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睿

作品数:18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攀登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基因
  • 7篇肿瘤
  • 7篇细胞
  • 5篇维甲酸
  • 4篇食管
  • 4篇人肺
  • 4篇人肺腺癌
  • 4篇腺癌
  • 4篇肺腺癌
  • 3篇食管癌
  • 3篇食管肿瘤
  • 3篇全反式
  • 3篇全反式维甲酸
  • 3篇相关基因
  • 3篇分化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人肺腺癌细胞
  • 2篇腺癌细胞

机构

  • 18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山西省肿瘤研...
  • 1篇寿光市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8篇张睿
  • 9篇王秀琴
  • 8篇郭明洲
  • 8篇王雪皎
  • 6篇吴旻
  • 5篇刘芝华
  • 5篇丁芳
  • 4篇窦克非
  • 3篇宋晨曦
  • 2篇黎伯铨
  • 2篇王明荣
  • 2篇蔡岩
  • 2篇张冬
  • 2篇王虹剑
  • 2篇李卫东
  • 2篇王春玥
  • 2篇宋卫华
  • 1篇于振涛
  • 1篇孔令君
  • 1篇韩小友

传媒

  • 3篇癌症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药理学与...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中国分子心脏...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03
  • 4篇2000
  • 2篇1999
  • 5篇1998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与食管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初探被引量:11
1998年
目的检测73对食管癌标本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idinetriadgene,FHIT)基因相关的多态性位点的杂合性丢失。方法以RTPCR和DNA序列分析,检测14例食管癌标本及2个食管癌细胞系中FHIT基因5′UTR及编码区的缺失情况。结果3p14.2的D31480、D3S1481、D3S1234位点有较高频率的杂合性丢失。在14例标本中,有9例发现FHITcDNA的全部或部分丢失,其中7例存在外显子1~4的丢失,5例有外显子5~9(编码区)的丢失。在食管癌细胞系EC8733中发现了FHIT全基因的丢失。结论FHIT基因的改变在食管癌的发生中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现象,但其是否就是食管癌的易感基因还需进一步探讨。
李卫东王秀琴程贵余郭慧琴王兴元李伟张春林张睿吴
关键词:食管肿瘤遗传学基因缺失
全反式维甲酸激活人肺腺癌细胞系GLC-82中-PIG-B高度同源基因—PIGB1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探讨全反式维甲酸 (all transretinoicacid ,ATRA)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方法对本室用ATRA诱导人肺腺癌细胞GLC 82 ,经消减杂交所构建的cDNA消减文库进一步鉴定 ;序列分析后用RT PCR方法研究胎儿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分离到一为ATRA激活表达的基因—PIGB1,该基因与人PIG B (phosphatidylinositolglycanofcomplementationclassB)基因高度同源 ,在多种胎儿组织中均有表达。结论
王雪皎王秀琴张睿丁芳郭明洲刘芝华于振涛吴旻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肺腺癌
膀胱癌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4
2003年
膀胱癌在中国为最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异常基因型的长期积累导致恶性表型的出现。与膀胱癌相关的基因主要有癌基因(如H-ras、FGFR3、erbB2、CCND1、mdm2等)、抑癌基因(如INK4A/ARF、Rb、TP53、PTEN、TSC1、PTCH、DBCCR1等)及DNA错配修复基因等。本文就与膀胱癌相关的几类主要基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张睿张建军何祖根程书钧高燕宁
关键词:膀胱肿瘤癌基因抑癌基因错配修复基因
冠心病不同进展阶段患者代谢差异初步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检测冠心病不同进展阶段患者代谢差异的初步分析。方法: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对冠状动脉正常(正常组20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临界组19例)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组18例)的冠心病不同进展阶段的患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比较并筛选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可能有关的差异代谢物。结果:共618种代谢物纳入冠心病不同进展阶段血浆代谢组学分析,其中正常组与临界组、正常组与心肌梗死组、临界组与心肌梗死组的组间差异代谢物分别为91种、52种、148种。(1)正常组与临界组及正常组与心肌梗死组的差异代谢物交集有6种物质。与正常组相比,临界组和心肌梗死组均上调者有棕榈酸、1-硬脂酰-SN-甘油-3-磷酰胆碱、L-酪氨酸、N4-乙酰胞嘧啶核苷,均下调者有L-丙氨酸、阿卡地辛。(2)正常组与临界组及临界组与心肌梗死组的差异代谢物交集仅有1种物质L-苯丙氨酸,且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而下调,在正常组、临界组、心肌梗死组表达量依次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临界组vs.正常组:VIP 1.48,P=0.090,差异表达倍数:0.92;心肌梗死组vs.临界组:VIP 1.42,P=0.004,差异倍数0.80)。结论:冠心病不同进展阶段患者具有不同血浆代谢组学图谱,L-苯丙氨酸可能作为同冠心病进展相关的标志物。
王春玥宋晨曦张睿张冬尹栋朱成刚王虹剑宋卫华窦克非
关键词:冠心病临界病变急性心肌梗死代谢组学L-苯丙氨酸
全反式维甲酸激活的人肺腺癌细胞基因的筛选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筛选人肺腺癌细胞中全反式维甲酸(altrans-retinoicacid,ATRA)激活表达的基因。方法:以我室构建的ATRA诱导前后人肺腺癌细胞系GLC-82的cDNA削减文库各克隆作为探针,与ATRA处理前后GLC-82的cDNA文库Lib.GLC-82,Lib,GLC-82.RA1,Lib.GLC-82.RA4进行Southern杂交,以筛选在ATRA处理后GLC-82cDNA文库中特异存在的cDNA片段。以筛选出的特异存在于ATRA处理后GLC-82cDNA文库中的cDNA片段作为探针,与胎儿各组织总RNA进行Norther杂交,以检测其在胎儿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其中一克隆RA97特异存在于ATRA诱导1天cDNA文库,核酸序列同源分析表明,RA97与人22号染色体长臂13区-PAC克隆PAC408N23同源性很强,其中一段(约600bp)与PAC408N23几乎完全同源;此片段与可能的肿瘤抑制基因SNC6同源性也相当强,其中一段(约350bp)与SNC6几乎完全同源。RA97在多种胎儿组织中均有表达,转录本有两个,分别为4.3kb和4.8kb。结论:获得一特异存在与ATRA诱导1天GL?
王雪皎张睿王秀琴郭明洲郭明洲蔡岩丁芳王明荣黎伯铨
关键词:维甲酸CDNA腺癌基因筛选
同假联合作用毒性相比两因素联合所致毒性改变与其剂 …
1998年
研究发现,与假联合作用毒性相比两因素联合所致毒性改变(无论增强或减弱)与其剂量积之间呈线性关系。假联合作用的建立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在联合作用中因素B的作用与等效剂量的因素A的相同,反之亦然。本研究显示的不同的两因素联合作用中该线性关系的一致性以及大多数报道的等效线图提示,该线性关系可能对两因素联合作用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然而,该线性关系的确切适用范围仍有待于更多实验数据检验确定。
张睿王雪蛟
关键词:药物相互作用剂量-反应关系毒性
N-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NSF与食管鳞癌细胞分化有关
2000年
目的 :克隆食管鳞癌细胞EC8712分化过程中受ATRA调控的靶基因。方法 :采用AP PCR技术从食管鳞癌细胞EC8712中克隆受ATRA调控的差异表达基因片段 ,并测序及作同源分析 ,采用Northern杂交进行验证。结果 :分离到在食管癌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下调的一基因片段。该基因从ATRA处理一天开始表达被明显抑制 ,这种抑制持续整个诱导过程。该片段被克隆于 pGEM T载体并测序。同源分析结果表明 ,该基因片段与人N 乙基马来酰亚胺敏感因子 (NSF)基因高度同源 (IDENTITY :99% ) ,为人NSF基因片段。NSF基因在真核细胞囊泡转运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论 :参与囊泡转运的NSF基因在食管癌细胞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NSF表达的抑制是囊泡转运系统转运活性下降的分子机制。
张睿王雪皎王秀琴周传农丁芳郭明洲刘芝华吴
关键词:食管鳞癌细胞分化
山西省阳泉市部分人口食管癌遗传流行学病调查被引量:28
1998年
目的了解遗传因素在食管癌病因中的作用。方法在山西省阳泉市进行了1/10人口,6个乡、共13万人的食管癌家族遗传流行学调查,对得到的228个食管癌高发家系和同等数量的对照家系进行了1:1病例-对照研究。结果(1)食管癌一级亲属的遗传度为52.6%,二级亲属遗传度为31.2%,一、二级亲属加权平均遗传度为49.2%;(2)食管癌病例在各家族中不按二项式分布,呈家族聚集趋势;(3)分离比P=17.6%±3.3%,小于25%,提示食管癌不是按单基因遗传的;(4)男性一级亲属相对风险为10.49,女性一级亲属RR为7.69,合计一级亲属RR为9.17;(5)男性一级亲属归因风险(AR)为62.13/10万,女性一级亲属AR为99.94/10万,合计一级亲属AR为75.15/10万,均高于一般居民的40.17/10万。结论遗传因素在阳泉食管癌发病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李卫东王秀琴张春林韩小友韩小友张涛潘秀芬贾运堂毛学正张睿
关键词:食管肿瘤遗传性流行病学
林县食管癌组织和非癌食管组织差异DNA片段的克隆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寻找食管癌发生的相关基因,为食管癌易感个体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分子标志物。方法对来源于食管癌高发区河南省林县的12例配对食管癌组织和非癌食管组织DNA,应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技术分离差异D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根据序列的酶切位点分析,选择DraⅠ和HindⅢ内切酶,对配对的食管癌组织和非癌食管组织DNA酶切,Southern印迹杂交分析。结果12例配对食管癌组织和非癌食管组织中,3例癌组织有1.0kb左右的差异随机扩增片段,而相应的非癌组织缺如。其中的11T差异DNA片断经测序和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基因文库内无同源序列。Southern印迹杂交显示,配对的食管癌组织和非癌食管组织有明显差异。结论11T差异DNA片段是食管癌变过程中所发生的改变。是否为一个新的候选癌基因或癌基因标志物。
郭明洲刘霜王秀琴王秀琴易粹琼吴卫东侯晓华张睿鲁凤民吴卫东吴
关键词:食管肿瘤DNA指纹法聚合酶链反应克隆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细胞线粒体基因表达的调控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探讨维甲酸在预防和治疗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分离受维甲酸调控的靶基因。方法:采用AP-PCR、测序、North-em杂交及序列同源分析等方法。结果:首次发现ATRM可上调线粒体基因ATP酶第六亚单位表达,这种表达上调开始于A-TRA诱导早期并持续整个诱导过程(7d)。 Northem杂交结果证实 ATRA对线粒体基因 ATP酶第六亚单位的上调作用。对线粒体基因组的转录调控区D-loop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该转录调控区两处存在着与维甲酸受体反应元件核心序列高度一致的外翻重复序列(everted repeated seopnces),其间隔分别为 12bp和 13bp。结论:维甲酸受体与线粒体基因组维甲酸反应元件相互作用可能是其调控线粒体基因的表达。维甲酸除调控核基因外,亦可对线粒体基因进行直接调控。
张睿王雪皎王秀琴郭明洲丁芳刘芝华吴旻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线粒体基因表达肿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