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秦
- 作品数:9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合肥市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戊型肝炎10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107例戊型肝炎平均年龄(55.80±12.65)岁,中年组40~59岁50例(46.72%),老年组≥60岁46例(42.99%),男女比例4.63∶1;发病以1~4月(冬春季)为主;老年组重肝发生率23.91%;乙戊重叠感染重肝发生率为25.81%;乙戊重叠HBV-DNA阳性率低。结论戊型肝炎以成年人发病多见,中老年发病率较高,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散发病例可能以冬春季发病多见;老年人戊型肝炎病情重、病程长、病死率高;乙戊重叠感染重肝发生率高。
- 温丽珍沈秦
- 关键词:戊肝
- HBV与HDV重叠感染状况分析被引量:1
- 1997年
- 对172例各型HBV感染者检测了血清HDAg和抗-HD,结果显示:HDV总感染率为11.05%,慢性重型肝炎、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的重叠感染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P<0.05);HDV感染对HBV的复制无明显抑制作用;发现40岁以上年龄组的重叠感染率明显高于40岁以下组,其原因有待探讨。
- 沈秦温丽珍刁联硕阮怀定裴新华江晓平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
- 同步检测抗-HCV和HCV RNA提高HCV感染的检出率
- 1998年
- 目的探讨同步检测抗-HCV和HCVRNA可否提高HCV感染的检出率。方法对275例各类肝病患者用第二代试剂盒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血清抗-HCV和HCVRNA。结果抗-HCV阳性率为28.45%(66/272)、HCVRNA阳性率为33.53%(56/167)。全组抗-HCV和(或)HCVRNA总检出率为32.73%(90/275)。275例中,单检抗-HCV者阳性率为12.04%,单检HCVRNA者阳性率为25.58%。而同步检测抗-HCV和HCVRNA者的阳性率为53.23%(66/124),显著高于单检者的阳性率(P<0.05)。
- 赵先颖江晓平沈秦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HCV-RNA
- 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活动性)的临床观察
- 目前国内外对乙肝后肝硬化(活动性)的治疗仍无令人满意的有效药物和手段,特别是伴有病毒复制活跃的乙肝后肝硬化,病情进展迅速可发生肝功能衰竭和各种并发症。要遏制病情的发展,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环节。拉米夫定治疗慢陛乙型肝炎的疗效...
- 沈秦曹婉娴张立梅高道凯赵俊奖刘刚刁联硕
- 关键词:乙型肝炎拉米夫定治疗肝硬化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2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1年
- 裴新华刁联硕胡亚平温丽珍沈秦
- 关键词:重型肝炎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疗效观察危重
- 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的昼夜时间相关性观察被引量:1
- 1998年
-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过程中多数存在周期节律性。我国古代医家在公元前数世纪就开始了对生命节律性的探索,对人体生理及病理过程中存在的节律性已有一定认识。我们对134例肝硬变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它与昼夜时间的相关关系。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84年1月~1996年12月住院肝硬变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除去因尖锐、粗糙食物等饮食不慎因素引起者,共计134例。
- 刁联硕彭献平沈秦周曙岚
- 关键词:肝硬变上消化道出血
- 52例各型HCV感染状况分析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丙型肝炎病毒 (HCV )的感染状况、与其他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及对肝病的影响。方法 :检测 HCV感染者的甲型肝炎病毒 (HAV)标志、乙型肝炎病毒 (HBV)标志及生化指标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V/ HCV双重感染者占 46 .2 % ,其中慢性肝炎、肝硬化比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结论 :HCV可与多种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常见模式为 HBV/ HCV双重感染 ;HCV与
- 温丽珍沈秦黄丽娅裴新华
- 关键词:肝炎病毒流行病学
- 150例HBV感染者HCV标志的检测分析
- 1997年
-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状况及对肝病的影响。方法对150例HBV感染者分别用ELISA法和RT-PCR法检测抗-HCV和HCV-RNA。结果HBV/HCV双重感染占14.67%;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双重感染明显高于急性肝炎和病毒携带者;双重感染对HBV的复制无明显干扰。结论HBV感染者中的HCV感染率较高;HCV与HBV有协同致病作用;HCV感染对HBV的复制无明显影响;
- 沈秦阮怀定温丽珍刁联硕陶亚萍周曙岚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
- 无症状HBsAg携带者传染性与年龄关系的研究
- 1991年
- 本文应用斑点杂交试验直接检测154例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清HBV DNA,四个年龄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11月~15岁82.3%(28/34),~30岁67.8%(40/59),~40岁37.1%(13/35),41~60岁19.2%(5/26),其间有显著差异(X^2=32.1675 P<0.01)。四个年龄组HBeAg阳性率分别为:82.3%(28/34),67.8%(40/59),40%(14/35),26.9%(7/26),其间有显著差异(X^2=25.5248 P<0.01)。各组HBVDNA检出与HBeAg存在密切相关,与HBsAg、抗-HBe及抗—HBe阳性或阴性并无相关。结果表明无症状HBsAg携带者随着年龄增长,血清HBV复制水平降低,传染性减小。所以,在防治无症状HBsAg携带者构成社会极重要的传染源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小儿及青少年无症状HBsAg搏带者的防治。
- 许永成沈秦米杉林袁绍发周曙岚关成安黄雅英
- 关键词:乙型肝炎传染性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