念以来,对于意识形态发展的理解,主要出现了三种视域,即批判性视域、建设性视域和生活化视域。就现代中国而言,意识形态的表现形态和内容也随着时代政治和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它已经由一种宏观的、抽象的政治化的形态,逐步转变为一种具体的、微观的生活化形态,特别是从新时期到后新时期这段时间里,随着人们对生活现代性的追求,现代生活意识形态正由国家意志、精英意识和大众诉求通过生活协商共谋,被逐渐共同地建构起来。
夏维波
关键词:意识形态建构视域文化研究经济基础后新时期社会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