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涛
作品数:
28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李俊岭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张新宇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丁琴琴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李东浩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吴成东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7篇
专利
1篇
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机械工程
1篇
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8篇
电池
8篇
蓄电池
8篇
线束
8篇
车身
6篇
钣金
5篇
汽车
4篇
电池正极
4篇
电路
4篇
蓄电池正极
4篇
正极
4篇
桩头
4篇
发动机
3篇
电源
3篇
电源端子
3篇
指示电路
3篇
能量管理
3篇
能量管理系统
3篇
线盒
3篇
发动机舱
2篇
电器
机构
28篇
安徽江淮汽车...
作者
28篇
孙涛
8篇
李俊岭
6篇
张新宇
4篇
李东浩
4篇
丁琴琴
2篇
叶金飞
2篇
杜家胜
2篇
吴成东
1篇
吴震云
1篇
李娟
1篇
毛亚歧
1篇
李卫兵
1篇
叶圣伟
1篇
牟亮
1篇
李朋飞
1篇
郑磊
1篇
吴贤静
传媒
1篇
汽车工程学报
年份
1篇
2018
2篇
2017
2篇
2016
3篇
2015
20篇
2014
共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一种行车记录仪供电及通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行车记录仪供电及通讯系统,包括有蓄电池、供电继电器、行车记录仪及BCM控制器;所述蓄电池的正极通过导线分别连接所述供电继电器的供电线路中的输入端及控制电路;所述供电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同所述BCM控制器电连接;...
张新宇
李俊岭
吴成东
孙涛
文献传递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其中:包括:与车身钣金固定连接的安装固定面;和与将所述线束固定连接的支架固定面,通过提供支架将线束和车身相对固定连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约束问题,同时其制造、安装简便可靠。
孙涛
杜家胜
李俊岭
一种车身线束保护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线束保护件。该车身线束保护件主体结构是一个管状壳体(1),位于前门踏板和中门踏板之间。该管状壳体是一个中空结构,线束容纳通道贯穿整个管状壳体。经过汽车B柱的车身线束从该线束容纳通道通过。由于管状壳体...
孙涛
文献传递
一种蓄电池正极桩头护线盒
本申请公开一种蓄电池正极桩头护线盒。该蓄电池正极桩头护线盒包括底座,上盖及夹头,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相扣合形成一空腔,所述底座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夹头的顶部穿过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夹头的底部卡接在所述安装孔外侧。该...
孙涛
一种大功率负载的能量管理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功率负载的能量管理系统,包括充放电指示电路、负载控制模块和发电机,发电机的发电输出端与蓄电池的正极连接,充放电指示电路连接于ON档电源端子与发电机的指示灯控制端之间,负载控制模块由指示灯控制端供电,负载...
孙涛
丁琴琴
李东浩
汽车线束保护壳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保护壳,包括用于放置汽车线束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垂直于该壳体的第一出线部和第二出线部,所述第一出线部和第二出线部的延伸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出线部上设有供线束中主线穿出的第一出线孔,所...
孙涛
李俊岭
张新宇
文献传递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
一种线束固定支架,其中:包括:与车身钣金固定连接的安装固定面;和与将所述线束固定连接的支架固定面,通过提供支架将线束和车身相对固定连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约束问题,同时其制造、安装简便可靠。
孙涛
杜家胜
李俊岭
文献传递
一种车辆诊断方法、模块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诊断方法、模块及系统,该方法包括通过整车CAN通信网络实时获取车辆诊断信息;在检测到发生任一连接事件时,建立与相配对的移动终端间的短程通信连接;将获取的车辆诊断信息通过短程通信连接发送至移动终端上安装...
张新宇
李朋飞
吴成东
孙涛
文献传递
一种蓄电池正极桩头护线盒
本申请公开一种蓄电池正极桩头护线盒。该蓄电池正极桩头护线盒包括底座,上盖及夹头,所述底座与所述上盖相扣合形成一空腔,所述底座上开有安装孔,所述夹头的顶部穿过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夹头的底部卡接在所述安装孔外侧。该...
孙涛
文献传递
一种车身控制器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身控制器固定支架,包括有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为近方形结构,其中支架本体底部的两个角部均设置有延伸部,其中一个延伸部I沿支架本体向下方延伸,另一个延伸部II向支架本体的左侧延伸;延伸部I的端部设置有L...
孙涛
文献传递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3页
<
1
2
3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