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
- 作品数:23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BF548的内存软错误监视和自纠错设计被引量:3
- 2019年
- 基于ADI公司的BF548型号DSP处理器,给出了一种软件方式的内存软错误监视和自纠错措施,其核心思想是利用板载Flash中的代码信息与RAM中实时运行的代码进行校验比对,并结合片外DRAM中的Flash代码校验码,来确认内存中是否发生软错误并及时进行自恢复措施。对于常量型数据块的监视则采用“三取二”的思想,对原始数据进行双重备份,用两份一致的数据来恢复第三份。可以有效地提高不支持硬件ECC功能的DSP处理器的运行可靠性,提高抗内存软错误的能力。
- 赵天恩周强孙浩张杰文继锋
- 关键词:软错误SER
- 基于故障电流的距离保护加速动作判据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通过分析距离保护II段时间整定公式,指出传统继电器距离保护II段保护时间整定方法存在缺陷,即无法根据故障点位置远近使继电器具有弹性动作时间,提出以阻抗修正系数为基础的新的时间整定系数作为加速动作的判据。通过使用MATLAB软件仿真,针对相间短路和单相接地故障进行分析,验证该方法能够满足更高要求速动性。
- 郭涛齐岩汪承茂宋正辉张杰
- 关键词:距离保护
- 基于容器的故障录波仿真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 2023年
- 本文针对故障录波装置测试环境复杂、测试效率低、自动化测试难度大的问题,提出基于容器的故障录波仿真测试系统,该系统各模块共享硬件,依托同一操作系统内核,通过守护进程将各个模块的应用程序和必要环境进行封装隔离,实现多数据源、多层次的故障录波仿真测试。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故障录波装置闭环自动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 余乾鲁振威王亮侯学勇张杰
- 关键词:故障录波多数据源波形回放
- 基于宽频测量数据和电压振幅比的强迫振荡源定位
- 2025年
- 现代电力系统可能发生非典型强迫宽频振荡,传统的强迫振荡源识别方法难以适用。本文利用宽频测量系统提供的宽频测量数据,提出基于电压振幅比(VOR)的强迫振荡源定位方法。电压振幅比为电压振荡量与电压稳态量的比值,可有效反映强迫振荡源处振荡电压相对幅度最大的物理规律,适用于低频振荡、次同步振荡和超同步振荡判别。该方法适用于不同电压等级,可减少互感器和宽频测量装置测量误差的影响。通过仿真案例和现场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陈玉林张杰杨利民王坤
- 关键词:强迫振荡
- 一种智能变电站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输电线路继电保护行波测距一体化装置,包含过程层通信插件、站间通信插件、开入插件、计算DSP插件、管理CPU插件、电源插件和背板,所有插件均通过插槽方式独立安装在机箱中,所有插件均连接到背板的...
- 张杰陈玉林徐晓春赵青春吕航朱晓彤
- 文献传递
- 柔性直流控制系统链路延时测量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柔性直流控制系统的链路延时对系统动态响应和故障穿越有着较大影响,因此准确测量控制系统的链路延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柔性直流控制系统的下行链路延时环节,明确了控制系统下行链路延时的定义,选取模拟量信号的过零点作为特征信号,将控制系统作为整体被测对象接入第三方装置。基于柔性直流仿真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准确客观、操作方便并且对控制系统无扰的下行链路延时测量方法,为控制系统的性能评估以及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 周谷庆张杰仲浩赵天恩周强
- 关键词:测量方法
- 一种行波信号采集传输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行波信号采集传输装置,包含行波信号调理电路、模数转换器AD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时信号接口、以太网接口和电源模块。行波信号接入行波信号调理电路,对时信号接入对时信号接口...
- 张杰陈玉林陈海波张国栋
- 文献传递
- 故障行波波头标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故障行波波头标定方法。包括获取电流行波信号的测量值序列;对所述测量值序列按照固定宽度滑窗进行均值滤波,得到滤波后数据序列;基于所述滤波后数据序列粗定行波波头位置,选取噪声样本,得到噪声样本数据集;基于所述...
- 张杰陈玉林黄涛谈浩徐晓春
- 批量下载换流阀控制单元程序的方法和系统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批量下载换流阀控制单元程序的方法,包括:通过上位机将换流阀控制单元程序下载至多台BCP装置内存芯片;通过所述BCP装置将所述换流阀控制单元程序下载至各个换流阀控制单元。该方法可实现数量众多的换流阀控制单...
- 张杰周谷庆何嵘李汉杰袁明赵天恩周强文继锋李响
- 文献传递
- 多核AMP架构的继电保护装置内部通信方法被引量:1
- 2022年
- 给出一种多核AMP架构的继电保护装置内部通信方法,介绍了其在Xilinx MPSoC上的实现。采用虚拟CAN和物理CAN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共享内存和代理核实现了多核处理器核间及出板CAN通信。实际应用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不增加额外硬件成本的前提下,基于单个物理CAN接口可实现应用软件从单核处理器到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平滑迁移,进而提高了硬件的集成度和软件的可靠性。
- 孙浩何嵘张杰周强赵天恩
- 关键词:共享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