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博

作品数:3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卧床
  • 3篇老年
  • 3篇老年卧床
  • 2篇日常生活能力
  • 2篇生活质量
  • 2篇卧床患者
  • 2篇居家
  • 2篇康复
  • 2篇老年卧床患者
  • 2篇活质量
  • 2篇出院
  • 2篇出院后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随访
  • 1篇情绪
  • 1篇卧床病人
  • 1篇康复效果
  • 1篇康复依从性
  • 1篇老年卧床病人

机构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3篇徐永能
  • 3篇李绣球
  • 3篇任晓晓
  • 3篇卢少萍
  • 3篇吴博
  • 2篇林建华
  • 2篇赵雪琴
  • 2篇黄巧
  • 1篇何金莲
  • 1篇肖凤霞
  • 1篇肖风霞
  • 1篇李远红

传媒

  • 1篇护理管理杂志
  • 1篇中国护理管理
  • 1篇护理研究(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群组管理对出院后居家老年卧床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出院后居家老年卧床病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出院的老年卧床病人按出院时间的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试验组进行群组心理康复干预,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病人进行活动前及活动后3个月、6个月评估。[结果]活动后3个月、6个月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后6个月两组HAMA,HAMD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前与活动后6个月HAMA,HAMD,ADL比较,试验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群组管理能够提高老年卧床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明显改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
徐永能卢少萍林建华李绣球黄巧吴博赵雪琴任晓晓
关键词:卧床病人日常生活能力
家庭随访对老年卧床患者康复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评价家庭随访对老年卧床患者康复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120名老年卧床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出院时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并进行定期电话随访。试验组在出院时,由医生、治疗师、护士、营养师、患者和家属共同制订家庭康复计划,并进行家庭随访指导。出院6个月两组进行康复依从性和生存质量的评价。结果出院6个月后,试验组的康复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随访能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增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卧床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肖凤霞任晓晓卢少萍李绣球徐永能吴博
关键词:随访卧床康复依从性生活质量
应用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改善出院后居家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效果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 :评价应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对出院后居家老年卧床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卧床患者按出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由外展小组评估患者并制订家庭康复护理计划,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的电话随访,实验组按照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方法,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管理,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生存质量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6个月、出院后12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出院后6个月、12个月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环境领域、社会领域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的方法对老年卧床患者实施出院家庭康复管理,能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
徐永能卢少萍林建华黄巧李绣球任晓晓何金莲赵雪琴吴博肖风霞李远红
关键词:老年卧床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