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晨洁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晚期
  • 4篇肺癌
  • 3篇预后
  • 3篇肿瘤
  • 2篇晚期肺腺癌
  • 2篇细胞
  • 2篇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化疗
  • 2篇非小细胞
  • 2篇肺腺癌
  • 1篇单核
  • 1篇单抗
  • 1篇毒副反应
  • 1篇多西他赛
  • 1篇序贯
  • 1篇序贯联合
  • 1篇学法
  • 1篇医师
  • 1篇以问题为基础

机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9篇王晨洁
  • 4篇谭洁
  • 2篇张明
  • 1篇陆烨
  • 1篇余蓉

传媒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健康之路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医学报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临床与病理杂...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龄肺癌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高龄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高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功能状态(PS)评分、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否早期手术、晚期化疗方式以及是否接受放射治疗等因素与生存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PS评分、临床分期、早期手术和晚期化疗方式与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评分和临床分期是高龄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PS评分和临床分期影响高龄肺癌患者的预后,对PS评分高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PS评分低的患者建议采取最佳支持治疗。
王晨洁张明
关键词:肺肿瘤高龄患者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CXCL1、CXCL2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CXCL)1、CXCL2表达与上皮间质转化(EMT)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的NSCLC患者241例,检测NSCLC组织与癌旁组织(距NSCLC组织>3 cm)中CXCL1、CXCL2和EMT相关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蜗牛家族转录抑制因子1(SNAI1)、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阳性表达率。比较NSCLC组织中CXCL1、CXCL2阳性表达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中的差异。随访3年,记录NSCLC患者总生存(OS)率,分析CXCL1、CXCL2阳性/阴性表达对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NSCLC组织CXCL1、CXCL2、Vimentin、SNAI1、N-cadherin阳性表达率升高,E-cadherin阳性表达率降低(P<0.05)。NSCLC组织CXCL1、CXCL2表达与TNM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随访3年,241例NSCLC患者3年OS率为56.02%(135/241)。NSCLC患者中CXCL1、CXCL2阳性表达者3年OS率低于CXCL1、CXCL2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NSCLC组织CXCL1、CXCL2高表达,且与TNM分期、肿瘤直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EMT和预后有关。
顾海迪杜玲玉杨军李辰何贞月谭洁王晨洁
关键词:上皮间质转化预后
肿瘤内科治疗常见并发症的分析及治疗对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肿瘤内科进行化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以及可以进行的相应的治疗对策,确定特异性辅助治疗的意义。方法以我院2012年9月7日至2013年11月7日收治的184例肿瘤内科进行化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各个患者的并发症,进行记录。将其平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2例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观察分析。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辅助治疗,实验组进行科学全面的个体化辅助治疗,将2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肿瘤内科进行化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患者有不良情绪、治疗药物外渗、脱发、感染等。实验组采用科学全面的个体化辅助治疗,非常满意的患者达到了51例(55.43%),比较满意的患者有37例(40.22%),患者的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护理),非常满意的患者有39例(42.39%),比较满意的患者有13例(14.13%),患者的满意度为56.52%,2组患者比较,P<0.01差异极显著。结论肿瘤患者具有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患者有不良情绪、治疗药物外渗、脱发、感染等化疗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并发症进行科学全面的个体化辅助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满意度。
王晨洁张明
关键词:肿瘤内科并发症分析
PBL+CBL在肿瘤科住培医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索肿瘤科住培医师教学中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肿瘤科的40名住培医师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20名。对照组开展常规带教模式,观察组开展PBL+CBL带教模式。比较两组综合能力评分(团队协作能力、新事物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考核成绩(基础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教学效果(实践教学效果、兴趣激发效果、沟通能力提升效果、学习积极性提升效果)、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考核成绩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教学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临床带教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住培医师教学中应用PBL+CBL带教模式效果显著,可以为肿瘤科住培医师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改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顾海迪王晨洁
关键词:肿瘤科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在晚期肺腺癌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观察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培美曲塞+顺铂(AP)化疗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78例局部晚期及晚期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AP化疗组(n=37)和联合组(n=41)。AP化疗组采用AP方案(培美曲塞500 mg/m2+顺铂75 mg/m2)化疗,联合组在AP方案基础上联合帕博利珠单抗(200 mg固定剂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评分(QOL)、无进展生存期(PFS)、1年内无进展生存率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的疾病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高于AP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好转率高于AP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高于AP化疗组,PFS长于AP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博利珠单抗联合AP方案化疗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短期效果,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且不良反应能够被接受,为临床晚期肺腺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王晨洁顾海迪谭洁
关键词:晚期肺腺癌培美曲塞顺铂
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观察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3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吉西他滨+顺铂化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脉饮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CD3+、CD3+CD8+、NK、NKT和Treg水平均显著升高,CD3+CD4+水平显著降低;对照组治疗后CD3+水平升高,CD3+CD4+、CD3+CD8+、NK、NKT和Treg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IFN-γ、TNF-α、IL-2水平升高,对照组治疗后IFN-γ、TNF-α、IL-2水平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为48.53%,对照组38.2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期间试验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47.06%,低于对照组的7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取生脉饮加味联合化疗治疗气阴两虚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水平,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陆烨王晨洁余蓉
关键词:生脉饮非小细胞肺癌化疗
LDH、LMR及ALI在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乳酸脱氢酶(LDH)、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及肺癌炎症指数(ALI在肺癌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1例,根据病理组织学结合影像分析行肿瘤分期诊断,其中Ⅰ~Ⅱ期52例,Ⅲ~Ⅳ期109例。比较不同分期患者血清LDH、LMR及ALI水平,分析血清LDH、LMR、ALI单一及三者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与总生存期(OS)与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清LDH、LMR及ALI水平的关系,分析影响肺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Ⅲ~Ⅳ期血清LDH、LMR水平高于Ⅰ~Ⅱ期,血清ALI水平低于Ⅰ~Ⅱ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LMR+ALI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高于单一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07%、86.38%。随访结束,161例肺癌患者中位PFS为8月,中位OS为12月。不同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的肺癌患者PFS、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与不吸烟、临床分期Ⅰ~Ⅱ期与临床分期Ⅲ~Ⅳ期、血清LDH<230 U/L与LDH≥230 U/L、LMR<5.93与LMR≥5.93、ALI>45.83与ALI≤45.83的PFS、O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血清LDH≥230 U/L、LMR≥5.93及ALI≤45.83是影响肺癌患者OS的不良预后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为Ⅲ~Ⅳ期、血清LDH≥230 U/L、LMR≥5.93及ALI≤45.83是影响肺癌患者O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检测血清LDH、LMR及ALI对肺癌诊断具有一定价值,三者联合可提高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同时,LDH、LMR及ALI可作为影响肺癌总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检测LDH、LMR及ALI利于评估肺癌患者预后。
顾海迪王晨洁杨军
关键词:乳酸脱氢酶肺癌
甘露聚糖肽序贯联合多西他赛、卡铂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108例疗效及毒副反应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对10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甘露聚糖肽序贯联合多西他赛、卡铂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效果以及毒副反应分析。方法:收集自2012年4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10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多西他赛、卡铂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甘露聚糖肽序贯治疗,记录和比较所有的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108例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甘露聚糖肽序贯联合多西他赛、卡铂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效果以及毒副反应分析,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价值大。
王晨洁谭洁
关键词:晚期卵巢癌多西他赛甘露聚糖肽卡铂疗效毒副反应
EGFR敏感突变晚期肺腺癌1例并文献复习
2019年
报告1例EGFR敏感突变晚期肺腺癌的60岁女性病例,该患者为左肺腺癌T2aN2M0IIIA期术后,手术标本EGFR检测示:19号外显子突变。术后完成培美曲塞联合顺铂辅助化疗4个疗程。2016年6月发现血清癌胚抗原586.49 ng/mL,进一步查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提示肺癌伴纵膈及右肺门淋巴结转移、胸膜转移、多发骨转移。一线埃克替尼治疗15个月,疾病进展,2017年10月发现外周血T790M突变,二线奥希替尼治疗12个月,疾病再次进展。胸水二代测序显示T790M消失,EGFR 19外显子突变存在。三线予奥希替尼联合安罗替尼治疗。EFGR-TKI治疗对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可以带来PFS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获益,随着治疗线数的增加,后期耐药机制更加复杂,有待进一步研究使个体治疗更加精准。
顾海迪王晨洁杨军王莹谭洁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获得性耐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