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健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大连市卫生局课题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肠癌
  • 2篇术后
  • 2篇术后早期
  • 2篇综合征
  • 2篇裸鼠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2篇梗阻
  • 2篇肝转移
  • 2篇肠梗阻
  • 1篇导管治疗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诱导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低氧诱导因子...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筛选

机构

  • 8篇大连大学

作者

  • 8篇王健
  • 5篇赵雪峰
  • 4篇刘福全
  • 3篇许广大
  • 2篇孙思华
  • 2篇宋长满
  • 2篇张晓微
  • 2篇董毅
  • 1篇张萍
  • 1篇李成刚
  • 1篇白景舒
  • 1篇刘丽
  • 1篇刘静
  • 1篇孙盛梅

传媒

  • 3篇医学与哲学(...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疗器械...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求医问药(下...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6年
探讨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选择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患者28例,随机分成采用肠梗阻导管的研究组(n=11例)和采用鼻胃管的对照组(n=17例)。观察两组患者腹部胀痛改善程度、肠梗阻缓解时间、腹部立位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腹围消减程度。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研究组早期低位肠梗阻缓解率100%(11/11)。研究组腹部胀痛改善程度、肠梗阻缓解时间、腹部立位片气液平面消失时间、腹围消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随访6个月无一例低位肠梗阻综合征复发。肠梗阻导管治疗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早期低位小肠梗阻综合征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值得临床推广。
王健刘丽孙盛梅刘福全赵雪峰许广大
关键词:结直肠癌肠梗阻导管
浅谈肠道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
2013年
目的:探讨分析肠道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讨论分析肠道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来提高医护人员对此病的认识。结果与结论:中医认为,肠道易激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是肝气郁滞。肝脏属木,具有喜条达而主疏泄的作用,脾气得之而能升发,胃气得之而能和降,故可使饮食得志而纳化。人的情志一旦发生变化,就会导致肝气郁结,使肝脏失于疏泄,从而影响大肠的传导功能,诱发腹痛、腹胀及便秘等症状。因此,临床上治疗肠道易激综合征应首先积极寻找患者的发病原因,再为其进行综合治疗及个体化治疗。
张晓微张萍王健
关键词:肠道易激综合征发病原因
肛镜直肠黏膜切除术(TsT)治疗Ⅲ,Ⅳ期内痔和混合痔的临床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价肛镜直肠黏膜切除术(TsT)治疗Ⅲ,Ⅳ期内痔和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的方式选取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本科室进行Ⅲ,Ⅳ期内痔和混合痔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抽取患者共100例,将参与本次调查的患者分为两个小组,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在本次调查中对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方法,实验组给予患者肛镜直肠黏膜切除术(TsT)治疗方法。观察对比对照组、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术中出血量指标以及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指标。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过程持续的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肛镜直肠黏膜切除术(TsT)的方法治疗已经确诊为Ⅲ,Ⅳ期内痔和混合痔的患者,在临床上能获得显著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及临床推广^([1])。
王健董毅宋长满孙思华
关键词:混合痔
裸鼠人异位移植胃癌肝转移和腹膜转移模型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人裸鼠异位移植胃癌肝转移和腹膜转移模型。方法采用异位移植技术,将MKN-45和TMK-1胃癌细胞接种于裸鼠脾脏被膜和腹腔内,建立肝转移模型及腹膜转移模型。制模3周或6周分别观察异位移植转移模型的成瘤率、侵袭与转移程度、组织形态学特征。结果 MKN-45和TMK-1胃癌细胞建立的异位移植模型成瘤率皆为100%(40/40)。异位移植胃癌肝转移模型中,发现区域淋巴结肿大或转移(2/20;10%),血性腹水(3/20;15%);异位移植胃癌腹膜转移模型中,发现血性腹水(4/20;20%),肺转移(5/20;25%);MKN-45和TMK-1胃癌细胞经脾肝转移制模3周组肝转移评分明显低于制模6周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为P<0.01);MKN-45和TMK-1胃癌细胞注入腹腔制模3周组腹膜转移结节数明显少于制模6周组(均为P<0.01);两组模型的不同种类胃癌细胞株之间的局部和远处转移率无明显相关性(r=0.251,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证实转移癌细胞形态特征与原发胃癌细胞相似。结论裸鼠胃癌异位移植模型为研究胃癌肝转移和腹膜转移的生物学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刘福全王健赵雪峰
关键词:裸鼠胃癌异位移植
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对特发型巨结肠性便秘的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探讨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治疗特发型巨结肠性便秘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例特发型巨结肠性便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结肠次全切除加回肠-乙状结肠侧侧吻合/升结肠-直肠端端吻合术患者13例和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患者22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随访资料。在术后并发症指标观察中,发现全结肠切除术组的术后腹腔内感染率和术后炎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少于结肠次全切除术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指标观察中,发现全结肠切除术组术后再手术干预率显著低于结肠次全切除术组,并全结肠切除术组无一例术后复发而再次手术的患者(P<0.05)。特发型巨结肠性便秘更加适合行全结肠切除加回肠造口术。
王健刘福全张晓微许广大赵雪峰
关键词:全结肠切除术
直肠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与血清APE1-AAbs和HIF-1α含量变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效果与血清脱嘌呤脱嘧啶核酸内切酶1自身抗体(APE1-AAbs)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含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接诊的80例直肠癌患者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在给予2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再实施手术,对照组术前不进行化疗直接实施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情况、血清APE1-AAbs和HIF-1α的变化、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缓解率为5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00%;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术后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保肛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APE1-AAbs、HIF-1α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观察组血清APE1-AAbs、HIF-1α明显低于对照组[(2.17±0.15)vs(2.48±0.17),(104.34±16.21)vs(147.94±17.52)]pg/mL;两组尿路感染、吻合口瘘、吻合口出血、肠梗阻、尿潴留总发生率分别为22.50%、30.00%,比较无显著差异;在1年的随访过程中显示,观察组复发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结论:在直肠癌患者术前给予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疾病缓解率、保肛率,促进术后恢复,且可降低复发率,其内在机制和降低血清APE1-AAbs、HIF-1α的表达相关。
王健董毅宋长满孙思华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低氧诱导因子-1Α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6年
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疗效。选择我科收治的直肠癌根治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腹腔镜手术组60例和开腹手术组60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因素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腹腔镜手术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腹部胀痛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早期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但其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是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直肠癌术后早期肠梗阻的发生与术式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减少。
王健刘静李成刚刘福全赵雪峰许广大
关键词:开腹手术直肠癌肠梗阻
半脾模型在裸鼠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建立稳定的裸鼠结直肠癌肝转移半脾模型。方法利用裸鼠脾脏的特殊解剖,建成半脾模型后,将人HT29结直肠癌细胞接种于近端半脾被膜下,远端半脾埋入皮下备治疗所需。采用不同浓度的肿瘤细胞(5×105/100μL、1×106/100μL及5×106/100μL)或不同浓度的环磷酰胺(L-CTX和H-CTX),共分6组观察制模30天后的肝转移评分、淋巴结转移及血性腹水情况。结果人HT29结直肠癌细胞建立的肝转移半脾模型成瘤率和减瘤率皆为100%。L-CTX治疗组和H-CTX治疗组观察结果,发现随结直肠癌细胞浓度梯度的增高肝转移评分也增高,其不同浓度梯度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两组均为P<0.05)。L-CTX治疗组淋巴结转移和血性腹水明显少于H-CTX治疗组,其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人HT29结直肠癌细胞浓度梯度为1×106/100μL制模组,显示其模型稳定性和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最好。结论裸鼠结直肠癌肝转移半脾模型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生物学机制和抗转移治疗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实验模型。肝转移半脾模型为抗肿瘤药物体外筛选模型方法,其模型的建立能应用于抗肿瘤药物的筛选。
白景舒王健赵雪峰
关键词:裸鼠结直肠癌药物筛选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