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滨
- 作品数:83 被引量:254H指数:9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卫生厅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放射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培训课程构建与实施
- 2024年
- 该文采用问卷调查放射科住院医师在医患沟通认知、态度和培训需求等方面需求,基于此开发了联合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医患沟通培训课程。理论课程包括医学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医德医风和医患沟通技巧4次课,每次2学时,共8学时;实践阶段为联合智能眼镜与情景模拟的教学实施,内容包括告知坏消息、拒绝异性医师检查等12个典型案例,共12次课,每次2学时,共24个学时。结果显示,89.47%(17/19)的住院医师认为该教学模式更有趣味性,94.74%(18/19)住院医师认为培训有助于提高医患沟通能力。
- 连耿鹏肖育斌王焕鹏黄立鹏杨宏武朱春敏梅维黄瑞滨
- 关键词:住院医师医患沟通放射科情景教学法
-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时效性(英文)被引量:5
- 2008年
- 背景:研究证实,使用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年动物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已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新生动物模型较少见。治疗所使用的间充质干细胞基本上都来源于骨髓,使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将脐血间充质干细胞从尾静脉注入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探讨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的可行性及时效性。设计、时间和地点:完全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于2004—10/2005—07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健康新生7d龄SD大鼠38只制作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死亡3只。方法:采集23~35岁健康孕妇足月顺产儿的脐带血体外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前应用4’,6二脒基-2-苯吲哚盐酸体外标记间充质干细胞。造模成功的35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早期移植组12只造模后第2天经鼠尾静脉注入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晚期移植组12只造模后1周进行移植;对照组11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早期移植组和晚期移植组于移植后第2天以及造模后2周分别随机取6只大鼠,对照组于造模后2d,1和2周分别取3,4,4只大鼠麻醉后处死。取脑和海马回区的缺血脑组织制作冰冻切片。主要观察指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荧光显微镜观察脑组织4’,6二脒基-2-苯吲哚盐酸阳性细胞。结果:对照组缺血区脑水肿,神经细胞肿胀,细胞数减少;早期移植组于移植后病灶侧脑内很少见到4’,6二脒基-2-苯吲哚盐酸阳性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布,其脑组织水肿程度及细胞外间隙的改善和细胞数目的增加也不明显;晚期移植组,造模后1周缺血脑组织细胞外间隙缩小,细胞数明显增加,脑组织水肿已明显减轻,在大鼠病灶侧脑内,可见大量的4’,6二脒基-2-苯吲哚盐酸阳性细胞向病灶区及周围迁移�
- 颜小华黄瑞滨
- 关键词:脐血间充质干细胞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
- 黄芩苷体外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9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中药黄芩苷体外诱导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集健康孕妇足月顺产儿的脐带血,共5人份,以肝素抗凝,采用明胶沉降加密度梯度离心两步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加入含黄芩苷50μmol/L的液体培养体系中进行扩增培养。取黄芩苷体外扩增2周的人脐血MSCs,采用黄芩苷诱导24h后,继续维持诱导6d,诱导30min后开始在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脐血MSCs生长情况及诱导前后形态学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评价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阳性细胞的表达。诱导液(DMEM培养基,200—400μmol/L黄芩苷),37℃,5%CO2诱导24h。维持诱导液(DMEM培养基,200—40μmol/L黄芩苷,B27)继续维持诱导1周。实验共分4组,分别为诱导组;对照1组(诱导液和维持液均不含黄芩苷)、对照2组(诱导液和维持液含3mmol/L的β-巯基乙醇,不含黄芩苷)、对照3组(诱导液和维持液含20g/L二甲基亚砜和20mmol/L丁化羟基苯甲醚,不含黄芩苷)、对照4组(诱导液和维持液均含有上述浓度的黄芩苷、B一巯基乙醇、二甲基亚砜和丁化羟基苯甲醚),各组分别在诱导6h、24h、7d留取标本,制作细胞爬片,细胞固定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评价NSE和MAP-2阳性细胞的表达率;Hoechest 33 258染色,评价细胞存活率。结果诱导组诱导6h后,细胞微丝收缩,原来梭形的脐血MSCs胞体已发生收缩,细胞边缘变得不规整,出现了细的突起。7d后多数细胞成锥形,交织成网,形成较典型的神经元细胞样形态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黄芩苷诱导组NSE、MAP-2阳性细胞表达率以及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6.3±9.2)%、(78.5±5.5)%、(85.3±4,8)%,显著高于对照1、2、3组(P〈0.01),分别为(4.6±0.6)%�
- 颜晓华黄瑞滨
- 关键词:黄芩甙胎血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神经元
- 基于CT特征构建鉴别胃神经鞘瘤与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模型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基于CT定量和定性特征的模型鉴别胃神经鞘瘤和胃肠道间质瘤。方法收集116例胃肠道间质瘤和34例神经鞘瘤患者CT资料,收集CT定性特征包括形态、位置、生长方式、密度、边界、黏膜面溃疡、瘤内出血、坏死、囊变、钙化和定量特征包括长径、短径、病灶各期CT值并计算肿瘤各期强化程度、相对/绝对强化率。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胃肠道间质瘤和胃神经鞘瘤间CT特征差异。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子。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对比胃肠道间质瘤,胃神经鞘瘤多发生在胃体,呈腔外型、混合型生长,黏膜面溃疡多见,且瘤体积较大,肿瘤静脉期CT值、静脉期强化程度、静脉期绝对强化率较高。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肿瘤长径、位置、生长方式、边界、囊变和静脉期绝对强化率是鉴别胃神经鞘瘤与胃肠道间质瘤的独立危险因子。基于联合CT定量和定性特征的联合模型曲线下面积均高于基于CT定量特征模型(AUC 0.955 vs.0.837,P=0.003)和基于CT定性特征模型(AUC 0.955 vs.0.896,P=0.009)。结论肿瘤长径、位置、生长方式、边界、囊变和静脉期绝对强化率有助于神经鞘瘤与胃肠道间质瘤鉴别诊断,基于上述CT特征建立的联合模型能够较好鉴别两者。
- 凌文峰黄瑞滨戴卓智张志强杨志企
- 关键词:胃神经鞘瘤胃肠道间质瘤CT特征
- 流式细胞术分析血小板相关IgG及临床意义
- 目的:血小板相关IgG(PAIgG)是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AITP)的重要指标,该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分析PAIgG并与竞争法ELISA进行比较,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抗人IgGFc单抗标记...
- 黄瑞滨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流式细胞术血小板相关抗体
- 文献传递
- 流式细胞术诊断血小板无力症
- 1999年
- 黄瑞滨胡豫陈智超魏文宁宋善俊
- 关键词:血小板无力症流式细胞术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间的差异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总结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的特点,了解2类感染间的差异,以期对2类感染在抗生素的选择上有所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我院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情况。结果:MM患者47例,发生感染20例,占42.55%,其中院内感染16例(80%),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ESBLs(+)1例、肠球菌1例、白色念珠菌1例、光滑念珠菌1例;中段尿培养大肠埃希氏菌ESBLs(+)1例、类星形念珠菌1例;血培养肺炎链球菌1例;社区感染4例(20%);肺结核并铜绿假单胞菌ESBLs(-)1例、铜绿假单胞菌ESBLs(-)1例、白色念珠菌1例。结论:我院近5年MM患者的感染以院内感染为主,细菌与真菌约各占一半,细菌以ESBLs阳性为主;社区感染中细菌、真菌、结核均可出现,细菌感染ESBLs为阴性。
- 冯嗣青张荣艳陈国安伍世礼杨赣萍黄瑞滨高琳李菲陈艳黄先豹刘茂发肖承京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
- 放射科规培轮转中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教学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被引量:9
- 2020年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向合格临床医师过渡的重要阶段。放射科是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公共平台之一,规范高效的培训模式对培养合格住院医师会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住院医师在放射科规培中存在轮转时间短、住院医师及带教教师积极性不够,以及未按照临床亚专业设置个性化培训等问题。结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实际,以神经外科专业住院医师在放射科轮转1个月为例,从入科宣教、丰富教学活动形式、出科考核、评价、考勤管理以及对带教教师管理等方面,进行优化管理;以期整体促进规培质量。
- 黄瑞滨吴晓佳许伟雄黄旭璇刘源
- 关键词:放射科住院医师
- 同型半胱氨酸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组织因子表达增强被引量:10
- 2007年
-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组织因子(TF)表达的作用,及其对核转录因子(NF-κB)活性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动脉VSMCs,将不同浓度的Hcy和/或NF-κB抑制剂PDTC与VSMCs孵育不同时间,用RT-PCR方法检测TF 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NF-κB水平,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表面TF蛋白水平和iNOS水平。结果:10μmol/LHcy作用4h,TF表达开始升高,500μmol/L达峰值,Hcy能显著诱导VSMCs表达TF mRNA;对照组VSMCs细胞膜表面有低水平的TF蛋白表达,10μmol/LHcy作用4h即可诱导VSMCs表达TF蛋白,500μmol/L达高峰,Hcy能显著诱导VSMCs表达TF;500μmol/LHcy作用1h,细胞核NF-κB水平明显升高,Hcy可诱导VSMCsNF-κB活化;NF-κB抑制剂PDTC可明显抑制Hcy对TF mRNA和细胞TF表达的诱导作用;单独Hcy作用不能诱导VSMCs表达iNOS。结论:Hcy能显著诱导VSMCs表达TF,增强VSMCs的NF-κB活化,从而介导TF基因表达和蛋白合成,通过NF-κB介导VSMCs表达TF可能是Hcy导致AS、血栓形成的重要机制。
- 洪梅黄瑞滨姚军霞魏文宁胡豫宋善俊
- 关键词:高半胱氨酸血管平滑肌细胞凝血致活酶
- 远程医疗在援外医疗队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中国援加纳医疗队应用远程医疗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作用。方法:分析加纳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性及医疗队工作的需求特点,组建远程医疗工作小组,构建基于"互联网+"的远程诊疗实施方式,为集中收治、管理新冠肺炎患者提供病情评估、诊疗意见以及心理疏导。结果:该模式合理有效地分配了医疗队的工作时间,实现了医疗队的专业价值最大化,提高了管控效率,为当地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结论:援外医疗队采用远程医疗实践模式,在受援国疫情救治工作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缓和了当地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
- 黄瑞滨陈文杰郑锦滨庄少惠
- 关键词:远程医疗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