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晴

作品数:27 被引量:105H指数:7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哲学宗教
  • 11篇文化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社会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篇教学
  • 7篇马尔库塞
  • 6篇哲学
  • 4篇异化
  • 4篇主义
  • 4篇教学模式
  • 3篇哲学原理
  • 3篇哲学原理课
  • 3篇实践教学
  • 3篇哈贝马斯
  • 3篇赫勒
  • 3篇高校
  • 2篇研究型
  • 2篇研究型教学
  • 2篇研究型教学模...
  • 2篇政治
  • 2篇政治理论
  • 2篇政治理论课
  • 2篇师德
  • 2篇师德建设

机构

  • 25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黑龙江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佳木斯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7篇李晓晴
  • 1篇康丹丹
  • 1篇李庆霞
  • 1篇于桂芝
  • 1篇吕翠微
  • 1篇王艳
  • 1篇姜华
  • 1篇王海萍

传媒

  • 7篇教育探索
  • 5篇边疆经济与文...
  • 4篇学术交流
  • 2篇理论探讨
  • 2篇北方论丛
  • 1篇佳木斯大学社...
  • 1篇浙江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黑龙江省政法...
  • 1篇教书育人(高...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08
  • 9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及教学改革的研究被引量:16
2006年
新时期、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但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探索思想政治理论理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姜华李晓晴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学科建设
文明忧患论——汤因比的历史哲学思想浅述被引量:3
2007年
汤因比的历史哲学将文明作为研究的基点,认为每一种文明都要经历发生、发展、衰退和解体的阶段,从而产生新的文明,同时致力于寻找现代人类文明的出路,为未来的人类文明勾画了蓝图,并寄希望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
李晓晴
关键词:文明汤因比历史哲学
马尔库塞文化批判理论的思想渊源被引量:4
2002年
李晓晴
关键词:马尔库塞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西方法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和谐意蕴
2012年
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从意识形态、技术理性、大众文化等方面,对当代发达工业社会出现的人文危机展开了全面批判,对社会中出现的不和谐现象进行了全方位的揭示。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开始,他们不断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深化和拓展,逐渐演绎和发展出了技术理性异化、生存异化、消费异化等诸多富有时代特征的、形形色色的异化理论,从而深入挖掘发达工业文明中不和谐现象存在的内在根源,揭示当代社会维持和固化统治的内在机制。同时,他们也在对和谐社会的设计和规划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旗帜鲜明地强调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共处,从而实现人性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为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借鉴。
李晓晴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谐意蕴异化
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与人际和谐被引量:4
2007年
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哈贝马斯,从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交往异化的批判开始,建立了以重建交往理性,实现人际关系和谐为目的的交往行为理论。重新审视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及其本质意义,对于了解西方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现状,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性和借鉴意义。
李晓晴吕翠微
关键词:交往行为理论哈贝马斯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哲学思考
2003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它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学说,而且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充分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李晓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实践观建党学说
从异化到和谐——马尔库塞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被引量:10
2007年
马尔库塞作为西方著名的批判学者,对发达工业社会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执行意识形态功能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异化的根源,使人最终丧失那种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内在的自由",成为单向度的人,社会也变成了单向度的社会,并寄希望于通过"自然的解放"来消除这一异化现象。其对科学技术的批判、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对于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李晓晴
关键词:异化马尔库塞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434”教学模式初探被引量:1
2005年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434”教学模式是高校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其要点是:改革教学内容,突出德育功能,体现时代特点,优化课程体系;尝试互动式课堂教学,培养、锻炼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的能力;深化社会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李晓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模式社会实践教学
科学技术批判理论与和谐社会——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批判理论的现实意义被引量:10
2006年
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产生了许多精辟的论断,其中尤以法兰克福学派对科学技术的批判为最:科学的各种规则和技术的专门化操作以超于价值判断的方式支配人所有的认识活动,造成了文化和个性的毁灭。本文认为,重新审视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尔库塞对科学技术、乃至对整个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深入挖掘其合理的理论内核,对于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于桂芝李晓晴
关键词:和谐社会马尔库塞
现代性视域下日常生活与个体需要的选择被引量:1
2019年
人的需要和日常生活问题是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格妮丝·赫勒早期思想中的两个焦点,它们集中表现为赫勒以"多元需要""多元生活方式"为出发点,从微观结构探索日常生活人道化的理论研究。然而,当"现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参照系,以"现代性"为视角,将人的需要和日常生活问题置放于现代性的问题域作出重新思考和审视自然成为赫勒工作的重点。基于此,本文结合赫勒后期思想的理论要点,尝试通过解读并梳理现代性条件下"家""日常生活"以及"需要选择"三者的特殊含义及其内在关联,重新审视、思考和探查日常生活的多元化背景下,现代人是如何对其生活方式(需要)作出理性选择,进而过上既幸福又有意义的生活的。
王海萍李晓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