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
- 作品数:39 被引量:151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市血液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渝中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我捐献的血液为什么是黄色的
- 2024年
- 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的行为,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我们对血液的颜色并不陌生,它是红色的。然而在献血时,有些人捐献的“血液”却是黄色的,这是为什么呢?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了解几个关于血液的知识。
- 李军邓莉
- 关键词:献血捐献无私奉献血液黄色
- 重庆地区单采血小板预约献血模式的建立
- 我国医学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优质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导致近些年大量患者到重庆主城区就医,从而使用血量骤然升高。由于单采血小板较手工血小板有突出的优点和临床应用优势,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青睐。而重庆地区特殊的生活及饮食习...
- 李军
- 文献传递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恢复期血浆的采集
- 康复者恢复期血浆治疗是利用康复者血浆中一定滴度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来识别和清除患者体内病毒,是一种被动免疫的治疗方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在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疗中,提出可采用恢复期血浆治疗。
- 李军谢菁
- 预约献血模式对单采血小板库存动态平衡调控的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分析开展预约献血模式以来,对单采血小板的采集总治疗量和库存动态平衡的调控影响。方法通过献血者健康征询及献血登记表和血液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并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重庆市血液中心机采成分科采集的单采血小板总治疗量及供血科制定采集计划的总治疗量。结果 2015年10月~2016年11月,在重庆市血液中心机采成分科采集的单采血小板为16 793个治疗量及供血科制定采集计划12 922个治疗量,开展预约献血模式后,采集的单采血小板总治疗量增长25.4%,制定采集计划的总治疗量降低68.1%。结论预约献血模式有助于提高单采血小板的总治疗量,在维持最低库存量储备的基础上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
- 李军陆坷
-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
- 重庆主城区临床用血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分析重庆主城区2015-2018年临床用血信息,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库存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并分析2015-2018年重庆主城区临床用血年供血总量、日均供血量和库存预警情况。结果2015-2018年重庆主城区临床用血年供血总量和日均供血量逐年增加,库存预警天数逐年减少。临床供血主要以红细胞类和血浆类为主,而冷沉淀类和血小板类近年来使用量快速增加。2015-2018年红细胞类供血量增长19.00%,血浆类增长16.90%,冷沉淀类增长46.50%,血小板类增长75.40%。结论为保障重庆主城区临床用血工作稳步推进,可按照供血量逐年增长量制订合理有效的库存管理方案。
- 陆坷李军
- 关键词:临床用血库存管理血液供应
- 微信公众平台预约捐献单采血小板的应用研究被引量:9
- 2018年
-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安全血液来自于自愿、固定无偿献血者。预约献血是无偿献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产物,科学使用移动互联网等新平台能更快、更好的推动无偿献血事业,引导献血者科学、合理安排献血,对献血服务流程的优化及创新具有深远意义。
- 李军何涛田耘博
- 关键词:预约献血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 移动互联网在成分献血流失者再招募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移动互联网在成分献血流失者再招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重庆市血液中心有成分献血史,但此后没有再次成分献血的1200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身份证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0人。对照组采用电话招募,观察组采用移动互联网招募,再招募时间为1年,结束时统计两组的再献血率,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两组人员流失以及再招募失败的原因。结果观察组招募成功392人,招募成功率为65.33%,再献血率为59.17%;对照组招募成功276人,招募成功率为46.00%,再献血率为40.17%,观察组的招募成功率、再献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相关因素:观察组沟通交流时间不合适、沟通交流地点不合适、沟通交流时间太长影响工作/生活、沟通交流内容无法解决疑问、忘记预约时间/到了预约时间却因事无法赴约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回应不好(不接电话/发信息不回/其他)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动互联网可提高成分献血流失再招募的成功率。
- 谢菁李军
- 关键词:成分血成分献血移动互联网
- 2015年重庆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分布特征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分析重庆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分布特征,为加强重点献血者招募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重庆市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个人资料,对献血者的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分别统计分析。结果 2015年重庆市参加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共计9 213人次,男女性别比为3.08∶1;18~〈25岁无偿献血者占20.9%,25~〈35岁占42.8%,35~〈45岁占22.3%,45~〈55岁占13.2%,55~〈60岁占0.8%;学历普遍不高,大专及以上仅占32.8%。结论应加强高校学生的宣传和招募以及固定献血者保留。
- 李军夏代全李明海
- 关键词:献血者单采血小板
- 精准化招募和保留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分析在重庆市血液中心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特征,为潜在的献血者精准化长效招募和保留机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在重庆市血液中心捐献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个人相关信息,分析献血者的年龄、职业和学历等特征。结果2016-2018年,在重庆市血液中心参加捐献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共计39795人次。献血者血型A∶B∶O∶AB为3.01∶2.31∶3.49∶1;献血者年龄分布,18~<26岁的献血者占23.4%,26~<36岁占33.5%,36~<46岁占21.1%,46~<56岁占17.8%,56~60岁占4.1%;献血者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占35.4%;献血者职业以学生、工人和自由职业者为主,分别为16.1%、20.8%和23.6%,其中28.7%未填写职业。结论有针对性地对18~<36岁且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进行捐献单采血小板招募和保留。同时,加强单采血小板宣传和提高献血体验,逐步完善精准化长效招募和保留机制。
- 胡婷婷李军
- 关键词:单采血小板招募
- 单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发生聚集情况1例被引量:2
- 2020年
- 单采血小板是通过血细胞分离机收集的一种血液制品。该设备通过特制的全封闭管路,从献血者外周血液中分离血小板,然后将其他血液成分还输给献血者体内,为患者提供了足够数量的单供体血小板浓缩物。单采血小板的白细胞及红细胞污染低,其产量和纯度高,可降低输血后发生输血反应和传播疾病的风险,常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或出血及有出血倾向的患者。但单采血小板在采集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血小板聚集或红细胞溢出等异常情况,不仅降低了血小板质量,严重者则导致采集失败[1-3]。其中MCS+型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过程中血小板聚集情况较为少见,现将本中心在单采血小板采集过程中发生聚集情况1例报道如下。
- 李军程丹凤
- 关键词:血小板献血者献血病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